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历史上的《燕云台》:韩德让家族明明是汉人,但为何契丹化?

时间:2022-03-28 21:57:40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古装剧《燕云台》接近尾声了,等了大半辈子,守了大半辈子,年少时期的恋人萧燕燕和韩德让终于走到了一起。此时的萧燕燕已经是太后,韩德让也成了丞相,两人都站在权力的最高峰,是辽国最有权势的人。

看《燕云台》,或许会有不少观众疑惑:韩德让明明是一个汉人,但最后为何成了辽国的丞相,成了辽国的贵族,成了辽国最有权势的大臣?

今天,野史君就和大家好好聊一聊韩德让和他的家族,为何从汉人慢慢契丹化。

韩德让的家族是一个汉人家族,他们祖籍河北玉田。韩家是从韩德让的祖父韩知古开始来到契丹,从韩知古开始扎根契丹,融入契丹,并成了辽朝仅次于皇族耶律氏、后族萧氏的大家族,终辽之世,影响颇大。

韩知古6岁那一年,他被契丹人掠至辽为奴,成了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皇后述律平兄长的奴隶。

作为奴隶的韩知古,生活在契丹社会的最底层,很难很难。

但是,韩知古是个能人,善谋有识量。

少年时代的韩知古,成了述律平的陪嫁人员,也因此凭借着自己的智慧进入仕途。

有能力的人,不管出生如何,终究都会变强大,会成功。

韩知古后来成了辽国开国元勋,官至中书令。

而韩家也开始了契丹化的历程。

契丹化最明显和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从韩知古开始,韩家人除了汉名之外,都会有一个契丹名。

比如,韩知古的契丹名为"迪里姑鲁"。

韩知古一生有11个儿子,而这11个儿子纷纷都有契丹名,更别说韩知古最出名的孙子--大权臣韩德让,他也有契丹名,名为"耶律隆运"。

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韩家第七代。

韩家之所以明明是汉人,但却慢慢契丹化,野史君认为,这其中有很多原因。

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便是为了生存的韩家人,早已将契丹视为家园,视为自己的国家,因此才慢慢契丹化。

韩知古当年来到契丹之时,才6岁,6岁的他,对故乡的记忆并不深。

同时,为了扭转局面,为了改变人生,韩知古有意识融入契丹社会,并不断取到统治阶级的信任。为此,韩知古主动融入契丹,主动契丹化。

到了韩知古的儿子、孙子这几代,韩家人已经完成了主动融入契丹的这一过程,已经完成了认识、选择和认同的过程。

于是,韩家人和皇族、萧氏等联姻,不断踏入朝堂,成了辽国的世家大族,从当初任人欺辱的奴隶一步步进入这个国家的上流社会和统治阶级,从任人宰割到拥有宰割别人的权力。

关键词: 统治阶级 上流社会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