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从公主、奴隶到权倾朝野的皇后,24岁丧夫的她,终成千古一后!

时间:2022-03-28 21:54:02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分享、评论、转发、关注是给小编最好的礼物 相遇总是缘,相遇过早不如刚好,而现在点开文章的您与我正是刚刚好 北魏冯太后,生于公元441年,卒于公元490年,是北魏强大的核心人物,她执掌北魏政权 20 多年。这个女人在历史上的地位甚至可以匹敌慈禧,她们都是权倾朝野的女人。但是冯太后跟慈禧不同的是,在她执掌朝野期间实行了许多的变法,比如我们熟悉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就是冯太后在幕后垂帘听政,可见这个女人之厉害。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不乏权倾朝野的女人,最牛逼的像是武则天直接就成为了千古第一女帝,但被别人唾弃的也有,就像是慈禧太后,被指责说是葬送了大清的基业,但是这些女人对于历史起到的推动作用,可以说都没有冯太后大。当然了事实也是如此,大家所公认的历史上的女强人,这就是这三位,真正坐上皇位的武周开国君主武则天,遗臭万年的慈禧太后,和我们今天要讲的北魏冯太后。冯太后在领导力度方面不如武则天,毕竟没有正式坐在皇位上;在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上不如慈禧太后,毕竟没有各位大臣全力以赴和仁人志士的出谋划策;冯太后拥有的只是君主的认可而已。而她面临的是五胡乱华后的一片废墟和一群顽固派大臣们的反对。这不仅是对她政策的反对,也对她的身份的歧视,毕竟冯太后出生于北燕皇室,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汉人,更是北魏的手下败将,与鲜卑族有所隔阂也是在所难免的了。一位被灭国的奴婢能够指挥北魏国的天下,是个人心里都不好受,自然要跟她唱反调了。"女强人"的改革之路注定坎坷且不平凡。 给她取一个具有当代网红称谓,那么"北魏一姐"的尊称和"千古一后"的尊荣是最适合不过了。冯太后在北燕灭亡后,命运就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一下子从云端跌入了谷底,成为伺候别人的小小婢女。野心勃勃的冯太后怎么可能安心一辈子给人端茶送水,经过她的努力在452年通过选秀,成为了文成帝的贵人,最终爬上了后宫之主的位置---皇后。我们不难发现,好似冯太后的地位步步高升,11岁入宫为贵人,14岁当上皇后,23岁成了皇太后,最终活了49岁,垂帘听政了二十多年,感叹这个女人之强大,强大的不仅仅在于她的飞黄腾达,一路飞天,更是在改革政策方面更是略胜一筹。对于汉族来说,她为孝文帝后来的汉化以及迁都形成了影响,"改汉姓,用汉语,行汉制"等改革措施对汉字乃至汉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有很大帮助。(没有创造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字,还在此期间发明了更多的汉字)加强了民族融合,对中国有很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功不可没。虽说历史上一直都是说北魏孝文帝改革,可事实上,孝文帝掌权的时间只有九年,均田制,三长制等改革,这些都是出自冯太后的手笔。所以说从政治角度上来看,冯太后真的是一个非常有治国头脑的女人。但也不乏有人质疑,说冯太后杀掉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孝文帝,因为孝文帝觉得自己的权力被母后彻底掌控,在他十六岁的时候,母后都紧握不放。虽说是百善孝为先,做儿子的要孝顺母亲,但是堂堂一国之君就这么被自己的母亲压制着,心里肯定也不是个滋味。而且冯太后的个人私生活也是一直受到大家的诟病,因为守寡的原因于是便大养男宠,搞得朝廷文武百官皆知。不仅如此,这些男宠仗着皇太后的势力胡作非为,对于皇帝一派更是不放在眼里,这就让孝文帝感到十分气愤,最终在南下征战的途中抑郁而死。孝文帝的死是被冯太后的男宠毒死还是气死,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冯太后的目的达到了。古今第一太后冯太后也是人无完人,在政治改革上重拳出击,大起大落并且快刀斩乱麻,在对于自己的亲情方面也就显得过于冷漠,也许这就是帝王之家的舍得吧!

关键词: 慈禧太后 权倾朝野 垂帘听政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