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5年时间就统一了江东,三国史上真正的超级英雄非他莫属!

时间:2022-03-24 14:34:09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纵观三国世界里的人物,不管他们是智、是勇,或忠、或义,还是善良的、奸诈、愚钝的,都被罗贯中给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特别是那个智慧的化身诸葛亮、一代枭雄曹操、大耳长臂的刘备、碧眼坐江东的孙权、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关羽、单骑救主的赵云、大闹长板桥的张飞等等历史人物都被描写得活灵活现,深受网友们的喜爱和追捧。

不过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人却被罗贯中被忽略了,他就是名振江东的小霸王孙策,在整本书中也只不过在第十五回与第二十九回才作了专门的章节来叙说,而在其它章节当中也就是寥寥数语一带而过。但是就这个不太被重视的孙策,在不少人看来,他才是三国中真正的英雄。

我们都知道,三国是曹家、刘家和孙家的天下,而孙家最能干的人就是孙策,他甚至比曹操和刘备都能干。我们看看孙策是怎么起家的。孙策十八岁跟着父亲一起出征,当时父亲孙坚死后,他被迫投靠袁术,凭着自己的勇猛,立下了无数战功,但袁术对他实在是太不够意思了,孙策的官衔不过是校尉,更没有自己的地盘。

袁术许诺将九江交给孙策,但随即又交给陈纪。后来袁术向庐江太守陆康借粮草遭到拒绝,于是告诉孙策,拿下陆康,庐江就是你的。于是孙策率领孙家军猛攻,打败了陆康,并占领了庐江,但是袁术立即派遣刘勋作为太守,孙策此时已经意识到,跟着这个毫无诚信的家伙是永远没有出头之日的。

所以孙策只能自己干,但是父亲留下的兵马全部被袁术控制了,没有办法,只能用玉玺向袁术交换,向袁术借了一千的兵马,但他就是用这一千兵马起家,先破扬州,再攻吴郡,后克会稽,轰轰隆隆,拳打脚踢,三下五除二,占了江东六郡,奠定了东吴基业。也为自己赢得了小霸王的称号。

此时的孙策虽然只有二十多岁,既是执政君主,又是统帅,他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充分的表现,特别是打仗,孙策的表现几乎是完美的,他所打的每一场战争多是速战速决的,看起来干脆利索,没有任何拖泥带水,抛开人道主义不讲,这种战争简直成了艺术。

当然,除了指挥战争的艺术超棒,孙策的个人武力值也是爆满的。其中最精彩的当属于他跟太史慈的英雄之战,这一战在《三国志》中是这样写的:慈便前斗,正与策对。策刺慈马,而揽得慈项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会两家兵骑并各来赴,於是解散。意思就是太史慈与孙策单挑。孙策刺倒太史慈的座下马,更揽得太史慈系于颈后的手戟,而太史慈亦抢得孙策的头盔。直至两家军队并至神亭,二人才罢战解散。

总之,不管是正史,还是在演义,孙策相比其他诸侯,最突出的还是能打。演义中的曹操最大的特色是奸,刘备最大的特色是仁,孙策最大的特色就是勇了。

而在正史中,曹操则长于智略,短于果敢,因此他在官渡之战前还过打退堂鼓呢。刘备有智而迟,倚重经验积累,所以出道几十年才夺得一块江山。至于周瑜、陆逊则运筹有余,而锋芒不足。只有孙策,他就像一只猛兽,勇往直前,从他公元195年击走刘繇算起,其中经历了活捉王朗、决裂袁术、袭取庐江到公元200年初击败黄祖一统江东仅仅用了5年时间,这样的英雄三国中还谁比得上。

所以有网友认为,如果孙策不是早早去世,三国鼎立的局面,也许会被重新改写。至少孙策不会像后来孙权那样一贯采取保守主义,偏居一隅,心满意足地过起了小日子。

关键词: 拖泥带水 没有出头之日 官渡之战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