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三亿两白银流入,为何既未使百姓富裕,也没能延续明朝的国祚?

时间:2022-04-17 15:50:48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西班牙在美洲掠夺的金银中,有很大一部分通过贸易流入了中国,据统计,明朝中期以前,流入中国的白银有三亿两白银。按照传统的货币理论,这么多白银流入应该有助于明朝的经济发展。可事实上,很多史学家认为,明朝恰恰是因此而亡的。

首先,来看这三亿两白银流入的得益者是谁?既然白银是因为对外贸易赚来的,那么得益者当然是江南的工商阶层,而他们的背后是大大小小的朝廷命官。

这些江南工商阶层从事着陶瓷、茶叶、丝绸等行业,白银收得手软,可从业的百姓们除了挣到仅够糊口的工钱外别无好处,反而因为大批白银流入导致的通货膨胀,生活水平有所下降。

其次,张居正虽然完成了银本位的改革,却没有统一白银的形制,从而给了地方官们上下其手的机会。明朝允许私人铸银,因此流通的银锭千奇百怪,各种形状和成色的都有。

上交国库的银子又必须是标准的银锭,这就要求地方官把收来的杂色税银熔化重铸。为了抵消这个重铸过程产生的损耗,各地官府普遍要多收10-20%的"火耗"或称"火羡"。实际损耗一般在2-5%,由此产生的差额便成了官吏们的进项。

再次,白银流入并未使北方农民得利,他们的生活与海贸基本绝缘,日常使用的也只是铜钱。朝廷改为白银纳税后,他们还必须先找钱庄或富户把铜钱兑成白银。

万一碰到黑心的钱庄,便有可能兑到成色不足的白银,或者在缴税时遭遇官吏刁难,便等于多交了一笔隐性的税。用白银交税,又加剧了北方的缺银状态,使白银价格上涨,更增加了农民的负担。

当北方出现大旱,饿殍遍地时,朝廷却不肯减免税收,坚持要农民用白银交税。于是,走投无路的农民们揭竿而起,推翻了富人们银子多得用不完,老百姓却吃不上饭的王朝。

无论对于什么国家来说,利益分配的重要性在某种意义上要高于利益增长,贫富差距的扩大,必然会加剧社会的对立,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

美洲金银的直接受益者西班牙就没有处理好这个问题,曾经最强大的殖民帝国不但被英国超越,还很快沦为三流强国,这些金银白白便宜了其他国家。当今的美国也正在面临这个问题,不知道能不能解决好。

关键词: 这个问题 朝廷命官 上下其手的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