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丝绸博物馆修复馆工作室,与其他区域的熙攘热闹截然相反,这里静得仿佛空气凝固一般。几位纺织品修复师正专注地伏在工作台上,用于固定文物的磁铁片在手中拿起落下,时而发出轻轻的“嗒嗒”声。在她们的巧手缝补间,时光如同倒转一般,千年文物得以“化腐朽为神奇”。
量身定制,文物修复学问大
乍一看,修复师“全副武装”,身穿白大褂,戴着口罩、手套,工作台旁还架着如手术灯般的照明设备。“感觉像在做手术”,记者对中国丝绸博物馆技术部副主任王淑娟打趣道。她笑着回应说:“在这里修复的文物出土于全国各地,修复前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检查‘病害’。有时候我也觉得自己很像医生,只不过患者都是古老的纺织文物。”
为文物进行消毒、除尘清洁、平整……文物修复前有大量的准备工作。王淑娟说:“团队秉持‘科学诊断、精准治疗’的修复理念。就像治病前要先确诊,文物修复前的分析研究环节必不可少。”她告诉记者,每件文物都得“量身定制”修复方案。
在王淑娟看来,比起其他文物,纺织品文物修复难度更大。“就拿出土的丝织品来说,因为是蛋白质纤维织物,大多有腐烂、霉变、脆化等问题,稍微一碰就容易变成碎片。若文物还有花边等装饰工艺,修复过程则会更复杂。”用她的话说,“这些宝贝要更‘娇气’一些。”
前不久,王淑娟和团队成员一起成功修复了南宋黄昇墓中出土的丝织品。从业15年,修复过的文物数不清,但她对这次修复经历印象最深。“墓中出土的一件紫褐色罗印金彩绘花边单衣实在太脆了,很多部分已经变成一绺绺的状态,修复起来特别难。”团队动了不少心思,下方垫着一块背衬,上面盖着一层薄如蝉翼的绉丝纱,文物就夹在两者中间,才固定住。这块绉丝纱可是大有来头,王淑娟介绍说:“这是由我们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不仅薄,透光度还极好,有时候缝补久了根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得益于修复辅助材料的研发创新,纺织品修复效果更好了。科研团队还研发了丝蛋白加固喷雾,修复时可以物理、化学两种方式“双管齐下”。
工作虽苦,一颗匠心盼传承
说话间,一旁正在平整文物的老师傅楼淑琦直呼“指甲生疼”。她告诉记者,平整文物时需要借助磁铁固定,磁铁片很薄,拿起放下要靠指甲抠,摆弄了一天,手指可不就抠得生疼嘛!不仅如此,修复纺织品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需要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大多数修复师也因此患上了颈椎病、肩周炎这样的职业病。“有时出土的文物散发着恶臭,这也需要慢慢适应。”王淑娟说。
如此说来,文物修复可真是个苦差事。王淑娟淡淡一笑,“只要足够专注就不会觉得苦。”她说,这份工作需要耐得住性子,静得下心来,但最重要的还是要热爱,有好态度才能去谈技术。“工作室虽也来过不少实习生,但大多数都被这种寂寞‘吓跑’了。”说罢,她无奈地摇摇头。团队20多人,清一色“娘子军”,平均年龄已超过35岁,她说自己偶尔也会“恐慌”,担心后备力量不足,这份“匠心”又该如何传承?
“现在主要是依靠‘传帮带’。”王淑娟说,一件文物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带着修,新人也能得到快速成长。“我们有一件馆藏的辽代鸽子纹锦袍,就是由楼淑琦老师带领7位年轻姑娘耗时3个多月修复完成的。”这件文物残损严重,80%的面积需要使用铺针工艺,缝线行距仅为4毫米。王淑娟说,修复这件文物称得上是“魔鬼训练”,也为新人进行了一次严格甚至苛刻的针法锻炼,“想要提高修复技艺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耐住性子‘磨’才能让技艺不断提高。”经历过这次“魔鬼训练”,姑娘们的水平突飞猛进。
亦患亦友,文物故事进万家
如今,不仅在馆内“传帮带”,中国丝绸博物馆在馆外也设立了许多工作站,指导当地文物工作者学习修复。“从2011年起最早设立新疆工作站,我们的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已在海内外设立了6个工作站,为当地培养了50余名纺织品修复人才。”
“培养了这么多人才,有没有算过目前为止成功修复了多少件?”面对记者的提问,王淑娟却显得不以为意。她坦言,每年虽也有过统计,但这样的量化数据意义不大。“数字不如这一针一线的修补来得实在啊!”她感叹道。
和这些几百、上千年的丝织品待在一起久了,在王淑娟眼里,它们早已不是冷冰冰的出土文物了。记者注意到,王淑娟看丝织品的眼神会不经意间流露出爱意。她说,这些文物对自己而言不仅是“患者”,更是“朋友”。“对于那些‘病入膏肓’的文物,首先要让它们‘活下去’,然后再‘活起来’。”
为了配合中国丝绸博物馆“2020丝绸之路周”活动,王淑娟与修复团队还在今年6月尝试了一场“我为丝路修文物”的线上直播。头回当主播,她有些紧张,也做了许多准备。“提到文物修复,许多人总觉得既神秘又遥远,我们希望能通过直播,把修复的每个步骤展示给大家。”王淑娟说:“如果说修复能让文物‘活下去’,那么,利用直播等新媒介手段让更多人走近文物修复,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让文物的文化价值、科普价值充分发挥出来,这就是让文物‘活起来’。”(记者窦瀚洋)
(本文配图由中国丝绸博物馆提供)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张稳吕乐田阳孙震泰安报道时值深秋,泰安市邱家店镇姚家坡村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作为全国最大的“秋裤村”,每
2022-10-29 18:34
在中国,每12秒有1人发生卒中,每21秒有1人死于卒中,脑血管病已成为中国居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早期预防显得尤为重要。每年10月29日是“世界
2022-10-29 18:39
10月28日上午,全国首个航运企业集成化审批服务平台在青岛自贸片区启动。该平台运用数据中台、AI人工智能、电子签名等技术,将涉及水路运输、
2022-10-29 18:37
海报评论员朱延鲁10月28日,山东公布了2022年前三季度全省经济运行数据。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为64409亿元,
2022-10-29 18:31
作为正规医院,南昌丰益肛肠医院在改善就医环境、降低就医费用、优化就医流程方面下功夫;实行的无假日医院制度,为上班族看病提供便利;通过
2022-10-29 17:53
10月28日,山东发布了前三季度的全省经济运行情况。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64409亿元,同比增长4 0%。跑赢3 0%的全国大盘,经济大省山东交出了一
2022-10-29 15:41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解强民通讯员姜雁群济南报道10月28日,济南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设备工程开工活动在稻香站举行,标志着济南轨道交通3号线二
2022-10-29 15:32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梁雯济南报道11月9日至10日,2022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大会将于山东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次大会主题为“创新引领发展数
2022-10-29 15:36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孙杰济南报道10月28日,由中国联合国协会主办、外交部国际司支持、山东大学承办的第十八届中国模拟联合国大会开幕。此次
2022-10-29 15:42
测评每天护肤一小步变美就更进一步啦,因为对于好肌肤,我们不管是化妆还是素颜都会显得好看,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本人亲自测评护肤品--郑
2022-10-29 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