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陕北的北京知青吴郑红因为一次意外,她成了插队知青的反面教材,常被公社干部点名批评。就是因为那次意外,吴郑红一直也未能招工回城,最终在陕北农村结婚成家,成了陕北农民的婆姨。说起当年的插队经历,吴郑红心里虽然有些委屈,但她说留守陕北并不后悔,因为陕北的乡亲需要她,她还找到了一个好男人。
1969年3月中旬,刚过完正月十五,吴郑红和她的一帮初中同学就坐上了北京发往陕西的知青专列,她们是3月19日到达陕北延安地区延长县赵家塬大队的,吴郑红她们六名女生和七名男生被分派在赵家塬大队第一生产小队插队落户。
安排好吃住的地方,知青们在大队开会学习了两天,生产队的赵安平队长带领知青们上山打了几天烧柴,过了阴历的二月初二,一年一度的春耕春播生产也就拉开了帷幕。
第一天参加劳动是赵队长带领社员们到生产队的羊圈挖羊粪,把羊圈里的羊粪挑到场院晾晒,再把黄土挑到羊圈垫羊圈。清理完羊圈,又去队里的牛棚清理牛圈,几天的时间,场院里就堆满了牛羊粪,还有在社员家中茅厕和粪池掏出的粪便也都集中到了场院晾晒。
几天下来,知青们手上都磨起了水泡,肩膀也压红了,他们在学校时虽然也参加过支农劳动,但那时的劳动强度不大,一年也就象征性参加一两次劳动,每次最多半天时间。在陕北插队可就不一样了,起早贪晚,一天要干十多个小时,还有队长和社员们的监督,谁也不敢偷懒耍滑,这样高强度的劳动,知青们还真难以适应,特别是吴郑红她们几名女知青,有两名女知青都累哭了。
别看吴郑红个头不高,也是刚满十六周岁,可她干话还真有模有样,也不叫苦叫累,还开导一起插队的女知青:“刚参加劳动都不适应,慢慢习惯了就好了,咱们都要咬牙坚持住,经过三两个月的锻炼,也就不觉得这么苦这么累了。”
4月12日那天,刮了一夜的东南风慢慢停息了下来,空中一片昏黄,给人一种呼吸不畅的感觉。吃完午饭,知青们也都跟着社员们往磨盘山后边的那片坡地挑粪,三里地的距离倒是不算很远,可山坡路崎岖难行,挑一趟粪来回至少要一个小时。
那天快半晌的时候,吴郑红刚把第二趟粪挑到地头,空中就飘飘洒洒下起了小雨,吴郑红赶紧把两筐粪倒在地头,急忙就往回赶,她怕雨下大了,淋湿了衣裳。陡峭的山路再加上路面湿滑,刚走下那段陡坡,吴郑红不小心滑倒在地,左脚脖子疼痛难忍,别说走路了,连站都站不起来。
大家围过来搀起坐在地上的吴郑红,吴郑红表情痛苦,不停地呻吟,眼泪都流出来了。赵队长看吴郑红实在是不敢行走,他就对身边的一位年轻后生说:“赵福田,你背着吴郑红,我帮你挑着担子。”“这、这……”那位叫赵福田的后生满脸通红,一个劲用手挠后脑勺。
赵队长知道福田是不好意思,他正要发火,回头正好看到饲养员赵大伯牵着队里那头老叫驴,驮着两篓(荆条编的驮篓)粪走了过来。赵队长让赵大伯卸掉那两篓粪,几个女社员硬是把吴郑红抬上毛驴,让她骑在了驴背上。
吴郑红虽然天生大胆,可她是第一次骑驴,近乎趴在驴背上,双手死死抱着毛驴的脖子,还是感觉要掉下来。幸亏那头老叫驴很温顺,赵大伯牵着毛驴走得很慢,两侧还有女知青扶着她,吴郑红才慢慢坐稳了。
二十分钟后,赵大伯牵着毛驴走进了村子,骑在毛驴背上的吴郑红慢慢坐直了身子,也不用别人扶着她了。
就在这时,几个干部模样的人推着自行车来到了赵家塬大队,他们是来赵家塬大队检查指导春耕生产工作的。走在前面的是公社革委会副主任王玉明(外号王胖子),他看到了骑在毛驴背上的吴郑红,就回头对身后的一名年轻人说:“张强,你去看一下,骑毛驴的那女子咋回事嘛?”
