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他21岁登基,是一位仁德之君,却为何众叛亲离,只当了4年皇帝!

时间:2022-04-01 21:35:49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大明王朝之后,为了杜绝子孙为争夺皇位而爆发骨肉相残的事情,就定下了一个皇位继承法则--长子制。纵观明朝16位皇帝,除了个别是兄终弟及之外,大多都是以长子的身份继承皇位的,很少有长子在世而由他子继位的情况出现。可是,朱元璋定下的这个法则,真的就能避免骨肉相残吗?答案是否定的。

朱元璋在位时期,一心培养自己的长子朱标,希望他将来能承袭大统,可是太子朱标天不假年,在37岁的时候就突然病逝,让朱元璋老来悲痛,白发人送黑发人。皇位继承人死了,朱元璋只好在挑选一位做继承人,他不想打破自己定下的长子即位法则,于是将其他儿子排除在外,挑选了长子朱标的长子朱允炆,做了皇太孙。这也为朱元璋死后明王朝的动乱埋下了伏笔。

朱元璋死后,年仅21岁的皇太孙朱允炆即位称帝,年号为建文,史称建文帝。在没有即位之前,年轻的朱允炆就对叔叔们权力过大而担忧,曾屡次隐晦地向爷爷朱元璋表达的自己的想法,可是却没有得到认同。因此,朱允炆在刚即位的几个月中,就开始考虑怎样增强自己的皇权而同时削弱叔叔们的权力,并且成功利用或有或无的罪名对那些势力较弱的叔叔采取了行动。周王朱橚是第一个倒台的,接着是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以及岷王朱楩,一年之内朱允炆将五个举足轻重的叔叔废黜,燕王朱棣便成了下一个目标。

朱允炆认为燕王朱棣是他最棘手的敌人,因此在行动上很小心谨慎;可是,这样一来反而给了燕王朱棣集结部队和作准备的时间。此后不久,燕王朱棣誓师抗命,打着"清君侧"旗号起兵"靖难",史称"靖难之役",开始了长达三年的军事斗争。

在靖难之役刚开始的时候,燕王朱棣并没有兵力上的优势,而朱允炆则有一支三倍于燕王军队的常备军。但是,随着战争时间的延长,朝廷指挥不当、兵力孱弱、内部松懈的缺点严重影响了战局,一路节节败退,许多将领投降了燕王朱棣。朱允炆在位的第4年,燕王军队渡江直逼南京城下,谷王朱橞与曹国公李景隆开金川门迎降,京师遂破。燕兵进京之后,在一片混战中皇宫大院起了火。当火势扑灭后在灰烬中发现了几具烧焦了的残骸,已经不能辨认,据太监说这些是皇帝(朱允炆)、皇后和他的长子朱文奎的尸体。后世之人评价朱允炆说,他年轻有为,革除了朱元璋时期的很多弊政,是一位仁德之君,却因为削藩一事,闹得众叛亲离,被亲叔叔赶下了台,实在令人同情。

此后,燕王朱棣登位称帝,将忠于朱允炆的大臣剥皮的剥皮,下油锅的下油锅,把他们的女眷罚到教坊司当官妓,实行残酷的"转营",即轮流送到军营中去,一个女子每一日一夜要受军士们的凌辱。朱棣采用暴力手段,通过残酷镇压异己势力,使得自己的皇位逐渐稳固。但朱允炆的下落终成为一件悬案,谁也不能肯定他是否真的被烧死了;后来对他抱同情心的历史学家们都说他乔装成和尚逃离南京。当时官方的记载当然只能说皇帝及其长子已死于难中;否则,燕王朱棣就不可能名正言顺地称帝了。朱允炆最后的真正命运仍然是一个谜。

关键词: 众叛亲离 骨肉相残 靖难之役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