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兵临城下后,太监曹化淳对崇祯说"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崇祯深有感悟,于是命曹化淳"收葬魏忠贤遗骸"。此事并未见著于正史,而是野史多有记载,就其真假而论,我认为假托居多,因为从崇祯的所作所为来看,他一直不觉得自己做错了,认为是别人对不起他的,北京城破前,还在说"众臣误我",这样一个刚愎自用到了这种程度的人,我认为他不会反思是不是他误杀了魏忠贤,毕竟魏忠贤再厉害,在皇帝眼中只是一个家奴罢了。
不论真假,从这个故事能在野史中流传,说明明亡以后,后人对明朝灭亡也是多有看法和总结的,主流的思想认识肯定还是来源于明史的老调调。我们要看魏公公是否能为明朝续命呢,我认同这个故事的观点,是可以的。明朝灭亡的突然性
明朝灭亡的直接原因是李自成攻破北京,当然还有南明政权的延续,南明的神级操作我们不做讨论。崇祯年间,出现了一种怪象,就是官军剿贼,屡战屡胜,反而官军屡剿屡少,流贼屡剿屡多。即便如此,在李自成攻破北京的十个月前,明军都还是有机会再度把流贼打得满地跑的。但是最终在崇祯的一再催促下仓促应战,最终在潼关孙传庭兵败身死,十六年十月破西安,十七年二月破太原、宁武关周遇吉阵亡,三月破北京,明朝灭亡。
可以说整个明朝灭亡的过程是十分突然和迅速的,它不像汉朝、唐朝一样,局势败坏到无以复加,简单来说就是暴毙,其实是还有抢救的空间的,这应该也是很多历史爱好者对明朝十分惋惜的原因,更是明朝能够吸引很多爱好者的原因。极度困乏的财政,导致明朝走向灭亡
明朝灭亡的第一个原因是极度困难的财政问题,这个问题从正德年间就开始出现了,只不过当时朝廷还薄有积蓄,问题不太严重。到嘉靖年间,因为倭寇侵犯东南沿海,朝廷一而再再而三地为江浙地区减税,一减就难以再度加征了。从此朝廷就开始揭不开锅了,开启了"藏富于民"的尴尬时代,万历年间,因为朝廷的持续用兵,支出不断加剧,张居正积攒下来的家业也一步步败光了。最终因为辽东战局,将明朝的财政踹向了深渊。
明末农民起义的根源在于三饷的加派,其中辽饷从万历四十六年开始加派,每亩地加九厘,到了四十八年终止。天启年间史书没有明确说怎么征收辽饷,"天启时,并征及榷关、行盐及其他杂项银两。"应该是有继续征收辽饷的,但是具体征了几年,不得而知。但是天启没有光带着农民往死了薅,而是开始一并加征榷税、关税等,填补财政亏空。到了崇祯四年开始,逐渐增加了"剿饷""练饷",合称三饷,全部摊派到了田亩之中,再加上天灾人祸,从崇祯元年开始,爆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最终导致了明朝的灭亡。财政的崩溃,导致民变不断
众所周知,明末整个东亚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小冰河事件,导致干旱不断,田地歉收,而朝廷又不断加派赋税,导致农民脱产,成为流民,最后加入农民军。明末农民起义,不是从崇祯开始的,从万历年间就开始不断发生,征收辽饷只是一个催化剂,民变并不是起于崇祯,崇祯的问题是没有处理好。
在民变的问题上,崇祯不仅没有积极地进行解决,反而进一步加剧了民变的规模。崇祯二年,为了节省开支,朝廷开始裁撤驿站,大批接受过正规训练的驿兵,因为没有了生计而加入了农民起义军,加剧了国内局势的混乱。而崇祯除了派军队进行镇压,并没有其他办法,历来对于农民起义,都是诛首犯,招抚参与者,而崇祯不敢这么来啊,安抚需要花钱的。反过来对农民军来说,我造反好吃好喝,被安抚了,反而要受盘剥,投降个啥啊,就造成了明末的怪象,民变越剿越乱。搜刮有方的魏忠贤,能够缓解财政困局
从天启后期,魏忠贤掌权后,开始大肆征收榷税也就是工商税,以及矿税,以此来弥补内帑连年支出的亏空。这两项收入,也不是魏忠贤首创的,明朝历代不被文人待见的皇帝都干过这事,矿税从明朝立国之初,就是由皇帝直接管辖,由内宫派太监进行管理,所得收入归入内帑。
但是后来随着文官权力的增加,各地矿山逐渐被以文官为代表的各地豪族和藩王侵占,最后皇帝收不回来了,所以从成化和正德开始,皇帝想了个辙,派太监去收矿税去,以此来挽回内帑的损失,魏忠贤延续了这一政策,着实为内库增加了不少收入,崇祯上台后,各地矿监被召回,终崇祯一朝没见到矿山的一两银子。
魏忠贤最重要的动蛋糕事件还是征收工商税,具体征收多少并无准确数字,但是崇祯从他家抄出的近百万两银子,这还是他从中克扣的,肯定没少征收。而据说天启死后,崇祯继位的时候,内帑存银尚有3000万两,可见魏公公捞钱的技能之强大啊。
