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他是建文帝幼子,在“牢笼”里待了55年,为何又被朱祁镇释放?

时间:2022-03-22 12:08:30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天顺元年十月二十六日,朱文圭终于从"牢笼"里走出。此时,距他上一次自由已过了55年。不过,他似乎也不知道什么是自由,因为他被关起来那年才两岁。

谈起朱文圭,大家可能不熟悉,但说到其父建文帝朱允炆来,可能就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作为建文帝幼子,朱文圭的一生可谓是悲惨。

在那场著名的靖难之役后,建文帝不知所踪,而留下的朱文圭则被朱棣关押起来,动弹不得。为何?朱棣也知道自己得位不正,害怕有人以此做文章,进而兴兵造反。而又担心后人说他残暴,只好将其软禁。于是乎,朱文圭的一生就这么惨淡开场了。

从朱棣以后的几个皇帝,无不效仿朱棣的做法,找寻所谓的安全感,好稳坐江山。皇帝们心照不宣,朱文圭也没处倾诉,只能在"自由"的牢笼里以呆滞的表情度过余生,直至那场政变。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代宗朱祁钰病重。曹吉祥等人发动"夺门之变",迎立被囚南宫多年的朱祁镇为帝。

而短短几个月后,朱祁镇就下令释放被囚多年的朱文圭,其原因为何?

朱祁镇一生乏善可陈,没什么突出的功绩。久居深宫,未经磨练的朱祁镇从小也不知世间险恶。或许是土木堡之变被困一年多,而之后又被软禁在南宫多年,朱祁镇体验到了人世间的苍凉。

而朱文圭被困50多年,无疑让受尽磨难的朱祁镇感同身受,所以才有如此"惊天动地"之举。在释放朱文圭后,朱祁镇赐予他"守门人二十,婢妾十数人",似乎要让这个远房叔叔的晚年更快乐些。不过遗憾的是,朱文圭一时受不住如此大的变化,没多久就死了。

想必朱祁镇听到消息后,也不免一声哀叹吧。而在生命结束的尽头,朱祁镇更是下诏:"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后世勿复为"。想当年朱元璋死的时候有四十六个宫人陪葬,就算是仁宗也有五人。毫无疑问,这是一种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而朱祁镇敢于打破常规,正是因为其心之悲悯(虽然他"不得不"杀了于谦,但他从心眼里不想,无奈为小人"得位不正"所扰)。

朱祁镇也知道,虽然自己原来是皇帝,但"夺门之变"难免会让人觉得缺了点法统性。表面上一个个臣子都没说话,谁知道私下里有没有议论什么。舆论的力量是可怕的,况且有多少皇帝不在乎名分?

基于此,朱祁镇必须干点让大臣们刮目相看的事。而朱文圭这个"可怜人"无疑给了他机会,最后也收获了想要的结果,名相李贤就曾赞其"尧、舜之用心"。

朱祁镇风风雨雨这么多年,早就不是当年那个"浪子"了。在处理政敌方面,他也有十足的自信。诚如他所言,"有天命者,任自为之"。

之前,从朱棣开始,明朝皇帝就担心建文帝的后人举起"正义之旗"造反。不过到了朱祁镇这,朱允炆的后人朱文圭已经50多岁。纵使他举旗造反,也掀不起什么波澜,朱祁镇相信自己的实力能够应对意外之故。

可悲的是,朱文圭或许认为"牢笼"之外的世界,才是真正的"牢笼"。

参考资料:《明史》、《坐龙椅:明清帝王的风雨人生》

关键词: 心照不宣 风风雨雨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