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宋朝的重文轻武,其实是对五代十国弊端的一场矫枉过正

时间:2022-03-28 17:37:00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朝代,有着富宋之称,可以说是一个文化和经济都很强大的朝代,但尴尬的是宋朝的对外战争却是胜少败多,可以说空有强大的经济,却没有强大的武力。

宋朝为什么会这样呢?

是因为重文轻武!

而说起重文轻武,很多人认为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的责任,是他一手导致了宋朝重文轻武,并且积弱了三百年,那么到底怎么回事呢,今天宋安之来说说。

其实很多事情,并非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有着一个积累的过程,到了一定程度以后就会爆发,或者就会发生本质改变。

宋朝的重文轻武,也可以理解为之前长期重武贱文之下的一个质变,而赵匡胤是这个质变过程中的关键人物之一。

众所周知宋朝建立以后,结束了五代十国大乱世,而五代十国是什么样的乱世呢?

是一个重武贱文的乱世,各路军阀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打赢了称王称帝,打输了则是使一地生灵涂地,纷纷扰扰几十年,老百姓是苦不堪言。

在当时环境下,武将可以说是最有潜力的职业,因为很多武将都是当着当着,队伍壮大了,自己就来当皇帝了。像宋太祖赵匡胤就是以武将身份,来了一出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来取后周而建立宋朝。

正因为如此,宋太祖赵匡胤在开国以后,曾经问道赵普,为什么之前皇帝经常是换来换去,天下不得安宁呢?

赵普是个聪明人,马上为赵匡胤出了三策,简而言之就是剥夺武将的兵权,收回地方的经济等大权,以文臣压制武将。

自此宋朝就开始了重文轻武,没办法之前重武贱文太狠了,所以这么长时间积累下来,就出现了一个质变,成为了重文轻武。

当然这个质变并不是很好,属于是矫枉过正,并没有解决之前的问题,而是走上了另一条错误的道路。

说完这个质变过程,再来说说为何说赵匡胤是关键人物之一,而不是关键人物呢?

因为赵匡胤只是开了一个头,真正的完成重文轻武的宋太宗赵光义及其后面皇帝。

毕竟赵匡胤是武将出身,在军中多年,知道实际情况,所以虽然重文轻武,但是还有一定限度,给予武将一定的自主性,不然武将不能随机应变,自然是不利于战事。

到了宋太宗赵光义时期,这位赵二皇帝是文臣出身,根本不懂军中实际情况,或者说就算懂,也依旧要进一步限制武将的权力,因为他要坐稳皇位,牢牢掌握大权。

所以宋太宗赵光义时代,不只是重文轻武严重,更是闹出不少笑话,比如说不考虑什么实际情况,赐将领阵图来御敌什么的。

而宋太宗之后的皇帝,自然继续加深和巩固重文轻武这一政策。

所以说宋太祖赵匡胤只是开了一个头,这个重文轻武政策的彻底实施,是之后几代皇帝,尤其是宋太宗时代,才完成的,因此说赵匡胤是关键人物之一,并非是他一个人的问题。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有不同看法欢迎评论出来和谐交流,觉得写的还可以就点个关注呗。

关键词: 重文轻武 五代十国 矫枉过正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