张强答应一声,骑上自行车就去追赶吴郑红。很快,张强就返回来了,他说骑驴的是北京女知青,叫吴郑红,说是崴了脚。这下王玉明副主任来了火气,他生气地说:“这明明是小资产阶级情调,这哪是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呀,简直是骑在贫下中农头上作威作福来了。李主任(公社知青办主任,叫李建国,吴郑红至今还记得他的名字),你记下这个知青的名字,回头咱抓个典型,一定要刹住这股不正之风。”知青办李主任连连答应,他还真掏出一个日记本,把吴郑红的名字记了下来。
那天回到村子里,饲养员赵大伯牵着毛驴直接去了赵吉仁家,赵吉仁的母亲会针灸,也会正骨,据说是祖传的。一名女知青和赵大伯一起把吴郑红从毛驴上扶下来,让她坐在一个杌子(凳子)上,赵大伯跟赵吉仁的母亲说了一下情况,就牵着毛驴走了,队里的驮篓(驮粪的篓)还在山上呢。
赵吉仁的母亲六十多岁,个头不高,头发花白,守寡三十多年了。她来到吴郑红身边,蹲下身子,脱掉了吴郑红的鞋和袜子,用手捏了几下说:“不碍大事,哦(我)给你扎两针,歇两天就好了。”
两天后,吴郑红果真一瘸一拐能走了,但脚脖子还是疼,还肿得很厉害。赵吉仁的母亲很随和也很热情,她一口一个北京娃娃,还总夸吴郑红长得水灵。吴郑红也亲切地叫她赵奶奶,从赵奶奶的口中,吴郑红知道了赵吉仁就是饲养员赵大伯的堂弟,赵福田就是赵吉仁家的二小子,赵奶奶的亲孙子。
因为赵奶奶帮着扎针按摩,几天后吴郑红的脚脖子就消肿了,走路也不疼了。在赵奶奶家治疗了五六天,赵奶奶一分钱都没收吴郑红的。为此,吴郑红从心里感激赵奶奶,她渐渐也和赵福田熟悉起来了。
6月上旬的一天上午,春耕春播生产暂时告一段落,那天赵队长正带领社员们在村东川地里给玉米间苗松土,公社革委会副主任王玉明和几名公社干部推着自行车来到了地头,他把赵队长和社员们都叫到地头,他要给社员们开个现场会。
王玉明副主任开门见山,他说:“哦(我)到几个大队看了一下,发现有个别来插队的知青存在一些问题,个别知青不但不好好劳动,不好好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还耍城里小姐的脾气,你们生产队的吴郑红就是这样的典型,在春耕春播的农忙时节,她竟然骑队里的毛驴,还让淳朴善良的老饲养员给她牵驴,这种行为我绝不姑息,这种小资产阶级思想在咱这绝不允许。今天哦(我)给大家敲一下警钟,以后绝不允许再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王副主任话音刚落,赵福田猛然来到王副主任面前说:“你们公社干部咋能这样随便批评人家北京知青,人家是崴了脚才骑驴的嘛,咋能算是小资产阶级思想哩。”“崴了脚就骑驴,谁规定的嘛?这是什么逻辑?革命前辈轻伤都不下火线,崴了脚算个什么事情?你这个年轻后生什么思想觉悟呀!”王副主任很生气,狠狠批评了赵福田,还记下了他的名字。
那天,吴郑红哭了,她是百口难辩呀,因为那位王副主任根本不让人说话,更不允许别人解释。好在赵福田顶着压力替自己说了一句公道话,这让吴郑红多多少少感到了一丝欣慰。
1972年秋天,赵家塬大队得到了一个工农兵学员名额,因为吴郑红经常利用歇息时间在田间地头教社员们识字认字,还教村里的娃娃们识字认字,乡亲们对她的印象很好,大家都推荐她去上大学。
公社知青办主任把审批表拿给公社革委会副主任王玉明看,王玉明一看是吴郑红的名字,他仰起头问知青办主任:“这个吴郑红是不是骑毛驴的那个北京知青?”“是,就是在赵家塬大队插队的北京知青吴郑红。”知青办主任说。
王玉明副主任用钢笔在审批表上打了一个X说:“就让她在赵家塬大队好好劳动好好接受教育吧。”就这样,吴郑红失去了一次上大学的机会。因为这,吴郑红难受了好久。
之后的日子里,赵福田特别关照吴郑红,经常给她送好吃的,还宽慰她说:“等那个王胖子调走了,你就能去上大学了。”对于赵福田的关心和爱护,吴郑红很感动也觉得很温暖,她发自内心喜欢这个淳朴善良的陕北后生。空闲时间,吴郑红也经常去看望赵奶奶,她还提出了要跟赵奶奶学习针灸和正骨的想法。赵奶奶却笑着说:“哦(我)这手艺是祖传的,只传给自家人,除非你给哦(我)做孙媳妇,哦(我)才能传给你这个手艺。”
1974年春天,县毛巾厂招工,赵家塬得到了两个招工名额,大队书记把其中一个名额给了吴郑红。等吴郑红和另一名知青填好招工审批表,大队书记盖上大队的公章,就带着那两张招工审批表去了公社。公社副主任接过招工审批表看到了吴郑红的名字,就板着脸说:“这个骑毛驴的北京知青就不要去当工人了,让她在农村好好接受教育吧。以后有招工招干推荐上大学的名额,你们大队就不要再推荐吴郑红了,不然会白白浪费一个名额。”
知道了自己不能去当工人的原因,吴郑红哭了,她哽咽着说:“看样子,我这辈子算是离不开赵家塬了。”
1975年秋后,吴郑红嫁给了赵福田,她成了陕北农民赵福田的婆姨。结婚后,赵奶奶果真没有食言,她真的开始手把手教吴郑红针灸正骨的手艺,还把祖传的秘方给了吴郑红。跟着赵奶奶学习了一年多,吴郑红基本就掌握了针灸正骨的技术,也学会了熬制膏药和推拿按摩的方法。很快,吴郑红就小有名气了,不光在赵家塬周边有了名气,在公社周边甚至全县也有了名气。
