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 > 民生 > 正文

【二十大精神在甘泉】甘泉县:“庭院经济”美了村庄 富了口袋

时间:2023-05-29 20:27:33    来源:甘泉融媒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编号61120210011


(资料图)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甘泉县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群众种养意愿,以农家乐和种养殖为主,其它产业并存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拓宽群众增收渠道,让小庭院催生大经济,不断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眼前正在农家乐乐享陕北美食的游客名叫陈家驹,来到下寺湾镇张家沟村凤妹子大院农家乐已经3天了。之前通过网络,看到了享有“世界活丹霞 中国梦之谷”的甘泉大峡谷,便和家人一起从南京赶了过来,除了优美的峡谷风光,农家乐的特色窑洞和美食,也让陈家驹一行竖起了大拇指。

外地游客 陈家驹:我从南京来到了甘泉大峡谷旅游,住进了凤妹子精品民宿,进了她的小院我就觉得环境特别优美,而且她的窑洞式的民居很有陕北的特色,小院收拾得又干净,还有那么多的花草,来了以后品尝了凤妹子做的饭菜,觉得很合适我们的口味,她的饭菜价廉物美,我们吃了以后感到很满意,吃出了陕北农村的风味,有机会我还想再一次来到我们甘泉大峡谷,再体验更好的旅游。

张家沟村曾是甘泉县的一个偏僻贫困的拐沟村,村民一直以种地、打工为生,没有稳定的致富产业。2017年,随着甘泉大峡谷在摄影爱好者的推广下逐渐走红后,张家沟村的乡村旅游产业也逐渐火热。

33岁的郭延凤早年间在外地打过工、做过生意,但收入都不太稳定,随着2017年甘泉大峡谷的开发,景区游客越来越多,但当时可以吃、可以住的地方却很少,这让敢想敢干的郭延凤看到了商机。在和家人商议后,2018年郭延凤便开始做起了凤妹子大院农家乐的生意,原来破旧的小院摇身一变成了她致富的“金窝窝”。

下寺湾镇张家沟村凤妹子大院老板 郭延凤:现在农家乐生意还不错,来的游客也陆续变多了,自己的院子成本本来也比较低,现在的收入也相对稳定,最起码也不用外出打工了,这个老院子放以前就空放着了,窑洞时间长了不收拾也不太好,现在咱们这个院子不仅漂亮,最起码还能有收入。

随着近年来甘泉大峡谷游客的逐渐增多,郭延凤家的生意越来越好。她家原来的窑洞住宿条件有限,很难满足大量游客的居住需要。于是她连借加贷凑了100万元又修了二层的小洋楼,进一步扩大规模,改善了原来的住宿条件。据了解,像郭延凤一样张家沟村还有22家这样的农家乐,年收入预计可达到200余万元。

除了农家乐,在我县龙咀沟村,老乡的院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走进宋文忠家的小院,他正忙着打理房前拱棚内的香瓜苗。近年来,村上大力发展“庭院经济”,59岁的宋文忠就和老伴儿商量着利用自家的前后园子搞起拱棚种植。

下寺湾镇龙咀沟村村民 宋文忠:以前咱们这个院子闲置着了,这些空地乱放些东西,说实话也不好看。现在大力打造庭院经济,一个是能美化咱们院子,院子干净整洁,咱们住着也舒服,另外还有收入,棚还有政策补贴,这些苗子、棚、膜人家都有补贴,一年两份收入,非常好。

今年以来,下寺湾镇龙咀沟村共有20户村民发展庭院经济,预计收入9万余元。

发展“庭院经济”不仅可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也可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如今,随着庭院经济的普及,昔日冷清空落的农家小院热闹起来了。据了解,为提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甘泉县按照“试点先行、梯次推进、逐步推广”的总体思路,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空地、废弃窑洞圈舍,同步整治残垣断壁,提升人居环境,鼓励支持群众利用庭院土地、房屋、生态环境等资源,发展种植、养殖、手工、旅游、服务等特色产业,以庭院经济让“方寸地”变成“致富园”。

甘泉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 安小东:下一步,我县将从三个方面入手,进一步推进庭院经济发展。一是合理完善奖扶政策,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庭院经济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二是整合资源,发挥各部门职责和优势,将庭院经济与生态建设和美乡村建设相融合,帮助做好产业规划,全程指导服务,提高庭院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水平。三是做好经验推广,在示范村的典型引领下,辐射带动周边村,形成全覆盖,不断扩宽群众收入渠道,优化收入结构,促进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记者 白腾 景浩源  编辑 李莉)

监制|高延平

责任编辑|杨延萍  白腾

编   辑|刘强  崔春娥 杨静宁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