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古代历史上,有哪些帝王曾经诛杀开国功臣?

时间:2022-03-23 05:29:32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古代历史上,有哪些帝王曾经诛杀开国功臣?

一、越王勾践,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灭吴后,杀了功臣文种,范蠡全身而退,但越王勾践只是诸侯霸主,并非开国皇帝,只不过有杀功臣之实,所以列举出来。

二、汉高祖刘邦,刘邦是历史上知名的杀功臣皇帝,首先,刘邦以谋反罪将楚王韩信贬为淮阴侯,后在他外出打仗时由吕雉设计杀害韩信。其二,梁王彭越被刘邦流放后,吕雉劝说其杀了彭越,剁成肉酱。其三,淮南王英布在韩信、彭越被杀后因惧怕而造反,结果兵败被杀。其四,燕王卢绾也造反,最后逃到匈奴去了。最后是左丞相舞阳侯樊哙,刘邦病重疑心樊哙,命陈平周勃去杀他,结果没杀呢刘邦就死了。整体来说,刘邦杀的大小臣子确实不少,但是细细想来,除了樊哙是刘邦的开国功臣,其他如韩信、彭越、英布等人都是手握重兵各自为阵的诸侯,虽然开国有功,却诸侯相王,说是称臣,谁能保证不重蹈春秋战国的覆辙?所以,刘邦是为了政治统一而诛杀竞争对手。至于杀樊哙未遂,明显是刘邦弥留之际糊涂了。

三、隋文帝杨坚,杨坚有杀功臣之实,但是明君只杀该杀之人,这些功臣有大错才让杨坚狠下杀手,刘昉拉帮结派分裂国家的阴谋败露被处死。梁士彦与宇文忻、刘昉等谋反被诛。王谊连续大逆不道被赐死家中。元谐谋反伏诛。整体来说,隋文帝杨坚诛杀的都是有功的罪臣,算不上诛杀功臣的皇帝。

四、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是受部下拥立为帝,所以他最怕同样的事再次发生,所以只好杯酒释兵权,让那些功臣回家享乐去。做法虽然令人寒心,但却没有伤及性命,比起其他皇帝实乃宽和之举。

五、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立国后杀功臣是出了名的,其下手之狠毒远非刘邦能比。与朱元璋一同打天下的功臣几乎无一幸免。胡惟庸案:牵连十几年,诛杀三万多人,废宰相职。李善长为六公之首,手握丹书铁券,受胡惟庸案牵连,被朱元璋定谋反罪,满门抄斩。连坐至死还包括吉安侯陆仲亨、延安侯唐胜宗、平凉侯费聚。蓝玉案:大将军凉国公蓝玉被诬谋反之罪诛杀,株连杀戮者1.5万余人。冯胜连坐死。空印案:朱元璋将本就算不得贪赃枉法之事做成大案,诛杀数百人,其中不乏清廉好官。郭桓案:户部侍郎郭桓被告发私吞赋税,经朱元璋追查,六部大多数官员全是郭之同党,尽数被杀,最后六部每个部门只剩尚书一人、侍郎两人。地方经办、富户、粮长大多被杀,此案共杀掉三万余人。还有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的明代大儒宋濂,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因一句话激怒朱元璋被诛杀。颍国公傅友德被赐死,家人受诛。朱文正、朱亮祖、、周德兴、廖永忠等均被朱元璋以各种罪名杀害。可见朱元璋杀功臣才是历史第一人啊!

东汉光武帝刘秀与北宋太祖赵匡胤,都是历史上有名的仁义之君,但两个王朝都是在百余年便走向衰亡,很大程度上是受开国功臣拖累。

只能说,诛杀功臣利大于弊,能够短时间内维持皇权稳定,但真正需要的是继任者的教育,唯有后继之君励精图治国家才能昌盛,若是后继之君懈怠误国,诛杀功勋反倒为谋逆不轨扫除障碍,明成祖朱棣便因建文帝无名将可用,靖难之役才会成功。

反观唐太宗李世民,在用人方面胸怀却是宽广的,唐朝的一些开国功臣都得到了重用。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李建成手下重臣魏征、薛万彻等人,居然为李世民所用。唐朝建立起开明的用人之策,"唐天下"似乎依赖"众天下",后人延袭创新,唐朝取得的辉煌闪耀史册。

关键词: 开国功臣 越王勾践 整体来说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