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明清松锦之战,大明朝的末日悲歌

时间:2022-03-21 07:13:05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松锦之战是发生在崇祯十三年(1640年)到崇祯十五年(1642年)的战争。交战的双方是大明朝和后金,双方的统帅是洪承畴vs皇太极。

这场战争以后金全歼明军结束,明军阵亡五万余人,总兵级高级武将被俘被杀者众多,洪承畴投降。而对后金来说,彻底剿灭了明朝在关外的最后一支野战部队,明朝的北方防线被突破到山海关一线。此时的大明朝,已经可以听到末日丧钟的声音了。

本文以时间为主线,详细描绘松锦之战的进程,并试图分析洪承畴被迫出兵决战的深层次原因,以及松锦之战对明清两国的局势的最终影响。松锦之战进程

松锦之战的起因,是投降的原明军将领张存仁、祖可法上疏力劝皇太极屯田广宁,伺机夺取宁远、锦州,改变之前强攻宁锦受挫的局面。皇太极于崇祯十三年(1640年)三月皇太极命多尔衮、济尔哈朗统领大军前往义州,且屯且战,争取拿下锦州。五月,崇祯命洪承畴出关迎敌。

洪承畴,字彦演,号亨九,福建南安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郎中,两浙提学道佥事,江西兵备道按查副事使节。天启七年(1627年),任陕西督粮道参政,崇祯三年(1630年)升任延绥巡抚。在崇祯三年升任延绥巡抚,到崇祯十二年调任蓟辽总督之前,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在陕西与农民军进行长期的清剿与反清剿,先后歼灭了很多股力量,擒杀了不少农民军头目,最突出的是在崇祯十一年(1638年)与孙传庭的联合会剿中,几乎全歼李自成的部队。在多年的征战中,文官出身的洪承畴迅速成长为一代名将,而且非常体贴士卒,与他们同甘共苦,在军中获得了极高的威信。

"秦督(洪承畴)剿御有方。。。每逐贼,奔驰往还数千里。母在官舍,过门不入。士卒感其义,争为效死。"

崇祯十一年(1638年)九月后金军大举入塞,洪承畴与孙传庭一道奉旨领兵进京勤王,因此被崇祯任命为蓟辽总督,率陕西精锐之师拱卫京师。顺便说一下,正是这次的勤王,给李自成喘息之机,他得以逃到河南,很快又拉起一支武装力量,返回陕西,并最终颠覆了明朝。后世的史家对崇祯年间农民军与后金军的神秘联系始终觉得不可思议,这两股力量,就如同约定好了一般,一方有难,另一方必然牵制明朝。冥冥中仿佛有天意,要看着大明走入万劫不复。

洪承畴是明朝在与农民军和后金军的多年消耗中残存的不多的优秀将领之一,他的军事能力和战略眼光足以胜任前线统帅这个关键岗位,可以与后金军的统帅多尔衮相抗衡。

崇祯十三年(1640年)六月,后金军开始锦州围困战,一方面抢收城外粮食,一方面一一扫荡城外据点,切断总兵祖大寿(就是前面提到的上书皇太极的祖可法的义父)据守的锦州与外面的联系。崇祯十四年(1641年)三月,锦州东关守将投降后金,锦州外城失陷。后金军填平护城河,在城外建起营垒,然后分兵主力在松山要塞附近建营,摆出一副要与明军决战的架势。

同时,洪承畴抵达前线之后,随即视察各要塞壁垒,认为兵力不足,遂上疏朝廷请求增兵。七月,增兵后的明军共有十三万人,洪承畴誓师出征,向锦州推进。

在万历末年的萨尔浒之战中,明军上自统帅杨镐下至领兵将领对后金军力量估计不足,盲目自信,轻敌冒进结果导致惨败。然而松锦之战的初期,前线明军将领的思想是高度统一的,对后金军的战略意图有着清醒的认识--后金军军队实力强,野战能力尤其突出,通过围点打援,在松山一代歼灭前来救援明军主力。

松、锦两地的明军守将在给洪承畴求援信中明确提到:

