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滚动 > 正文

即墨海捕鲈鱼进入丰收季 船员们三天睡不过10个小时

时间:2022-10-18 10:49:01    来源:半岛都市报    

五个人,一条渔船;凌晨三点就出海,在鲈鱼洄游路上撒下绵延2海里长的网;为了多捕一些鱼,船员们几乎是连轴转,三天睡了不过10个小时……在即墨区田横镇山南村周边,许多渔船都以出海捕捞鲈鱼为主。在茫茫大海里如何寻找鱼汛,游得飞快的鲈鱼该怎样捕捞?

10月15日,半岛全媒体记者跟随一条渔船出海捕“鲈”。在16个小时里,船员们几乎顾不上休息,捞回300斤野生大鲈鱼,均每条七八斤重,最大的有十几斤重。这次出海经历,也让记者见到了渔民在海上劳作的辛苦与不易。

>>>太拼

凌晨出海,海已撒满网

每片海域,都有着独特的海鲜。在山南村附海域,每年9月份到11月份,鲈鱼洄游到这里,周边有不少渔船就以捕捞鲈鱼为主。

9月1日开海之后,渔民迎来丰收季。10月15日2时30分许,记者来到山南村附一处码头,岸上早已有人在此等候。“一年捕捞鲈鱼的季节,也就是两个多月,有风浪就出不去。”渔船船长刘明远介绍,一有时间他们就会赶紧出海,不想错过捕捞的黄金期,“出海捕鱼,几乎都是摸黑出海,这样能在海上多捕捞一点。”

刘明远使用的是条10多米长的木船,渔船锚泊在海中,需要驾驶小船才能上去。这条船上共有5人,他们都是周边村民,几人合伙买下这条船。所以,五个人都算是船员,也都算是船老大。

正值凌晨,海上漆黑一片,远处有渔船发出的灯光。刘明远介绍,现在正是鲈鱼聚集的季节,距离岸边四五海里的海域就是片黄金捕鱼场,“去那里距离短,能省去不少油费,关键是鲈鱼数量多,捕捞有保障。如果要去外海的话,要开船行驶十多海里。”

伴随着海风,刘明远在船舱里负责驾船,其他四人在甲板上收拾渔网,快速向“黄金捕鱼场”驶去。大约半个小时,捕鱼船就到达那片海域。

海面上,几条渔船亮着大灯,船员们正在往海里放网,还有一些浮标在不停地闪烁,代表着已经有人放网。“凌晨三点很早了,想不到大家都这么拼。”刘明远说,早点下网肯定会捕得更多,“估计他们不到两点就已经出海了。”

刘明远介绍,9月1日开海以来,他们就在这片海域下网,因为实在不想去远海,所以决定先等一下,看看渔网的分布,能不能找到合适空地下网。“这个地方其实并不大,长度跟宽度也就五六公里。”他告诉记者,这里紧邻海洋牧场,有养殖紫菜的网箱,海底还有一些抓八带的吊笼,“撒网的时候,都需要避开这些,所以受到的限制比较多。”

>>>太忙

三天睡了不过10个小时

眼看着天色渐亮,刘明远驾船左右腾挪,找了不少地方都没办法放网,“再这么耗下去,一天就白瞎了。”于是,在“黄金捕鱼场”边缘,他们先放下几十米网,试试运气。

等了快一个小时,他们始终没有找到足够放网的区域。通过对讲机,刘明远向周边船只了解情况,大部分都已经下网。他开玩笑说,“这么多船来回跑,别把鱼儿都吓跑了,我们还是去外海试试运气。”

由于只放了几十米网,船员们收网并不费力,但是收获并不多,陆续捞上来三条鲈鱼。记者看到,这些鲈鱼的个头不小,目测长度在半米左右。船员刘大爷告诉记者,“这些算是小的,每条也就十斤左右,我们捕捞的鲈鱼,最大的时候有二十多斤。”除了三条鲈鱼,还有梭子蟹被网带了上来。“我们这个网是专门定制的,只能捕捞大个头的鲈鱼,其他的很少带上来。”刘大爷说道。

在几名船员忙着收拾渔网的时候,渔船开始向外海出发。

趁着收网间隙,刘大爷选了一条刚捕捞上来的鲈鱼,经过简单清洗、去除内脏,准备做一顿原味海鲜早餐。“这几天是第一次吃上早饭。”他介绍,“每年鱼汛来的时候,其实就那么一段时间。这几天天气好适合出海,是捕捞的黄金季节,因此,已经连续第三天出海了。前两天都是在海区域,

撒下网半个小时左右就得开始起网,根本来不及吃早饭。今天往外海捕鱼,正好有时间做点早餐。”鲈鱼被刘大爷简单处理以后,就放进锅里炖了起来。

到达新的海域,船员们一边往海里撒网,一边等待锅里的鲈鱼。

差不多四五十分钟,渔网已经撒下一部分,锅里的鲈鱼也熟了。刘明远告诉记者,预计次日风浪比较大,可能没办法出海,所以这几天都是连轴转,“每天下午五六点钟靠岸,卸完货、吃完饭已经是晚上八九点钟了。睡几个小时,凌晨两三点钟就得出海。这三天,总共睡了不超过10个小时。”

关键词: 即墨海捕鲈鱼进入丰收季 渔船16小时捞回近300斤 鲈鱼洄游路上 即墨区田横镇山南村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