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 > 民生 > 正文

端午吃粽子,小心食道“刺客” 热点评

时间:2023-06-21 14:26:18    来源:中国小康网    

端午节快要到了,吃香甜可口的粽子是大家过节的仪式感,但吃的时候一定要小心!

近日, 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就接诊了两例食管异物的患者,这两例患者都是吃粽子误吞了枣核


(资料图)

6月17日,43岁的云女士在家吃早饭时,边吃粽子边和家人聊天的她不慎将枣核吞咽进喉咙。后在家附近医院就诊未能取出,遂来到大差市院区急诊科就诊。经完善相关检查,内镜室行胃镜检查时在距门齿22cm发现4-5cm的枣核,且两端已刺入云女士的食管,形成溃疡,周围粘膜水肿,消化科医生立即通过异物钳在镜下安全取出枣核。

▲图源:陕西都市快报微信公众号

6月18日,31岁的程先生也在吃粽子时不慎将枣核吞下,由于咽部疼痛,无法进行吞咽,急忙到大差市院区就诊。行CT检查确定枣核位置后,消化科医生在胃镜下成功取出枣核一枚。

▲图源:陕西都市快报微信公众号

无独有偶,近日,西安市红会医院消化外科收治一位75岁肠穿孔患者刘大爷,患者病情是由于误吞枣核后导致的肠穿孔、腹腔感染。

刘大爷进食13小时后出现腹痛腹胀,腹部CT检查提示:空腔脏器穿孔、左下腹枣核崁顿小肠、肠梗阻。此时枣核已刺穿肠壁,导致肠穿孔、腹腔感染,患者就诊时已有轻度嗜睡,家属回忆大爷确实吃了数颗大枣。

所幸手术治疗及时,没有引起更严重的后果。

发生枣核误吞后立即就医

由于食管位于后纵隔,邻近主动脉、气管、心脏等多个重要的组织结构,若对异物处理不及时或处理方式不当,可能会造成食道壁破损、溃疡、穿孔,纵隔感染,侵破主动脉等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所以一旦怀疑有食道异物,一定要及时就诊,争取24小时内取出,以免引发严重的并发症。一些老人怕麻烦,不愿就诊,而是自己试行大口吞咽饭团、馒头、喝醋等,企图把异物带下、溶解,可能造成进一步损伤,是不可取的。所以我们在进食时应尽量避免发生误食,应小心剔除;进食时细嚼慢咽,避免说话、分神等;赶上端午节日时,要提醒老人特别注意剔除枣核;一旦发生误食,不要抱有侥幸心理、盲目吞咽,要尽早就诊于门诊或急诊,寻求专业处理,降低损伤程度。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张娟:“我们在吃这些含有枣核类的食物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谈笑说话。一旦异物进入消化道之后,再服用大量食物只会加速异物的嵌顿,导致异物嵌顿到黏膜内更深的地方,结果损伤会更重,也会为医生后续取出异物增加难度和风险。”

吃粽子有这些注意事项

吃粽子也有很多禁忌和注意事项,每年因吃粽子而闹出毛病的人不在少数。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吃粽子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吧。

▲图源:卡乐图片 贾琼 摄

吃粽子要热透

粽子最好不要凉着吃,吃前要彻底加热。一是糯米和粽子馅都是容易变质的食物,加热不充分,很容易发生食物中毒;二是变凉的粽子过油、过黏,更易引起消化不良。

吃粽子不要过量、过快

粽子黏性大,不易消化,且含有较多的油脂、盐或糖,一次吃粽子别超过50克,即半个或1个粽子。建议大家吃粽子时最好搭配茶水或新鲜果蔬一起吃,既能解腻,营养也更全面。

粽子比较黏腻,进食时应细嚼慢咽,以免发生被噎或其他意外情况,老人和小孩尤其要注意。

时间可选在中午

吃粽子应在两餐之间,或中餐吃,不要把粽子当作早餐或夜宵。因为早上起床后和晚上临睡前,胃肠蠕动都要比白天慢得多。没有来得及消化的粽子如果停留在胃中过久,会刺激胃酸大量分泌,可能导致曾有胃炎、食管炎、胃溃疡等消化疾病患者旧疾复发,甚则出现消化道出血,严重损害健康。

粽子成分是主食,不应当成辅食,不少人把粽子当成饭后甜品或者辅食吃,这种做法是绝对错误的。如果吃粽子后,下餐可以适量减少饭量。

粽子要趁新鲜吃

各种粽子的原材料和制作工艺不尽相同,保质期也不一样。散装粽子常温下最多可保存两天,而真空包装的粽子存放时间可长达9个月。但事实上,放置的时间越长,粽子的营养成分流失也就越多。因此,粽子最好趁新鲜吃,尽可能当天买来当天吃;若吃不完,放在冰箱速冻保存,避免变质。

而未拆封的真空包装粽子常温保存即可,冷藏更佳,在高温天里还要注意存放的阴凉的地方。注意,粽子从冰箱拿出来后需要重新煮熟透才能吃

祝大家端午安康!

责编:周经韬

审核:王芳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