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一代奸臣贾似道其实没有那么坏,他主张经济改革还积极修建城防

时间:2022-03-28 19:53:23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贾似道被称为历代十大奸相,一提到贾似道,人们总是将他和秦桧并称。可是贾似道是南宋名将孟珙在临死前极力推荐给皇帝和,孟珙为什么要推荐贾似道呢?宋朝人还将贾似道与主张变法的王安石相提并论,这两者又有什么相似之处呢?

贾似道与王安石的相似之处

王安石最出名的是变法,他的变法当中有几项政策尤为著名,分别是均输法,青苗法和市易法。

均输法就是政府把全国市场统一起来,任何东西都从最便宜的原产地购买之后,均价卖到全国,这就让囤货居奇的地方富商和官员少了一笔油水。青苗法就是指把粮仓中吃不完的粮食平价借给百姓做种子,可以防止浪费,扩大生产,但是地方官就没了贪污虚报账目,倒卖粮食的机会。市易法就是指政府借钱给商人参与市场,让民间黑色和高利贷无利可图。这三项政策都损害到了既得利益者。所以王安石最后失败了。

与王安石类似,贾似道推出了公田法。在南宋初期,国家为了获得军费打仗,就把大量土地卖给了地方豪强,借此度过了危机。但是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日渐安定,朝廷就没有办法保证税收了,统计土地数量的时候还会被地方豪强阻挠。这就是土地兼并问题。但是

南宋是一个商业大国,所以政府只能滥发货币,导致物价飞涨,而地主可以囤积金银,最终银贵铜贱,然后老百姓手里的铜钱变成了粪土。

贾似道的公田法就是强迫地主低价把田地卖给老百姓。实际上就是政府给老百姓撑腰,强行进行资源再分配。

但是公田法不仅仅挑战了地主阶级,更直接挑战了中国强大的封建制度。每一个封建王朝都有土地兼并的问题,土地兼并发展到最后,就会导致民不聊生,最终改天换日。这是封建社会的循环。而

贾似道自己也是地主阶级,跳不出这个局限。自然公田法没有能够成功推行,但是因为公田法,贾似道被当时的官员们看作是王安石再生,

所以宋朝老百姓才会将他与王安石相提并论,两个人都是变法失败的丞相。

贾似道的战场表现

自从蒙古和宋翻脸之后,蒙古大军从两路出击。

贾似道作为高官亲自领兵,勇气可嘉,他的对手就是大名鼎鼎的忽必烈。但是就在此时,正在攻打四川的蒙哥阵亡了,忽必烈急于回去争夺汗位,就暗暗和贾似道议和走了。

贾似道的运气非常不错。可是,贾似道带领军队回朝后,却并没有说讲和的事情。这是因为宋朝官员的矛盾心态。当时宋朝处于两种极端的疯狂状态下。一方面宋朝刚刚灭掉金朝,觉得自己无比强大,任何提出讲和的人都会被抨击,另一方面,明眼人都知道宋朝离灭亡不远了,所以干脆和稀泥,混日子。

贾似道选择了谎报军情,他说是自己击败了忽必烈,一时间他便成了民族英雄。

可是纸终究还是包不住火的,蒙古人派使者来联络和谈,一和谈,贾似道的谎言就会被戳破,于是贾似道扣押了蒙古使者。蒙古人见和谈不成,就继续派兵进攻襄阳。

襄阳在之前双方反复的争夺中被毁坏,现在却坚如磐石。这是因为贾似道实现了恢复重要据点政策。

在贾似道的支持下,吕文焕获得了襄阳的最高指挥权,即便朝中反复猜疑吕文焕的野心,贾似道都坚持支持他。

吕文焕在襄阳做了三年的战略储备,这三年的坚持和背后贾似道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贾似道并不是个一无是处的人,但是贾似道又有欺上瞒下的一面。

欺上瞒下的贾似道

有一天,皇帝问贾似道:襄阳城被包围了三年,你怎么不告诉我呢?贾似道说:蒙古人被我击退了,陛下如何知道襄阳被包围的呢?皇帝就回答说是一位妃子告诉他的。

之后贾似道就将这个妃子给杀了。自从这个告密的妃子被杀之后,就再也没有人敢在皇帝面前说真话了。

最后襄阳城坚持了三年,再也坚持不下去了,城中的战略储备早被消耗殆尽。吕文焕也很生气,朝廷迟迟不来救他,于是他干脆把心一横,投降了。襄阳陷落之后,贾似道带着南宋最后的十三万水陆军队抗击。但是他的对手不是不善于水战的金兵,而是长期训练、水陆并进、以逸待劳的蒙古大军。宋军最后的抵抗也瓦解了。贾似道一路狂奔回扬州城,建议迁都。

贾似道最后的结局

祸不单行,半年前一直支撑着贾似道的杜宗皇帝死了。小皇帝年幼,由太皇太后执政,大臣们纷纷上书要杀了贾似道。太皇太后不忍心,就选择流放贾似道。贾似道被流放之地的地方官叫做郑虎臣。郑虎臣之前就是和贾似道争权,而被贬谪到此处的。

为了报仇,郑虎臣主动要求亲自押贾似道去流放地点。在押解的路上,郑虎臣想尽办法折磨贾似道,让贾似道自尽。

到了木棉庵时,贾似道知道再也活不下去,就服冰片(去火的泄药)自杀,一时并不得死,只是不断的闹肚子放屁。

郑虎臣忍不了了,就在厕所内杀死了贾似道。

结束语:

孟珙临死前推举贾似道作为自己的继任者,是因为他深刻的清楚国家面临的危险局面,他推出贾似道自然有他的充分理由。

事实证明,贾似道在政治上是一把好手,在内改革经济,在外选拔人才、修建城防,虽然贾似道的能力不足以力挽狂澜,个人私德也很差,但是他已经是当时最好的人选了。

后来忽必烈问那些投降的南宋臣子:让你们守江山,你们该怎么办?这些臣子们无话可说。

贾似道的确是生活奢靡,极度注重享受,但是他也干实事。在南宋贪赃枉法,还不干实事的官员比比皆是。贾似道的确算是其中较好的官员了,这是一个王朝走到末路的悲哀。

贾似道的经济改革失败了,因为他的敌人是整个封建制度,注定不可能成功。而他在军事上的失败,就成为了他的催命符。

贾似道的确是个奸臣,但是南宋的灭亡,贾似道只是其中小小的一个因素。

关键词: 土地兼并 太皇太后 相提并论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