"奴众(后金军,当时被蔑称为建奴)此番倾巢困锦,内打栅木,外挑濠堑,水泄不通,人影断绝。松城与锦相隔十八里,奴贼离锦五六里下营,即近在松城左右。今锦城濠栅已成,奴众精骑尽绕松城,势虽困锦,实乃伺松。"

意思是说,后金军虽然围困锦州,但其目的在松山。

就连困在锦州的祖大寿,也对派死士给洪承畴传话,说局面虽险,但城中存粮还能支半年,建议洪不要轻易逼近交战,步步为营,逼退后金军为要。

洪承畴本人针对这种形势,他提出了"且战且守"的应对策略,他在给崇祯皇帝的上疏中明确指出:

"久持松、杏以转运,且锦颇坚,未易撼动。若敌越秋,不但敌穷,即朝鲜亦穷矣。此可守而后战之策。"

这是一个暂不理会清军对松、锦的围攻,避敌锋芒,消磨其锐气和战争潜力,待敌懈怠之时,伺机决战的持久战策略。

虽然洪承畴的作战方针是持久战策略,但他也不是消极避战。崇祯十三年(1640年)七月末,洪承畴命吴三桂进攻锦州城南,试图打破封锁,向城内运输粮食,后金军溃败。负责围城的是后来赫赫有名的多尔衮,正是因为这次溃败,多尔衮被皇太极问责,撤去主帅之职,改由济尔哈朗接任,皇太极自己正在生病,不顾病急,也星夜赶到锦州,前线督战。分析洪承畴被迫出兵的深层次原因

崇祯十四年(1641年),锦州围困已近一年,城内存量告罄,战事开始向不利于洪承畴的方向倾斜。其不利,不是来自锦州的局势,而是源自大后方的北京城。

五月十八日,崇祯皇帝召见兵部尚书陈新甲,询问有何计策可以迅速解决锦州之危。陈新甲提出一个与昔日杨镐如出一辙的兵分四路,主动出击在松山的后金军的办法。他认为后金军兵少,明军兵多,可以四面开花,速战速决。然而,后金军虽然兵少,但士兵的战力极强,而且机动性高,盲目分兵,可能会导致局部战场上明军以少打多,容易被对方各个击破,从而重蹈萨尔浒的覆辙。根据后世的分析,也正是陈新甲的这个策略,导致了松锦大战的失败,是明军最终崩溃的罪魁祸首。

当然,如果把事情全面的考虑,陈新甲为什么会提出一个昏招呢?

悬在崇祯皇帝心上的石头,其实是担心后金军再次分兵,借道蒙古,直接叩击北京城。

在明与后金的长年交战中,战争的主动权自萨尔浒之后就由明军转移到后金军那里,明军一直处于被动防御。天启六年(1626年)刚刚继承汗位的皇太极征讨喀尔喀蒙古,打通了从北部绕过宁远前线直接进入明朝腹地的通道。崇祯二年(1629年)皇太极首次领兵入寇,引发"己巳之变"。崇祯八年(1635年),随着林丹汗的败亡,整个东蒙古彻底臣服于皇太极,明朝的宣化、大同防线直接面对后金军的威胁。从崇祯二年开始到松锦大战时,后金军已经有5次从这里进入明朝内地劫掠,明军在面对高机动能力的后金军时,始终缺乏有效的对抗方法。

这里再多说一句,崇祯二年的后金军入寇,最终导致了袁崇焕的被杀。

崇祯十一年(1638年),后金军入寇,让洪承畴、孙传庭放弃了彻底解决李自成威胁的大好局面,回援北京。后金军侵袭内地长达半年之久,深入两千余里,破城七十余座,而明军一路护送围观,不敢正面迎敌。这次入寇,让崇祯皇帝大怒,下令杀掉包括监军太监、地方巡抚、领军总兵等一批军政官员共三十六人。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当面对松锦大战双方胶着之际,后金军放出谣言要再次入寇,崇祯皇帝心中紧绷的神经再次被触动,而地方官员害怕又出现入寇局面而使得自己掉脑袋,因此对陈新甲的战略推波助澜,并最终使得它成为明军在前线的战略方针。

