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宋太祖赵匡胤称帝后,手下五虎将全部善终,世人为何还说他有心机!

时间:2022-03-24 15:51:44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宋太祖赵匡胤称帝后,手下五虎将全部善终,世人为何还说他有心机

自古帝王无情,为了能够坐稳那把代表着至上无高权力的龙椅变得无情而又冷漠,更有的开国皇帝为了江山社稷的稳固,直接把开国功臣杀死,或者以莫须有的罪名降职,其中刘邦与朱元璋就是最好的例子。但相比于这两位皇帝来讲,宋太祖赵匡胤的手段则显得"温和"多了,他手下五虎将全部善终,世人为何还说他有心机呢?

赵匡胤本是后周的将领,任职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在周世宗柴荣死后,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掌握了军权,后来在赵匡胤北上御敌时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之后建立宋朝,史称"陈桥兵变",又称之为"黄袍加身"。

在这场兵变中,赵匡胤手下的"五虎将" 石守信、王审琦、张光翰、高怀德、张令铎可以说都是开国的元勋,并且每个人的手里都掌握着重兵,对于刚坐上皇位的赵匡胤来讲,自然存在着极大的威胁,即使"五虎将"没有造反的心理,以皇帝多疑、无情的天性,肯定是毫无安全感可言的。于是,他便上演了一出"杯酒释兵权"。

《续资治通鉴·卷二·宋纪二》记载:帝悟,于是召守信等饮,酒酣,屏左右谓曰:"我非尔曹力,不及此。然天子亦大艰难,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吾终夕未尝高枕卧也。"守信等请其故,帝曰:"是不难知,居此位者,谁不欲为之!""卿等固然,设麾下有欲富贵者,一旦以黄袍加汝身,汝虽欲不为,其可得乎?"

言外之意就是,我这皇帝当得太不安心,如果有一天有人把黄袍加到你们的身上,这么大的诱惑任是谁都难是拒绝的。当"五虎将"听完赵匡胤的话皆是诚惶诚恐,皆问皇帝有何良策,帝曰:"人生如白驹过隙,所为好富贵者,不过欲多积金钱,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耳。卿等何不释去兵权,出守大籓,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之业,多致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朕且与卿等约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不亦善乎!"

意思就是"你们放弃兵权,安心回家养老,衣食无忧不好吗?"石守信等人见宋太祖已把话讲得很明白,再无回旋余地,而且当时宋太祖已牢牢控制着中央禁军,几个将领别无他法,只得俯首听命,表示感谢赵匡胤恩德。可以说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计划实施得非常完美,兵不刃血的情况下拿回了兵权,而使自己无后顾之忧。并且他的"五虎将"也都是善终的结果。

在释兵权之后,石守信专事聚敛,积财巨万,宋太宗时期,随征辽国,迁镇安军节度使、守中书令,封卫国公,去世时享年五十七岁,追赠尚书令、秦王,谥号武烈;

王审琦出京任忠武军节度使,历任御营四面都巡检、镇守许州、同平章事,去世时年五十,追赠中书令、琅琊郡王,后加封秦王,谥号"正懿";

张光翰为永清军节度使,此后行迹不详,在乾德五年(967)正月,时任永清军节度使的张光翰去世;

高怀德是赵匡胤的妹夫,自请解除兵权后,任官武胜军节度使兼侍中,死后追封渤海郡王,谥号"武穆";

张令铎出为镇宁军节度使,之后赵匡胤让其弟秦王赵廷美娶了张令铎的第三个女儿,是继高怀德之后成为赵匡胤的亲家。开宝二年(969)入朝,因病留京,次年春死,终年60岁。

其实从"五虎将"全部是善终的结果就可以看出里面赵匡胤深深的心机,只不过他的手段比较"温和"而已,赵匡胤虽然赦免了功臣,却没收了实权,所以,但凡坐到那个高高在上位子的人,没有心机是无法坐稳皇帝的,只不过采取的策略不同罢了。

参考资料:《续资治通鉴·卷二·宋纪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关键词: 杯酒释兵权 续资治通鉴 诚惶诚恐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