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清廷关闭山海关,为何“闯关东”现象还是屡禁不止?看后你就有数了

时间:2022-03-29 17:56:05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清朝关闭山海关,禁止普通老百姓闯关东,是为了给自己留一条后路,而当时的普通老百姓明面上直接拒绝了清朝的禁令,并且直接闯关东是因为已经没有后路了。简而言之,清朝有自己的苦衷,而普通老百姓的苦衷似乎更多一些。

清朝关闭山海关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因为清王朝在刚刚统治华夏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退路,这个退路是自己一旦将来当不成皇帝,一定也有一个体面的退出舞台的准备时间。没有看错,当清王朝第一次统治华夏土地的时候,内心其实也是非常恐慌的,毕竟自己所带来的人只有10多万人,而且这10多万人表面上看起来骁勇善战,可是背地里也经常做一些缺了大德的事情。

原本清王朝本身就没有想过凭借着这些人能够统领如此大片的土地,最开始想的无非就是敲打明朝崇祯皇帝一下,如果能够索要点好处就再好不过了。可阴差阳错之间,一敲打二敲打的竟然把崇祯皇帝给敲打死了,自己白捡了个大便宜不说,还是要卖一下乖的。

除了天灾之外,连绵的战争也是导致出现人口迁移浪潮的原因之一。20世纪前后,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以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还混杂着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等,此后又有连年的军阀混战,使得华北多处地区都受到了战争的影响,老百姓难以维系过往那种安定安稳的生活,迫于这种压力,只好离开故土到其他地区去寻求出路,成为移民浪潮的另一原因。

此外,也与关外、口外等地存在着许多新的机会有关。关东地区土壤肥沃,存在着一些无人耕种的荒地,与人地比例不和谐的华北地区相比,可以为农民提供生活下去的机会;"走西口"也与这方面因素有关,口外地区有山西人做生意的市场,吸引了在本地生活困苦的人到那里去寻找生机。虽然关闭山海关,但是为了生存,不得不闯关东。

东北土地肥沃,汉族人民来到东北,通过种地酿酒,就能过上比较安稳的生活。长城以南的汉族地区,人口众多,吃粮紧张,遇到水旱灾害,就有严重饥荒,迫使他们到东北谋生。棉布和棉花作为人民的主要衣料已得到普及,能够抵御东北地区的寒冷。

清政府的封禁政策还是有漏洞的,人们可以充分利用,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封禁政策也就废除了。

关键词: 义和团运动 鸦片战争 本地生活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