崇祯皇帝并没有立即采纳陈新甲的方案,而是将之交给洪承畴,去询问他的意见。洪承畴的战略眼光和对后金军的认识远在陈新甲之上,他否决了这个方案,他说:

"今本兵(兵部尚书)议战,安敢迁延?但恐转输为艰,鞭长莫及,国体攸关,不若稍待,使彼自困之为得。"

但就像前面所说,陈新甲代表着明朝江北几乎所有的地方官和守备太监,他们的切身利益彼此相关。当整个官僚阶层都成为一个统一的团体时,就是皇帝也不能改变他们的意志。

崇祯十四年(1641年)七月,崇祯皇帝下达密敕,严令洪承畴"即刻出兵"。七月二十八日,洪承畴帅六万大军进抵松山,将粮草囤积在松山、塔山之间,在乳峰山西角扎营,与东面的后金军对峙。尽管决战尚未开始,但明军的败局在这一刻已经注定了。松锦之战对明清两国的影响

皇太极本来的意图就是围点打援,现在见洪承畴已经上钩,遂亲临前线指挥决战。

此时在松山,洪承畴和皇太极,他们是明朝和后金最优秀的将领。一个是在和农民军的作战中成长起来的大明中流砥柱,一个是将后金从奴隶制转变成封建制,拥有高超战略眼光的最优秀军事天才,他们的对决,如高手过招,任何一个疏忽,都将是致命的。

洪承畴被迫放弃了自己正确的主张,但并没有消极,他整顿军马,六万大军布势严整,如同一个铁拳一样直击后金军的中军。皇太极认为明军重兵在前,其后军一定是守备力量不足,于是下令挖壕围困明军的粮道,又派阿济格趁着落潮突袭塔山,夺取明军粮草。洪承畴不能突破后金军的沟壕,守备粮草的地方总兵畏敌如虎,弃粮逃跑。这两个致命的失误,让洪承畴陷入了自己的滑铁卢。

因为崇祯皇帝下令立即出兵,所有洪承畴的中军部队仅带了三天的粮草,现在后军溃散,粮草全失,军队陷入绝境。手下各军纷纷逃亡,吴三桂、王朴等逃入杏山 ,马科、李辅明等奔入塔山,只有洪承畴和总兵曹变蛟、王廷臣,巡抚邱仰民率领一万人困守松山。陷入绝境的洪承畴固守待援,以期解围,但此时军心已经涣散,他也回天无力了。

崇祯皇帝听到兵败的消息,连忙组织营救,一方面从海路试图登陆松山接应洪承畴,另一方面令逃往杏山、塔山的总兵吴三桂、李辅明等收集残部前去救援,无奈都被后金军击退。洪承畴也几次突围,也没有成功。不久,粮尽,洪承畴苦苦支撑。

一直到崇祯十五年(1642年)二月十八日,松山副将夏承德叛变投降后金,松山城破,曹变蛟、王廷臣,邱仰民被杀,洪承畴本人为夏承德所擒,献与皇太极,与祖大乐(即祖大寿的堂弟)一起被押往沈阳。三月八日,锦州守将祖大寿献城投降。四月二十二日,后金军再攻克杏山、塔山两处要塞,至此,明军全军覆没,松锦之战结束。

松锦之战,乃至整个明朝和后金的战争系列,都是明军自己一步步的走向死亡的边界。按《明史》记载,晚明时全国户籍在册人口约六千万,其青壮男子的数目应该超过一百万,而后金那边虽然没有确切的人口记载,但从皇太极几次入关掠夺人口就可以看出,他们的人口总基数是远远不如明朝的。人口的巨大差异体现着两个政权不同的战争潜力。打仗就是打后勤,是整个国家战争潜力的比拼。可是,面对人口基数远远不如自己的后金,明朝却屡战屡败,这里面透露出更深层次的核心问题,即明朝统治者的战略失误,已经要远超过人口基数所能带来的人口红利。