魏公公还有一个手段,就是抄家,魏忠贤掌权的短短两年时间,他查抄的官员就上百家,其中不乏家财不菲者,当然还是以与他为敌的东林党人为主。这不要紧啊,有他在,崇祯想让大臣捐饷助军的时候,也不会就收上来几百两银子吧。犯浑的人无可救药
我们总说明末的财政崩溃,导致了明朝的灭亡,但是开头我们说到,公元1644年的春末,明朝走到最后,造成这一后果完全就是崇祯一手造成的。崇祯十五年河南局势已经糜烂不堪,他如果不是一味地横叉一杠子,逼迫孙传庭出关作战,明朝也不会在1644年走到尽头。
同样的,崇祯十二年,他如果对孙传庭多点信任,多点耐心,让孙传庭到能发挥自己才能到地方,而不是下诏狱,李自成仍然是被孙传庭追得满地打的命运。明末不缺良将,缺钱是真缺,但是还没有缺到1644年灭亡的地步,稍微换个不作的人,都能给明朝续命。
魏忠贤若在,也仅仅能给明朝攒下更加丰厚的内帑收入罢了,并不能改变明朝的根本矛盾。而且明朝后期,官员利用私权经商成为社会的普遍形态,文官和商人是难以分割的组成,怎么把商人和商税的制度固定下来,这是解决的根本,这个魏忠贤是解决不了的,魏公公只是一剂续命猛药,吃多了容易要命。
关键词: 这个故事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张稳吕乐田阳孙震泰安报道时值深秋,泰安市邱家店镇姚家坡村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作为全国最大的“秋裤村”,每
2022-10-29 18:34
在中国,每12秒有1人发生卒中,每21秒有1人死于卒中,脑血管病已成为中国居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早期预防显得尤为重要。每年10月29日是“世界
2022-10-29 18:39
10月28日上午,全国首个航运企业集成化审批服务平台在青岛自贸片区启动。该平台运用数据中台、AI人工智能、电子签名等技术,将涉及水路运输、
2022-10-29 18:37
海报评论员朱延鲁10月28日,山东公布了2022年前三季度全省经济运行数据。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为64409亿元,
2022-10-29 18:31
作为正规医院,南昌丰益肛肠医院在改善就医环境、降低就医费用、优化就医流程方面下功夫;实行的无假日医院制度,为上班族看病提供便利;通过
2022-10-29 17:53
10月28日,山东发布了前三季度的全省经济运行情况。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64409亿元,同比增长4 0%。跑赢3 0%的全国大盘,经济大省山东交出了一
2022-10-29 15:41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解强民通讯员姜雁群济南报道10月28日,济南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设备工程开工活动在稻香站举行,标志着济南轨道交通3号线二
2022-10-29 15:32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梁雯济南报道11月9日至10日,2022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大会将于山东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次大会主题为“创新引领发展数
2022-10-29 15:36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孙杰济南报道10月28日,由中国联合国协会主办、外交部国际司支持、山东大学承办的第十八届中国模拟联合国大会开幕。此次
2022-10-29 15:42
测评每天护肤一小步变美就更进一步啦,因为对于好肌肤,我们不管是化妆还是素颜都会显得好看,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本人亲自测评护肤品--郑
2022-10-29 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