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山西“低保”古建筑如何科学修缮 钱从哪来?

时间:2021-10-22 11:29:15    来源:科技日报    

大量“低保”古建筑如何修缮,钱从哪来

对于“低保”古建筑,如何科学修缮,钱从哪来?

贺家庄玉皇殿,文物部门早已对修缮工程做出了设计方案及预算,工程总造价约需200万元;而光村玉皇庙的修复预算更大,总额高达500万元。“如果仅靠村民自发募集资金,实在是杯水车薪。”贺国说。

面对如此庞大的文物保护资金需求,依靠基层财政同样不现实。政府信息公开数据显示,山西省运城市2020年文物保护预算总额为2040万元,需负责其下辖市级及以下文物古建筑千余座,实难全覆盖。

通过对几个古村的走访,记者看到,多数“低保”或“无保”古民居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损。已定级的古建筑,有损伤也必须先保存现状,不允许自行修缮;有的古建筑因长时间无人居住,早已坍塌殆尽,只剩下残垣断壁;而好多未定级的古建筑,都或多或少有自行改建的情况。

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如何保护大量的“低保”古建筑?事实上,多年以来,政府及民间一直都在进行各种探索。

2017年,山西省推出“文明守望工程”,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物认养,并与山西省工商联建立了每年召开2次文物建筑认养推介会的机制。这份名为《山西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文明守望工程”实施方案》的文件坦陈:“文物自然损毁甚至灭失的危险进一步加大,文物遭破坏、盗掘的问题屡有发生,文物利用不足和利用不当并存。面对繁重的文物保护工作任务和拓展利用的实际需求,仅靠各级政府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

据统计,目前山西全省已完成文物认养238处,吸引社会资金3亿元。“但面对庞大的古建筑文物数量,认养力度仍有待提升。”一位文物系统工作人员表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福建省永泰县充分利用民间力量,探索出一条新路。“我们在古村寨成立了理事会。这是一个在民政部注册并接受政府年度审计、能负法律责任的民间机构,统一对庄寨古宅的维护、经营及管理负责。同时根据当地百姓重宗亲、乡土观念强的民风,凝聚庄寨后人各种力量,让他们有乡愁的记忆,有情感的寄托,建立一种紧密的联系纽带,既帮助解决他们归乡的各种事宜,也请很多古宅后人做修缮。”福建省永泰县政协副主席张培奋说,因为有紧密的乡情及大小合作关系,许多后人把对古宅的修缮,都看成是积功德,基本是义务帮忙。

依相关文物法,修缮古建筑文物,必须具备专业的修复资质和技术手段。而对古建筑的保护和修复,“修旧如旧”为业内共识。

“所谓‘旧’,是指修复材料宜为同时代、同物种材料,修复技艺为我国古建筑传统施工工艺。”周乾说。

“通过几十年的发展,我们对古建筑的修缮技术已非常成熟。”齐莹说。

周乾不赞同用现代材料修复古建筑。“这种‘修复’方式,等于‘仿古’,仅是获得古建筑的原有外观和造型,其包含的历史、文化内涵不能体现,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古建筑现有遗迹(存)的历史文化信息。”周乾表示,对古建筑最好的修缮,是在最小扰动它们的前提下,采取以传统工艺、传统材料为主的手段,来减小这种残损的进一步劣化发展。

多数专家认为,尽管财政经费是古建筑保护的重要保障,但及时的日常维护保养可减少或避免“大修”。“对单体古建筑来说,日常维保费用并非昂贵。”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院长任毅敏说。

“我国古建筑多为木架结构,随着使用时间的长久,会出现开裂、变形、糟朽、松动、构件缺失等问题。”周乾说,基于丰富的建筑经验和卓越的建筑智慧,古代工匠传承下了多种科学修缮方式,如糟朽柱根墩接、弯曲木梁支顶、拔榫节点扒钉拉接、壁画粘接、彩塑填补等。

除加强文保理念宣传外,培养古建筑传统修复技艺人才问题迫在眉睫。“尽管某些现代设备或技术(比如激光扫描法测量建筑尺寸、用角磨机打磨地面等)可以‘省力’施工,但与传统工艺营造的建筑相比,古建筑本身所体现的历史文化内涵、精美的建筑艺术、卓越的古代建筑智慧等宝贵信息等,可能会逐渐消失,因此传统古建筑施工技艺需要得到弘扬和传承。”周乾呼吁说。

古建筑保护与开发利用,是矛盾还是互补

古建筑保护与开发利用,是矛盾还是互补?对这一问题,各方一直持有不同观点。

曾就职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代表处、担任文化遗产保护专员的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教授杜晓帆认为,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不仅要考虑经济,更重要的是文化价值,最终目的是要让公众感受到遗产背后的文化内涵,在人们的心中“活”起来。

“山西古建筑文物数量冠绝全国,且保留了唐以前至晚清民国时期的各类历史建筑,享有‘中国古代建筑的宝库’之称,是中华民族建筑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杜晓帆认为,山西古建筑量太大,并非都适合开发成旅游资源,需要综合考虑基础设施、知名度、旅游特色等各类因素。

杜晓帆以遥古城开发为例,阐释自己的观点。

遥古城于1997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至今已20多年。虽吸引了大量游客,但仍未完全解决遥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杜晓帆说,因为游客在遥停留时间很短,带来的预期收入并不高。

以杜晓帆为代表的部分业内专家认为,遥过去有名的并非整个遥城,而是双林寺、镇国寺等几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建筑里面的雕塑和壁画,在中国的艺术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自从遥城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后,前往这些寺院参观的人数极少,包括遥周边非常好的一些村庄。”杜晓帆说。

而对张培奋等古村落中的人,最需要的是寻找一条既能活化利用丰厚古建筑资源,又能起到很好保护的路子。“对古建筑的保护不能脱离生活,否则就没有保护的意义。”张培奋认为,过度商业化和完全保护,都脱离了生活这个最重要的要素。

与阳城县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A级景区的皇城相府直线距离不足3公里的中庄村,是明朝一品布政使李豸的后人居集的古村落,为阳城县文物保护单位。其独特的古堡式建筑群与山体走向相互吻合,格局完整,气势恢宏。

因年久失修,中庄村古建筑群院落逐渐破败。

如何盘活这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古村落?2013年,阳城县政府与村委会想出以旅游促保护的办法。为吸引投资,在阳城县政府支持下,时任村支书刘秋奎先后推动完成了30余座院落的保护修缮。2016年,中庄古建筑群被改造成古代特色民宿,主打明代沉浸式居住体验,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居住。

为保护原有建筑不被破坏,在内部装修过程中,均以厚木板隔离建筑本体。“相当于所有的装修都是在木板上进行的,木板后面才是原本的古建筑墙体。”刘秋奎说,运行五年来,民宿经营已基本实现营收衡。

中庄村属于中小规模的古村,发展民宿比较可行;而针对大一些规模的村落,在杜晓帆看来,则应根据不同的特点,综合考虑基础设施、知名度、旅游特色等各类因素,从而探索更好的模式。

贺家庄村民贺俊生盼望着玉皇殿能够赶快修复。“每逢农历六月十二,大殿对面的戏台上总会有戏班唱戏,村民们都会聚集在大殿前赶庙会,热闹非凡。”小时候,贺俊生还常与小伙伴们一起,围着玉皇殿一圈圈做游戏。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古建筑,不仅承载着千百年来的历史信息,也承载着一个地区的文化记忆。

(采写:本报记者 矫阳 实记者 都芃 策划:刘莉 本报记者张盖伦对此文亦有贡献)

关键词: 科学修缮 不可移动文物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