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 > 民生 > 正文

幽门螺杆菌感染就诊量走高 感染后如何应对?

时间:2022-01-11 11:05:24    来源:青岛早报    

10个人中就有6个人感染了这种细菌,打击面这么大的细菌到底是什么?答案就是:幽门螺杆菌。近日,美国发布新版致癌物清单,幽门螺杆菌被列为明确致癌物,中国感染率近60%。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还显示,一半胃癌与幽门螺杆菌有关。年节临近免不了聚餐,一时间这个令人恐惧的细菌再次引发关注。记者了解到,近日,岛城各大医院“幽门螺杆菌感染”接诊量也在走高。幽门螺杆菌跟胃癌到底有什么关系?感染后应该如何应对?一人感染家里人怎么办?又该如何预防?山东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负责人密亚琦,为大家科普下这个细菌并给出解答与支招。

就诊量达消化科门诊一半

“幽门螺杆菌是消化科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占到了门诊量的一半,并且不分年龄,所有人群易感。 ”密亚琦介绍,几年前多是在患者出现了胃部不适等症状后来检查,但现在随着健康意识提高,很多市民即使没有症状也会主动来检测,或者一家人一起来检查。最常见的是,有很多职场人士拿着体检报告来消化科就诊,主要是针对报告单上“幽门螺杆菌阳性”的结果,询问这是怎么回事。

密亚琦指出,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革兰染色阴性螺旋状细菌,主要通过口口、粪口途径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在全球自然人群的感染率很高,已经超过50%,因为人类是它唯一的传染源。大部分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并没有消化道症状,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胃疼、腹胀、早饱、嗳气等消化性溃疡和消化不良表现。不过,所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几乎都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如何知道自己被幽门螺杆菌缠上了?密亚琦建议,目前检测方法较多,比如呼气法、使用胃镜活检的标本检测方法等,患者需根据自身身体条件和医嘱选择最优检测方法。

正确认识其与胃癌的关系

幽门螺杆菌被称为“I类致癌因子”,令人恐惧,因此很多市民查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后,还带来了很多精神心理症状。也有很多患者询问,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一定会得胃癌吗?密亚琦解释,答案是两者有关联,但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幽门螺杆菌的危害主要是带来胃黏膜炎性损害,在炎症-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早癌的胃黏膜多步骤 “炎癌转化”过程中,感染了幽门螺杆菌会导致或加剧炎症,促进“炎癌转化”进程,而不是幽门螺杆菌直接致癌。

中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大国,一般人群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高达50%—60%。但是,感染者中的大多数并没有胃部症状,可能一辈子也不会患胃癌。只有约1%—2%的感染者会发展为胃癌。幽门螺杆菌阳性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得胃癌,但是幽门螺杆菌阳性的人罹患胃病的风险会增高。

密亚琦建议,胃癌早期诊断的标准方法仍然是胃镜,而不是体检的幽门螺杆菌检测报告。幽门螺杆菌阳性的人如果合并有明显胃部不适,或者有胃病、胃癌家族史,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胃镜的进一步检查,不必恐慌,因为这不意味着就是胃癌了,只是尽早做一下筛查,避免漏诊。

成人确定感染应根除治疗

“如果确定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成人可以选择直接根除,也可以结合胃镜结果和相关病史来确定治疗方案。”密亚琦说道,幽门螺杆菌被公认为是预防胃癌最重要可控的危险因素。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总体上是宜早不宜迟,早期根除比晚期根除的获益更大,当然,具体如何治疗是有讲究的,因人而异。

“如果是初次根除,是以铋剂四联(质子泵抑制剂+铋剂+2种抗生素)口服14天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案。根据多项研究及经验表明,规范根除方案配合中医辨证应用汤药或中成药,也可以提高根除率,降低不良反应,因此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 ”密亚琦指出,在根除治疗结束后4-8周,复诊评估幽门螺杆菌是否根除,评估最佳方法是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

需要注意的是,治疗期间必须严格按照规范,但仍不排除即使规范治疗仍然存在初次根除失败的情况,“对于多次根除失败的情况,患者也不要焦虑,医生可以进行个体化治疗,采用药敏试验、加入中药辅助治疗、再次权衡根除利弊、定期观察等方法来对待。 ”密亚琦认为。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感染就诊量 胃癌关系 消化科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