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 > 民生 > 正文

同是脑梗,预后境况却大不同:不是人品,是因为它

时间:2022-04-09 16:58:23    来源:腾讯网    

两位同样患过脑梗的人

预后境况却大不同

一位恢复得很好像健康人一样

另一位现在说话和走路都有一定的障碍

而造成这种现况的原因

竟然跟脑梗后出现的“灰色地带”有关系

看看两个例子

闫阿姨的例子

3月30日上午,69岁的闫阿姨在家突然出现言语含糊,吐字不清,伴有左侧肢体无力,家人立即拨打120,发病半小时就被送入宝鸡高新医院进行救治。

术前造影

急诊医学科接诊后,迅速启动绿色通道,神经内科医生快速评估,立刻进行头颅CT排除脑出血,诊断为脑梗死。排除禁忌症后立即给予静脉溶栓,但症状无明显改善,考虑大血管栓塞引起,立即送往导管室行动脉取栓术。取出血栓后,阿姨的言语和肢体无力症状明显改善,肢体在手术台上即可抬举。

术后造影

术后第一天,闫阿姨说话清楚了,下地走路已经基本上恢复正常了。闫阿姨的儿子激动得说:“真是太巧了,我去年偶然一次机会听到宝鸡高新医院神经内科的科普讲座,当时就记住了一点,如果发病,一定要第一时间送到医院治疗。这次真的多亏了咱们这个优秀的团队,我妈恢复的太快了,简直是奇迹!”

家属特意送来锦旗

术后恢复的闫阿姨

刘大爷的例子

刘大爷,78岁,在下午散步时突然后倒,在身边的人立即搀扶下才没有摔倒,之后就回了家,几小时后刘大爷出现右边肢体不能动、流口水,家人马上拨打急救电话送往最近的医院,医生诊断为急性脑梗后做溶栓,但是并没有效果,后转院做取栓手术,现在刘爷爷虽然已经做完手术,但说话和走路都有一定的障碍。

同样都是脑梗

闫阿姨与刘爷爷的恢复情况不同

原因就跟脑梗出现后的“灰色地带”

有关系

脑梗后的

灰色地带医学上称为缺血半暗带

,通俗来讲就是

“半死不活”的脑细胞

,这个区域还有残余的部分脑血流,脑细胞还没有完全死亡。

然而,如果脑血流持续无法得到恢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濒临死亡的脑组织也会逐渐全部死亡。但如果我们在

“黄金时间”

之内及时恢复脑血流,就可以挽救这些濒临死亡的脑细胞。所谓“

时间就是大脑

”中的大脑,指的就是缺血半暗带,这个缺血半暗带的血流恢复情况直接决定了愈后恢复的境况

胳膊不抬,嘴角歪,言语不清应及时就医

胳膊不抬,嘴角歪,言语不清,一旦您的家人或朋友出现上述情况,而且这些信号超过半小时,血管梗塞的可能性极大,应争分夺秒及早到有溶栓条件的医院就诊,尽可能减少在家停留和转院时间,防止错过治疗的黄金4.5小时,争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

静脉溶栓,对于脑梗死的治疗立竿见影

目前世界公认的对于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静脉溶栓治疗是最重要的恢复脑血流灌注的措施。全世界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指南中,都将溶栓治疗作为第一推荐手段,是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的最有效方法。

抓住黄金4.5小时,与生命赛跑

“时间就是大脑”,这是抢救急性脑梗患者必须树立的观念。罹患了典型的大血管性、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患者,每分钟遭到毁损的神经元数量高达190万,如果不及时疏通堵塞的脑血管使血流再次畅通,发生缺血的大脑细胞就会死亡。急性脑梗塞的静脉溶栓治疗要在严格的时间窗内进行。脑梗死静脉溶栓时间窗为4.5小时,也就是说,患者要在发病3.5小时内送到有溶栓能力的医院进行救治。如果超过这个时间再进行静脉溶栓,患者脑组织开始缺血坏死,出现不可逆损害,而且出血的风险也会明显增高。

脑梗发生后

取栓的“黄金时间”是6-8小时之内

溶栓的“黄金时间”是4.5小时之内

大部分人不可能住在大医院旁边,所以如果出现脑梗塞的疑似症状,还是应该选择就近医院就诊,即便溶栓治疗没能成功,也能通过绿色通道很快送往上级医院进行取栓,如果自己舍近求远,车上没有急救设施,很可能更加耽误病情,后果更严重。

作者|张婷 郭静(神经内科)

编辑|王宇琳

排版|唐唐

审核|宋高艳 张维才

关键词: 神经内科 灰色地带 黄金时间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