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明哲保身的张良为啥站队吕后,吕后:骗、偷袭,搞小聪明

时间:2022-03-26 11:39:28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导语:

骗、偷袭,搞小聪明,吕后不讲武德,看来是训练有素、有备而来,来骗、来偷袭大汉帝国的功臣张良,这好吗?这不好。

吕后此人虽说比刘邦年轻十五岁,但毕竟也是人到中年,比之戚夫人就远远不如了。另一方面,刘邦早年就是个街溜子,此后又逃亡芒砀山下的沼泽地区,因此夫妻两可谓是聚少离多。好不容易,刘邦成了汉王,吕后等家属又被西楚霸王扣押了四年之久,枕边人早已是年轻貌美的戚夫人。

"其母恶者其子释",也正是如此,吕雉之子刘盈的太子位并不稳固,刘邦爸爸一句"仁弱不类我"瞬间黯然失色,而戚夫人之子"如意类我"却成了热门人选,一时间几家欢乐几家愁。

此时的吕后并没有那般霸气难当,地位更是岌岌可危,因此急需智者相助,这人便是张良。早在刘邦入都关中,张良就嗅到了狡兔死走狗烹的危机,不仅将齐国三万户的食邑改为了留地(江苏沛县),更是自请告退修道养气,始终遵循着疏不间亲、可有可无的态度。

张良的聪慧自然晓得明哲保身的重要,那么又是怎么被吕后拖下水的呢?

有道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张良与吕后的关系便是如此,"留侯善画计策",于是吕后便将人给"请"了过来。吕后兄长吕泽有着"发兵佐高祖定天下"的功绩,为了保住吕氏势力,吕泽"劫留侯"、"强要计",这才将张良迫于无奈、出谋划策。

彼时,天底下只有四人备受刘邦重视却请不出山门,这便是商山四皓: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lù)里先生周术。

于是,"留侯策"便是以谦卑、厚礼请出商山四皓,并时刻跟随刘盈入朝以引起刘邦注意。显然,张良之策再次打入了刘邦的心里,"羽翼已成"的刘盈也就稳固了自己的位置。对此,刘邦只得安慰失神的戚夫人"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歌曰: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翼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当可奈何!

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张良策为吕后巩固了地位,却也将自己若隐若现地绑在了吕氏家族,此后刘盈病逝、吕后临朝称制同样有着张良策的身影。

孝惠七年,吕后唯一的儿子汉惠帝刘盈病逝,白发人送黑发人最为悲切,然而吕后却是哭不出来,眼泪只在肚子里打转,毕竟此刻的吕后还有着小心思,或者说有些担忧自身难保(自然是往日的风光)。

吕后干哭不见泪的一幕被十五岁的侍中张辟强看在眼里,为此他向丞相陈平道,"太后独有孝惠,今崩,哭不悲,君知其解乎?",作为丞相,陈平虽说比不得自己的几位老大哥,但也是个机灵人,自然明白接话道,"何解?"

张辟强于是开始背诵全文,"惠帝没有年长的儿子,太后也害怕你们这班老臣,您现在应当让吕台、吕产、吕禄三人为将,统领南北两军,再让吕家人入宫,给予朝堂重职。这样太后才能心安,各位叔伯才能保全"。

对于黄口小儿的建议,陈平不多思索便遵循,果然吕后心中的大石落地,不知是喜极而泣还是念及儿子刘盈的离世,终于号啕大哭。

你道张辟强是谁?正是留侯张良次子,虽说远离朝堂,但张良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的本身却未落下,陈平自然晓得张辟强计策的由来,在无可奈何之下,只得依循。

(张良病逝于汉高后二年,即公元前186年,而非公元前189年)

"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

吕后与后世的武则天并称为"吕武",然而却也是重情义之人,张良被捆绑也就难以脱身,更何况卷入了漩涡,他人也只认得吕氏盟友这一标签。

也正是由于吕后的拉拢,张良为自家留侯世家的明哲保身计策反而失了效。汉高后八年,吕后去世,陈平、周勃尽除诸吕,张良子不疑仍为留侯。但四年后,张不疑便因为参与了谋杀原楚国旧贵族而犯了不敬罪,留侯国爵被剥夺,在倾尽家产赎命为守城更夫以后,留侯家族也自此没落。

倘若吕后不来骗、偷袭,不犯这样的聪明…小聪明,朝堂上以和为贵,讲武德,不搞窝里斗,点到为止而非以吕代刘,那么吕氏家族以及留侯世家也不会那般凄苦。

关键词: 明哲保身 商山四皓 留侯世家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