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武则天用心呵护的武将,冒着生命危险杀了武则天心爱的男人

时间:2022-03-24 22:08:48    来源:《新旧两唐书》《资治通鉴》

《隋唐往事》系列贴文,由王福星原创。码字不易,请尊重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本人已经和维权公司签约,委托维权公司代理维权。未经授权转载者,维权公司会代表本人维权。

神龙元年,武则天病重不能理政。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想见武则天而不得。张易之兄弟把持着武则天,满朝文武和皇室宗亲,都见不到武则天。宰相张柬之等人见不到武则天,害怕张易之兄弟矫诏夺位,就发动了神龙政变。

《资治通鉴》记载,参加神龙政变的武将里面,有一个名叫李湛的家伙,显得是特别积极。太子李显一开始不太愿意参加兵变,李湛对李显说:"诸将弃家族,共宰相同心戮力,匡辅社稷。殿下奈何不哀其恳诚,而欲陷之鼎镬?李湛等微命,虽不足惜,殿下速出自止遏。"

李湛的意思非常明确,李显去不去玄武门助战由不得他,不去也得去。李显没办法,只好来到玄武门助战。李湛率部奋勇当先,打进了玄武门,来到宫殿当中,杀了张家兄弟。李湛率领所部,包围了武则天的寝殿。武则天见了李湛之后,怼他说;"卿亦是诛张易之军将耶?我于汝父子恩不少,何至是也!"

图为太平公主影视形象

《资治通鉴》记载,原本气势汹汹的李湛,被武则天这么一说,就躲到角落里不敢吭声了。张牙舞爪的李湛,为何会被武则天一句话就说得无地自容呢?这件事情,还得从李湛的出身说起。李湛是瀛州饶阳人,既不属于陇西李氏,也不属于赵郡李氏。李湛的父亲,是李义府。

成语"笑里藏刀"大家肯定都听说过,这个成语就出自李义府。李义府的出身很低微,在那个讲究血统的年代,非常吃亏。《新唐书》记载,李义府贵为宰相,想给儿子娶五姓女为妻,都没有人愿意与他家结亲。李义府为了抬高门第,不得不攀附赵郡李氏,结果成了历史笑话。

李义府为武媚娘摇旗呐喊,武媚娘能当上皇后,李义府和许敬宗当居首功。李义府后来成了皇权与相权争斗的牺牲品,被流放到了苦蛮之地。李义府有四个儿子,都被流放了。李义府最小的儿子,就是李湛。李义府死后,武则天翻身做主了,就把李义府的妻儿召回京城。

年仅六岁的李湛,回到京城之后,被武则天重点培养。李湛在武则天的栽培之下,成了李义府最有出息的儿子。李湛被武则天任命为右散骑常侍,还获得了河间郡公的爵位。右散骑常侍的职位,是正三品下的亲贵。

图为武则天与唐高宗影视形象

唐朝的宰相,一般是正三品上的品级。李湛的职位,只比宰相低半级,比刺史和十二卫将军高了半级。武则天给了李湛这么重要的位置,可谓是待李湛不薄。李湛虽然受武则天大恩,但是他一直把自己当成大唐臣子,所以才会反武则天。

参加这场兵变的人,大部分都像李湛一样,他们一方面对武则天感恩戴德,一方面愿意为光复大唐社稷赴汤蹈火。在这种复杂心情的支配下,大家都不愿意对武则天赶尽杀绝。神龙政变的结局,是武则天被迫退位,但是获得了生命安全保障。

武则天退位之后,被李显上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李显成了新皇帝,武则天成了没有太上皇尊号的太上皇。李显将武则天迁居上阳宫,武则天只能照办。李显害怕有人谋害武则天,武则天也害怕有人对自己不利。母子二人一番合计,决定让双方都信得过的李湛带兵,负责上阳宫的警卫任务。

武则天对李义府和李湛父子有大恩,李湛一直想报答武则天。李湛接过警卫上阳宫的任务之后,尽心尽力守卫上阳宫。武则天最后的岁月里,李湛一直陪伴在武则天左右,一直到武则天寿终正寝之时,李湛才离开上阳宫。

站在李唐皇室的角度来讲,李湛冒着诛族的危险,参与兵变光复大唐社稷,可谓是忠臣。站在武则天的角度来讲,她尽心尽力呵护李湛,李湛却在关键时刻背叛她,李湛肯定不是武则天心目中的忠臣。

在我看来,忠臣是相对的。对一个主子忠诚,就会对另一个主子不忠。对于李湛等人来说,世上无有两全法,不负大唐不负卿。他们要对大唐忠诚,就只能背叛武则天了。好在历史给了李湛一个机会,让他给武则天护卫送终,也算是稍微弥补了李湛的愧疚之情了。

本文史料来源:《新旧两唐书》《资治通鉴》

《隋唐往事》系列贴文,由王福星原创。码字不易,请尊重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本人已经和维权公司签约,委托维权公司代理维权。未经授权转载者,维权公司会代表本人维权。

关键词: 资治通鉴 未经授权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