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 > 民生 > 正文

国际首创!切除7斤面部肿瘤 13次手术帮他恢复社会生活

时间:2023-05-11 22:38:21    来源:华商网    

年轻时以为只是脸上有个大胎记,没想到这“胎记”越长越大,最后成了一个7斤重的大肿瘤。

“胎记”长出小疙瘩


(相关资料图)

最后一路长成压住眼、口、鼻的大家伙

西安市民李先生今年74岁,进行为期4年的13次手术前,他是个货车司机。为了脸上的这颗巨大肿瘤,他四处寻医,平常要裹着大围巾才能出门,乘坐公交、地铁、接送孙子等非常日常的事情对他来说都是奢望。

电脑里,4张不同年龄阶段的照片依次排开,分别是李先生18岁、20岁、26岁和41岁。照片从黑白变成彩色,他面部的胎记也越长越大,41岁的那张证件照已经能看出浮在面部的红色“疙瘩”。

“最开始都以为是胎记,直到40岁前后开始慢慢长出小疙瘩一样的东西。我俩是同事,结婚前家里人也不同意,觉得他脸上长了个怪东西,但是他人非常好,所以还是结婚了。”李先生的妻子李女士回忆起两人结婚前后的经历。

谁知,脸上的“胎记”从红色的小疙瘩一路长大,李女士回忆,直到退休后几年,李先生65岁左右时,肿瘤增长得很快,最后慢慢长成了一个盖住左侧面部眼、口、鼻的大家伙。

5月11日上午8时30分许,华商报记者在李先生的病房里见到他时,他脸上的肿瘤已经完全切除,当天早上,他要接受第13次手术,这是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颌面肿瘤外科的专家团队,为他安排的最后一次手术,切掉了大肿瘤,重造了左半边脸,这次要修复重造的眼睑,调整口腔内的细节。

但是,还能看到以前那颗大肿瘤留下的痕迹。李先生的右半边鼻翼塌着,据他介绍,因为之前的肿瘤太大,压迫到了鼻子的软骨,最后软骨折断且长时间如此,最后鼻子就变成这样了。

“当时那次大手术把面部肿瘤全部切除后,看到自己的脸时,觉得自己变漂亮了很多,之后应该能出门了。”说着,李先生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并拿出柜子里的墨镜向记者展示,“因为左边的眼睑和常人还是不一样,所以最近出门都会带着这个墨镜,即便如此,我也很开心,以前不能做的事现在都很轻松了。”

7斤肿瘤被切除

10小时手术为患者保留住面部神经

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颌面肿瘤外科主任魏建华回忆,第一次见到李先生时,也非常震惊,心里就有一个字,难。“他这个肿块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增大,最后发展成为一个巨大肿块畸形,导致他的左侧面容损毁、左眼几近失明。”

万幸,2017年李先生在医院进行活检的结果显示,这个肿块是个良性肿瘤,但是因为长期的面部畸形,已经给李先生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障碍,很难融入社会。

“手术难点很多,李先生来医院时已经70岁了,他的病情复杂、瘤体巨大,而且病变涉及眼耳鼻唇等主要面部器官,口腔内上颌的大部分牙齿已经松动脱落。所以,不仅肿瘤复杂,手术难做,如何保留面部神经,让他之后能正常闭眼、讲话、回归社会,这些细节更难。如果采用传统硬化治疗、射频消融术不仅无法消除肿瘤,术中可能还要面临出血量大、术后面容恢复难等问题。”魏建华说。

魏建华回忆,颌面肿瘤外科只是团队中的一部分,数字外科、输血科、重症医学科、眼科、呼吸科、心脏内科、介入科等的专家团队,经历了多次讨论,最后制定了详细的序列治疗方案。

方案出炉了!先植入皮肤扩张器,之后再切除肿瘤,最后一点点修复。

经过半年多的准备,2019年4月,最重要的切除手术开始了。前半场为期5小时,李先生脸上这个肿瘤被全部切下来,一共重达7斤。后半场手术,专家团队要把李先生大腿的一块皮肤移植到面部,时间分秒流逝,两个重要的动脉保留下来,李先生的自体移植完成了,面部的神经保留下来了。

最后一次手术也很成功

这场治疗是国际首创

从2018年的扩张器植入手术,为他之后的手术打好“皮肤”准备,再到2019年4月接受切除手术和主要的修复手术,再到后来的一次次细节调整,4年时间李先生已经接受了12次手术,他的眼睑已经成形,移植的皮瓣也逐渐修复,口腔内的遗留问题也基本解决。

5月11日,是李先生的最后一次手术,专家团队要再次为他修复眼睑和口腔。

“经过了前面的这些手术,全家人都很感激,我也没想到能有这么好的效果,大家都很激动。”李女士说。

经历了1小时的等待,手术顺利完成。

魏建华说,经过科技查新,动员了多个学科的这场硬仗是一次“国际首创”,而这次手术的成功,对于颌面肿瘤学科来说,也是一场推动发展的存在,“在为军地广大临床患者带来福音的同时,也为未来面向战场的颌面部战创伤缺损的救治积累了宝贵经验。”魏建华说。

华商报记者 李新怡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