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 > 即时 > 正文

发展特色产业 筑牢振兴基础|即时

时间:2023-06-07 05:46:59    来源:安徽日报    

当前正值麦收时节,走进泗县泗城镇胡陈村,纵横交织的硬化路,将村庄与高标准农田、农业产业园区、农事服务中心串联在一起,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道路畅了,产业活了,农民增收渠道宽了,昔日的贫困村如今蜕变为乡村振兴示范村。

近年来,该村坚持从实际出发,找准产业发展路子,以村级特色产业发展为基础,全力争取打基础管长远的农业项目,压茬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推进产业联农带农惠农,不断提升三农服务能力,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筑牢乡村振兴基础。


(相关资料图)

精耕特色产业 培育发展新引擎

乡村要振兴,产业最关键。该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花大力气推动乡村产业从“有没有”向“好不好”提升,持续做强做优做大羊肚菌特色产业,积极争取50万元专项资金,完善大棚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全力打造羊肚菌种植示范基地。

经过两年的试验,该村的羊肚菌在今年实现了大丰收,百亩羊肚菌总产量达到了6万斤,总产值达到了300万元,亩均增收2万多元。该村积极推动品牌建设,不断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产品附加值,拥有自己的品牌商标“胡陈虹菌”,正在申请有机食品认证。

“我们村的羊肚菌,不管你是煲汤还是炒菜,口味都绝佳,尤其是和猪肚、羊肚等搭配更是一绝。我们的羊肚菌经过了食品检测,各项指标都合格,绝对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大家放心购买、放心吃。”该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常志强通过省广播电视台《奔跑吧!第一书记》栏目卖力地推介自家产品。

该村立足羊肚菌产业,积极完善产业配套设施,建成750平方米的羊肚菌加工厂房,同时配套羊肚菌科技小院一座,进一步优化品种,完善种植标准和技术管理体系,实现了育种、种植、加工、销售自主化、本地化、一体化。

如今,该村的羊肚菌种植规模已经达到了100亩,充分发挥产业辐射带动作用,构建了“党组织+合作社+致富带头人+农户”的联农带农富农新机制,增加就业岗位50余个,人均增收工资性收入3000元,带动种植户平均收入10万元以上。羊肚菌成为了胡陈村名副其实的“致富伞”、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贴心为农服务 激发主体新动能

该村积极开展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成立泗县虹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入社党员群众18人,注册资金20万元,村集体以项目资金和连栋大棚等占股51%,村组干部以技术服务、机械等占股29%,农户以实际劳动、管理等占股20%。同时利用第八批选派干部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10万元,入股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用于合作经营。

该村持续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成立泗县虹兴农机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村级农机专业合作社平台和帮扶政策的“东风”,组建了小麦、玉米等农作物飞防服务队,完成了2万亩的小麦“一喷三防”目标任务。同时完成了2500亩的土地深翻深松项目,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粮食生产。

“我们利用农机设备优势,通过开展农事服务,全流程提供耕、种、管、收、烘等服务,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有效降低农户生产经营成本,助力农民增收。”该村党总支书记尤逢军说。

该村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乡村建设相结合,加强农田建设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衔接,推动高标田建设向村庄内部延伸,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建设道路9.4公里,桥涵161处,打通断头路7条,疏通田间地头沟渠,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田,1.2万亩粮田基本实现旱涝保收。

盘活资源资产 增添振兴新活力

围绕“三变改革”,该村以农民、经营主体、村集体三方共赢为目的,盘活了“人”“地”“钱”等资源要素,成立了胡陈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联合社,折股量化集体资产,共设置股权4636股,实现户户进社、户户参股。

该村进行新一轮盘点和梳理村级资产,全面梳理村级23个扶贫项目资产,通过租赁、入股等形式,将闲置老村部、农机大院、烘储中心盘活利用起来,实现了“两个转变”,转变原有部分资产使用形式,变他用为自用,转变原有部分资产收益形式,变租赁为入股。依托村级厂房引进的浙江清扬服饰有限公司、晟勇商贸有限公司两家服装加工企业,已与该村稳定合作数年,带动周边群众就近就业。

该村围绕秸秆综合利用,紧盯秸秆揉丝加工项目,协调项目资金200万元,建成2000平方米的秸秆揉丝加工厂,配套了秸秆有机肥生产,形成以秸秆资源利用为基础的环保产业。与此同时,该村以厂房和资金入股共营,实现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截至目前,该村大力发展村级产业,累计争取落实项目资金611.07万元。依托农机社会化服务、转型升级产业和绿色经济“三根杠杆”撬动胡陈村集体经济的大发展。2022年度集体经济收入实收达到155.38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112.33万元,比上年增加50万元左右。

胡陈村集体经济收入连续三年超过百万元,同时实现了年年分红,产业发展入选安徽省“双百创评”百个选派村发展典型案例。“产业带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增加,直接提高了基层组织为民办实事的能力和水平,让乡村振兴基础更牢、质量更高、更可持续。”泗城镇镇长郑文举说。

(程 实)

关键词: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