通过我们上面讲述的松锦之战可以看出,如果没有崇祯皇帝的乱指挥,让洪承畴自己按照战争的规律去设定战略方针的话,明军这一仗是可以耗到后金军退军的。虽然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在辽东的战争局势,但明军不会败的那么迅速。就像后世有人说的那样,明朝崇祯年间,哪怕他什么也不干,明朝都能延续超过十七年,正因为他不甘心亡国,想励精图治,才让大明朝迅速的败亡,这对这个皇帝来说,无疑是最大的讽刺。

写过《湖心亭看雪》,经历过明末战乱的张岱就这样评价:

"先帝(崇祯皇帝)焦于求治,刻于理财,渴于用人,骤于变法,以致十七年之天下,三翻四覆,夕改朝更。耳目之前,觉有一番变革,向后思之,迄无一用,不亦枉却此十七年之精励哉?"

松锦之战历时两年,明军阵亡五万余人,溃散五万余人,《清太宗实录》记载:

"是役也,计斩杀敌众五万三千七百八十三,获马七千四百四十匹,甲胄九千三百四十六件。明兵自杏山,南至塔山,赴海死者甚众,所弃马匹、甲胄以数万计。海中浮尸漂荡,多如雁鹜。"

明军苦心经营的宁锦防线变得支离破碎,只保留了孤城宁远以及三个小城,仅仅具有象征性的意义,明军和后金军的对峙线,实际已经推到了山海关城下。

松锦之战,可以说是后金军对大明中央政权的最后一战。大明的最后一点家底被消耗一空。在后金方面,松锦之战被称为是清朝定鼎的三大战役最后一战,前两者分别是萨尔浒之战,标志着双方军事态势的转变,明军由攻转守,后金由守转攻;辽沈之战,标志着双方政治形式的转变,明朝在辽东的统治终结,后金在辽东确立统治。而松锦之战,标志着双方国势的转变,明朝国运将尽,后金国运兴起。后面嘉庆皇帝曾说到"太宗一战而帝业定"。同时,关内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军又东山再起,接连攻城拔寨,处于风雨飘摇中的明王朝已经可以感受到最后崩溃的末日气息了。

最后说说洪承畴的结局。

洪承畴是后金军俘虏的原明朝官职最高的人,是正经两榜进士。后金那边被视为谋主、高级知识分子的范文程、宁完我之类,在他眼里就是半文盲,连正眼都不会看一眼的。他当时是蓟辽总督,在朝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右都御史,是从一品的高官。这样的人,门生故吏有很多都处在高位,各地人脉极广。皇太极希望他投降,把他塑造成一个典型,利用他来吸引更多的明朝官吏投降。

崇祯皇帝那边也是一样的心思,希望把洪承畴描绘成为国尽忠的英雄人物,借助他的巨大政治影响力,大做文章,让其他官将继续为明朝尽忠。

洪承畴被俘后先是绝食,有记载范文程过去劝降,在门口看到洪承畴掸衣服上的灰尘,他就说洪承畴一定不会死的,这么一个人,连衣服都这么爱惜,何况是自己的命呢?

崇祯十五年(1642年)五月,洪承畴剃发投降。此时北京并不知道他已经变节,崇祯皇帝亲自书写祭文,辍朝特赐祭九坛,祭到第九坛的时候,传来洪承畴剃发的消息,天下大哗。

黑化后的洪承畴被天下人唾骂,历史上不少著名的段子,就连金庸小说里也有提及。洪承畴知道自己臭了,还臭的挺厉害。既然被世人骂的这样惨,那就下定决定帮后金建立万世不拔的基业好了。如果全中国人子子孙孙、世世代代都是建州人的奴才--那么你们又能比我强多少呢?

南明时期洪承畴在江南招抚官吏,剿灭义军,招降了郑芝龙,使得福建沦陷,之后更是促成孙可望的投降,破坏了李定国"两蹶名王"时的大好局面,被称为是"开清第一功"。实际上,后金对洪承畴始终防备,且心里看不起。1665年洪承畴死,仅被封爵三等轻车都尉,几年后更是被列入《贰臣传》,永远被定在耻辱柱上,到其曾孙辈还有官职记录,随后就淹没在历史长河里。后金对洪承畴其实就十个字的描述--

不重要,无高位,是个小人。

关键词: 松锦之战 松锦大战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