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 > 社会 > 正文

【全球聚看点】艺术陶生活陶双延伸 千年紫陶“链”出新活力

时间:2023-01-13 18:41:12    来源:云南网    

窑火凝珍,穿越千年。作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的建水紫陶,以“阴刻阳填,无釉磨光”的独特工艺闻名于世,历经千载岁月而窑火生生不息,闪耀至今。

近年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高度重视建水紫陶产业发展,把紫陶文旅产业链作为全州12条重点产业链之一进行打造,瞄准“到2025年实现紫陶文旅产业链集群产值突破100亿元”的目标,按照“两区布局、四轮驱动、三化推进、四融四扶一跨”(两型:艺术陶、生活陶;三化:标准化、规模化、国际化;四融:陶茶融合、陶电融合、陶酒融合、陶文旅融合;四扶:扶大、扶强、扶优、扶特;一跨:跨境电商)的发展思路,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创新拓展多元业态,再迎快速发展“黄金期”。


(相关资料图)

传承千年窑火紫陶艺术焕发新生机

古城小巷,绿树掩映青石板;京城皇墙,琉璃胡同嗅书香。去年8月,由建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田波、田静精心制作的60件紫陶作品首次亮相北京荣宝斋,迈出了建水紫陶借船出海、走向世界的关键一步。

3个月后,来自红河州的45件(套)建水紫陶作品又凭借浓厚文化气息和精美制作技艺,在第十二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展中斩获11个金奖、13个银奖、21个铜奖,令建水紫陶知名度、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建水紫陶在陶土原料、技艺传承、产业基础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先后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中国紫陶之都”等称号,建水紫陶文化产业园区获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全国版权示范园区,已累计有81名国家级非遗、轻工“大国工匠”和陶瓷艺术大师,以及省级正高、副高级工艺美术师和省级工艺美术大师、陶瓷艺术大师等汇集于此,有各级非遗传承人68名。目前,登记注册的紫陶生产销售企业和个体户2536户,培育紫陶规模以上企业11家,2022年产值突破50亿元,成为了红河州乃至云南省具有较高标识度的特色文化产业和地域文化名片。

随着建水紫陶文化产业的不断优化升级,一条以特色文化产业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示范性道路越走越宽。

迈进工业时代紫陶产业发展启新篇

泥料制备、拉坯造型、湿坯装饰、雕刻填泥、高温烧制、无釉磨光……如今,古老技艺正在一代代建水紫陶艺人手中蝶变升级。

新年伊始,在州紫陶文旅产业链牵线搭桥下,拥有国内知名家电品牌“荣事达”的合肥荣电集团便联合建水当地代表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尝试推动“紫陶+小家电”的创新融合,探索将建水紫陶的文化含量、品牌增值效应融入小家电产品中,打造更为标准化、工业化、智能化、便捷化的紫陶产品,进一步激发建水紫陶产业发展新动能。

这是红河州始终坚持“两区布局、四轮驱动、三化推进、四融四扶一跨”发展思路,为将文化陶、工业陶、日用陶、景观陶、新材料陶等“紫陶+N”的众多链条拉长拉宽而做出的实质性努力和迈出的重要一步。

据悉,为加快推进建水紫陶产业发展,红河州已先后启动《建水陶瓷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建水紫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建立建水紫陶文旅产业重点项目库,全面梳理陶土资源、制泥、园区建设、陶旅融合、陶产融合、非金属材料、宣传营销等方面项目119个,实现产业链项目上、中、下游全覆盖。

红河州还专门成立红河学院建水紫陶文化产业研究院、红河职业技术学院特殊教育学院,与云南大学合作建设协同创新基地,推进上海交通大学——建水紫陶联合研究中心工作,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撑。

“艺术陶+生活陶”齐头并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随着产业链的延伸,建水紫陶正式开启“艺术陶+生活陶”发展模式。二者相辅相成、各尽其用,是建水紫陶向工业化、产业化迈进的重要标志,也是文化传承、产业共建的合作典范,更是紫陶文旅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的重要突破。至此,建水紫陶逐步实现从日常生活产品到高端产品的全覆盖。

探索跨界合作擦出产业升级新火花

去年5月,一场“窑想千年·陶醉建水”茶陶文旅融合发展研讨会,让千年紫陶与普洱茶和咖啡“牵手”,碰撞出跨产业、跨链条合作的璀璨火花。

这是红河州以“紫陶+”为切入点,高位推动紫陶与普洱茶产区的深度合作,建立茶企与陶企、企业与专家之间的横向联系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市场化合作,尝试跨产业、跨链条合作的初步探索之一。

当年,红河州还以第十六届中国红河·建水孔子文化节暨第三届中国·建水紫陶文化节举办为契机,促成陶策窑与中石油、中石化合作布局25个网点线下售卖建水紫陶。

还是在去年,红河州先后组织开展建水紫陶电商直播季开窑活动,单月线上销售突破1000万元;在“游云南”平台推出全省首款文旅数字紫陶藏品“兽耳方尊”,615份藏品发行即售罄;与头部网络达人“老村长”“云南张嬢嬢”合作紫陶销售额达700余万元……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红河州正紧紧围绕“千年建水紫陶”的专有性和唯一性,持续将紫陶作为产业和文化要素植入城市发展规划、融入百姓日常生活,建成建水紫陶创意园、紫陶博物馆、碗窑古村保护等项目,打造紫陶街、蚁工坊等创新业态,既打造出“紫陶生产—加工—营销—文旅”的产业链,也形成了紫陶文化与旅游全方位、深层次融合发展的新格局,让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建水紫陶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坚持守正创新、优化升级,红河州正不断通过“链”上发力,助推建水紫陶产业“强筋壮骨”、积蓄动能,千年建水紫陶产业的蝶变升级未来可期。

云南网通讯员 初政艳 记者 饶勇 摄影报道

关键词:

上一篇:
下一篇: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