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馆长王文旺:一辈子,一件事,不白来一趟

时间:2021-07-29 15:51:36    来源:北京青年报    

不能光顾着做生意,得去做点事了

经过努力,王文旺将修复古家具的业务越做越精,他的名气也在圈内传播开来,越来越多的人找他做古家具修复。短短几年间,他修复的家具已经万余件,大到4米多高的红木柜子,小到不足1尺高的板凳。1999年王文旺被北京市文物古建公司特聘为木工工长,先后参与了丰台区药王庙、丰台区宛城和故宫建筑的修复工作。这段经历也为他积累了很多古建中的木作精细手艺。

与此同时,王文旺心里渐渐萌发了收藏、传承的念想。他开始收藏各式木作器物。

从家具与古建的修复到收藏,有两个事使王文旺受到极大触动。大约在2008年,当时有一个荷兰人提供给嘉德拍卖行一对紫檀大柜进行拍卖。王文旺认识这个常被行里人喊作“大个儿”的荷兰人,他特别感慨的是,“大个儿”经常上中国来买古董家具,“上世纪90年代他买走这一对大柜的时候才花了170万,10年之后,他拿回来,拍出了一个亿。”王文旺当时心里就老琢磨:“如果中国的经济没有起来,那这一对宝贝东西可能就流失在国外了。”

还有一件事让他颇受震动。在收购古代家具的过程中他接触到很多老百姓,“二三十年前,绝大多数老百姓根本不认识古董,很多时候,为了吃饭,他们就把老家具拆了烧火用了。我亲眼看见一个农村妇女把一件黄花梨的桌子腿给烧了。”

后来王文旺发现,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吃饭不发愁了,穿衣裳也不愁了,但却开始浮躁了。“我总琢磨着,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该吃的吃了,该玩的玩了,下一步追求的肯定应该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是文化是艺术。我就觉得,自己不能再光顾着做生意了,得去做点事了。”

王文旺心里明白,自己追求的方向,就是“寻根”。在他看来,多年收藏的这些木作器物,就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根。“我能干的,就是能留住多少,就留住多少。”他越来越觉得,老祖宗留下的这些器物,内含的来龙去脉,就是经过多少代人沉淀下来的文化、文明,“总有种担心,自己是懂这个‘符号’的人,就更不能让它在我手里给毁了。”

让王文旺心疼的是,实际上有的东西已经找不着了,“比如大家都知道《鲁班经》是工匠之作的代表,但还有一本书叫《木匠》,那本书写得更好,知识更丰富,但由于没受到应有的重视,这本书就没传下来。”

在博物馆的日常接待中,一些别人不太留意的现象,也会令王文旺觉得焦虑,“比如一说几何、物理、数学,好多人的答案五花八门,讲欧几里德的,讲亚里士多德的,大家全都上国外去找。可没几个人知道,中国的几何、数学概念,从春秋战国的墨子时期就有了。”在他看来,因为种种客观原因,文化会有流失,整理、保护、传承是越抓紧越好。

王文旺回忆,有一阵子,经济发展后,修复市场也越来越热闹,有很多人加入到搞修复的大军里。“加入进来干什么呢?多半是专门给国外的藏家修复家具。”他记得那时候高碑店一条街上,有千个工厂修复古代家具,修好后源源不断地送去国外。亲眼见过好多几百年、上千年的老物件流失到海外,深深刺痛过王文旺的心。在这种情况下,王文旺坚定了开办一个木作博物馆的决心,“就是觉得轮到我办这个事了。当时租来的一片房子是我自己公司的,我又买了那么多物器,做一个博物馆,可以让更多人认识它、保护它。”

别光想着精彩,还要记得实干

一路走来,办博物馆这条路确实很艰难,中间最难的时候,王文旺带着工厂里的150个人尽可能地多接活儿,“那阵子天天对讲机不离手,哪儿有什么事、分派多少个组长、接了什么活儿、怎么分工……一刻不停,实在不行还要跑过去嘱咐、示范。一方面我得指导他们别修坏了,另一方面就是要挣钱养活博物馆。其实我心里特别清楚,不可能说一边挣很多的钱,又一边做好传统技艺的传播,一个人做不出那么多的事来。但我还是想尽最大努力养活、做好博物馆。未来光北京有还不行,最好中部一个、南部一个。”

王文旺始终认为,工匠精神是坚持、坚韧,是口碑,是精益求精。“以前大家一听我的故事,都觉得很精彩,但现在我就老想,不能让人听完只是觉得精彩。”因为他发现身边好多人的想法是“少干活儿,多来钱”,他觉得要是被这种浮躁的想法吸引过去,“大家都不下力气干活儿了,那就没有劳动精神了,没有工匠精神了。不应该是这样。”

在讲解时,王文旺会有意识地让人们去感受故事里的坚韧,“我把活儿干好了才能得到客户的信任,没有精益求精的作品就不会得到好的结果。”他觉得要随时有危机感,才能有一种永远在追求、往前迈进的态度,“哪怕一件小东西,也要把质量做到最好。慢慢地,就会形成整个社会的一种力量,这是一种团队的精神,劳动的精神。从内心里生发的危机感,才能使人有代代相传的精神和埋头苦干的实业精神。光是幻想虚幻的泡沫,终归还是会被打败。”

在王文旺的人生经验里,“坚持初心,这人生没有完不成的事儿,除非你立的目标太虚了。”

关键词: 馆长王文旺 中华木作 民营博物馆 木工课程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