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吴郑红考上一所中医学院,大学毕业后吴郑红主动要求回到了她们公社卫生院工作,在公社卫生院担任中医科和骨科医生,几十里以外的患者都慕名而来,她还用祖传的膏药为西安的一位患者和山西的多名患者治愈了腰疼的老毛病。
吴郑红参加工作的第三年,在乡政府食堂做伙夫的王玉明被两个人搀扶着来到公社卫生院,他腰疼的毛病又犯了,实在找不到好的治疗办法,只好厚着脸皮来求吴郑红。吴郑红询问了一下王玉明的病情,让他趴在病床上,用胳膊肘用力按压了腰部几个穴位,给他贴上了一贴很大的黑膏药,王玉明竟然能自己能行走了。看着一脸微笑的吴郑红,王玉明泪流满面,羞愧难当。
退休后,吴郑红没有返聘到原单位工作,她毅然回到了赵家塬,为赵家塬及周边的乡亲们诊病治病,只象征性收一点医药费,对于吴郑红的爱心奉献,乡亲们都说:“北京知青吴郑红,她是哦们贴心人,她是哦(我)们的观世音。”
自从退休后,吴郑红每年都要回北京一两次,北京的左邻右舍和亲友也都得到过吴郑红的救治,为家乡人诊病治病,她没收过大家的一分钱。吴郑红说离开故乡几十年了,能为亲人们解除病痛,是她最大的快乐,也是她应该做的。
目前,吴郑红和赵福田夫妇俩还在赵家塬生活,还继续为乡亲们诊病治病,继续为乡亲们解除病痛。每当说起当年因为毛驴事件留守陕北的往事,吴郑红虽然觉得有点委屈,她却笑着说:留守陕北我一点都不后悔,因为陕北的乡亲们需要我。留在了陕北,上天赐给我一个淳朴善良知冷知热的好男人,我很知足很快乐。能留在陕北为乡亲们诊病治病解除病痛,我很高兴。只要乡亲们需要我,我就不会离开陕北。”
因为一次偶然,吴郑红成了留守知青。因为留守陕北,吴郑红用爱心演绎了一个非常完美的有关留守知青的感人故事。
作者:草根作家
关键词: 贫下中农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10月28日,山东发布了前三季度的全省经济运行情况。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64409亿元,同比增长4 0%。跑赢3 0%的全国大盘,经济大省山东交出了一
2022-10-29 15:41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解强民通讯员姜雁群济南报道10月28日,济南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设备工程开工活动在稻香站举行,标志着济南轨道交通3号线二
2022-10-29 15:32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梁雯济南报道11月9日至10日,2022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大会将于山东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次大会主题为“创新引领发展数
2022-10-29 15:36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孙杰济南报道10月28日,由中国联合国协会主办、外交部国际司支持、山东大学承办的第十八届中国模拟联合国大会开幕。此次
2022-10-29 15:42
测评每天护肤一小步变美就更进一步啦,因为对于好肌肤,我们不管是化妆还是素颜都会显得好看,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本人亲自测评护肤品--郑
2022-10-29 14:12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申家鑫通讯员刘亚楠报道中国民航将自2022年10月30日至2023年3月25日执行2022 23年冬春航季航班计划。新航季,山东省机
2022-10-29 07:49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杜虹晓毕胜济南报道近日,济南市市中区民警在巡逻时发现,辖区内多处隔离护栏陆续失踪。据统计,丢失护栏50余节,共计约1
2022-10-29 07:45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张海振济南报道10月28日,济南市历下区城管局在东关街道万科海晏门小区举办“金秋十月迎硕果垃圾分类见行动”——“党建
2022-10-29 07:31
10月28日,山东省统计局官方网站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全省经济运行情况。前三季度,山东全省经济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大众日报
2022-10-29 07:39
2022年10月28日0时至24时,全省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其中青岛2例,均系重点人员筛查检出;滨州1例,系集中隔离点检出。新增本土无症状感
2022-10-29 0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