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明朝抗蒙名将,战功赫赫,因严嵩陷害而被诛杀,妻儿被流放两千里

时间:2022-04-01 05:49:30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土木堡之变后,明朝丧失了对河套地区的控制权。曾经在永乐年间被打跑的蒙古人重返并逐渐占据了河套地区。

带领蒙古重新占领河套地区的就是俺答汗。俺答汗来自于蒙古土默特部,他统一了蒙古右翼各部,又狠狠的打击了西边的瓦刺,一时间笑傲江湖。

完成了对中国北方游牧地区的控制后,他挥师南下,不仅仅占据着河套平原,连青海地区也基本全部被俺答汗控制,一时间饮马黄河,成为当时实力最强大的蒙古首领。

面对俺答汗的崛起,明廷很烦恼,多次组织军事出击,尤其是对河套地区的出击。

为什么河套之地如此重要?

因为河套之地是军事缓冲地带。明代的河套,大致在现在的毛乌素沙地,鄂尔多斯高原,库布齐沙漠和河套平原一带。通过地图我们很容易就发现河套之地战略位置的重要性。

不仅如此,河套之地还是一个绝佳的养马宝地。河套地区的地理纬度与气候条件,不仅仅可以养马,更可以盛产几乎可媲美中亚的高质量战马。

河套之地原本就属于明朝的。但后来明廷疏于管理,再加上生态恶劣,渐渐丢掉了,所以,才让俺答汗捡了一个便宜。

俺答汗拿下河套之地后,为他的马羊提供天然的草场,实力大增,而且俺答汗有了河套之地,可以直接将作战区拉到明廷边上。

等明朝反应过来,已经为时已晚,多次组织军事出击,也都收效甚微。

河套之地也就成了明朝中后期皇帝历来的心事,正德皇帝的接班人嘉靖皇帝自然也有这个困惑,到底谁能帮他收复河套地区呢?

就在嘉靖皇帝烦恼的时候,一个人出现了,这个人就是曾铣(xian)。

曾铣,明朝中期一位风云人物。他虽然没有戚继光抗倭那么有名,也没有海瑞因为清廉而名垂千古,更没有李成梁的不可一世,不过他有的是热情、激情和一颗赤胆忠心,报效国家的使命感。当然,他也很有才华。

曾铣是浙江台州府黄岩县人。他天资聪颖,12岁的时候就能出口成章。后来曾铣跟着名师学习,最终于嘉靖八年考上进士。

考上进士后曾铣被派到福建长乐当了一个知县。做福建长乐知县的时候,曾铣为官清廉,为民请命,深受当地百姓爱戴。

因为政绩不错,任期一满后,他就升职为御史,巡按辽东。巡按辽东时,恰巧辽东发生了军事哗变,他临危不乱,成功解决了这次军事哗变,辽东境内恢复平静。

随后曾铣被朝廷升职到大理寺丞,巡抚山东。做山东巡抚的时候,增筑临清新城,赈灾济民,兴办教育。

担任山东巡抚期间,曾铣也时常受命巡抚山西,并且在山西与俺答汗有过几次交手,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正因为如此,嘉靖皇帝发现曾铣善于用兵,于是将其上调到兵部担任兵部侍郎。不久后,他又被委派总督陕西三边军务,目的是遏制俺答汗南犯,可谓深受皇帝信任。

曾铣果然不负众望,成为三边总制后,他积极备战,完善边备,多次打退蒙古骑兵的南下,并于嘉靖二十五年上疏--《请复河套疏》。

也就是从这里开始,他的命运变得不由自己掌握。

"贼据河套侵扰边鄙将百年......出套则寇宣大三关,以震畿辅;入套则寇延、宁、甘、固,以扰关中......臣请以锐卒六万,益以山东枪手两千,每当春夏交,携五十日饷,水路交近,直捣其巢。"

身为三边总制的曾铣,从长期在地方上的工作经验和军事上的经验,围绕地理、军力、训练、择将、军备、屯垦、筑城、预算等诸多方面,提出了一整套的收复河套之地的方案。

从理论上来,曾铣的这套方案如果成功,明军重新占据了河套地区,并依托阴山山脉建立防线,那么,明军的北边战线,特别是陕西一线压力会顿减,能够极大地提高战备防御,增加战略迂回空间,增强预警能力,甚至遏制蒙古南下的途径。

所以,这个方案提出后,得到了嘉靖皇帝的极大支持。要钱给钱,要人给人,不仅拨付了20万两白银军费,还把反对收复行动的延绥、陕西、宁夏巡抚通通罢免。

可以说,嘉靖皇帝为曾铣排除所有阻碍,全力支持收复河套平原。

世宗诏答:"今铣倡恢复议甚壮,其令铣与诸镇臣悉心上方略,予修边费二十万。"

不过可惜的是,曾铣的此次出击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可以说是毫无成果。据说是因为甘肃总兵仇鸾的贻误战机而致使整个行动功败垂成。

这个结果让嘉靖皇帝十分不满,所以,当曾铣再次提出上奏《请复河套疏》,要求组织第二次收套行动、围歼俺答汗部落的时候。

嘉靖皇帝的态度变得很暧昧,很不以为然,他似乎不想在投入人力物力了。

而此时朝廷上的权斗也变得愈演愈烈,曾铣也被卷入到了夏言和严嵩的斗争之中。

夏言是极力支持曾铣的,但严嵩揣摩到了嘉靖皇帝的意思,于是上书坚决表达了不同意再次发动劳民伤财的收套行动。

不仅如此,严嵩还添油加醋的质疑了夏言与曾铣主张收套行动的动机,说内臣与边将内外勾结。同时暗中指使当初贻误战机被曾铣弹劾被罢的甘肃总兵仇鸾,诬陷曾铣克扣军饷,隐瞒败绩,糊弄嘉靖皇帝。

严嵩这一招甚是高明,不仅为嘉靖皇帝找到了推翻以前的理由,还借嘉靖之手除掉了夏言。

很快,夏言下台,曾铣被逮捕入狱,经过三司会审之后,被斩首示众。他的妻儿全部被流放,流放二千里之外。

曾铣被杀后,明朝收复河套的计划也就功败垂成。

曾铣从自幼家贫,到29岁中了进士,历知县、监察御史、辽东巡按、大理寺丞、山东巡抚、兵部侍郎、三边总制、总督陕西三边军务等等,到含冤而死、身首异处,实在可惜。

曾铣含冤而死一事,被后世评为"天下闻而冤之",直到隆庆元年才得以平冤昭雪,总算告慰英雄在天之灵了。

关键词: 河套地区 河套平原 三边总制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