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诸葛亮既是忠臣,也是权臣,除他之外,历史上还有没有类似人物?

时间:2022-03-20 14:36:26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权臣和忠臣,似乎是两种不同的属性,也似乎很难集于一身,绝大多数压倒皇权的权臣会主动或不由自主的走向反叛或篡位之路,这不仅仅是权臣个人和家族的需求,也是其追随者的需求,所以,权臣一般来说,很难成为忠臣。

纵观历史,权臣因权力超过皇权,而逐渐变得不忠的例子太多了,王莽、曹操、司马懿、杨坚等,都是这一类型,魏晋之后,大凡怀疑或指责某位臣子是权臣,都会用"操莽之辈"作为定语,并采取各种手段杜绝此类权臣的产生。

不过,权臣也有以正面形象出现的,最典型的就是被誉为千古名相的诸葛亮,其以《隆中对》为出山宣言,以《出师表》表明心迹,再以病逝在北伐前线为结局,完美的阐述了一位权臣是如何坚持走忠臣道路而始终不变心的。

当然,现代也有历史研究者分析,诸葛亮之所以没能成为司马懿那样的不忠之臣,是因为北伐没能成功,否则,完成统一大业后的诸葛亮,未必就不会学司马懿?但这个是推测,事情毕竟没有发生,诸葛亮至少在他生命结束之前,确实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权臣到达诸葛亮这个地步,还能坚守本心的实在太少,权力这个东西很容易让人癫狂,且走上权力的巅峰后,如果不能保证权力的延续,此前迈向权臣之路时,得罪的敌人就会如饿狼般扑上来,将其撕得粉碎,这本就是个不进则粉身碎骨的游戏。

因此,历史上如诸葛亮这样权力到顶的权臣,还能保持忠于皇权的人物并不太多,史书上记载的最早出现的这样的人物是商朝伊尹,其人在辅佐的君王太甲昏庸不堪时,没有凭借权力取代之,而是放逐太甲三年,让他接受君王治国之学的再教育,在太甲改过后,又还政于他。

这是正史中记载的故事,比较符合古人的价值观,如果属实,伊尹也可算是权臣加忠臣属性集于一身的历史第一人。不过,在另一部编年体史书《竹书纪年》中记载的伊尹和太甲的故事却是臣流放君,君潜回报仇杀臣的版本,至于谁真谁假,需要更进一步考证。

伊尹之后,能达到标准的是西汉的霍光,他是汉武帝遗命的托孤大臣,掌西汉权柄近二十年,掌权期间立过两个皇帝,还废掉了其中一个,以至于汉宣帝在被霍光迎立登基后,都不敢让霍光还政,害怕是霍光在故意试探,因为,霍光能废掉一个皇帝,就能废掉第二个。

霍光如此大的权势,压得皇帝面对他时都要小心翼翼,他大概也能知道霍家面临的敌人不会少,可他终究没有篡位,生前保持了忠于西汉的态度,这也算是权臣加忠臣双属性集于一身的典范,只不过,他的家族到底是树大招风,在他死后,霍家成为汉宣帝树立权威的垫脚石。

南宋的韩侂胄和明朝的张居正,在我看来,也属于既是权臣,又是忠臣的著名人物。韩侂胄虽然名列《宋史·奸臣传》中,但究其根本,是因为韩侂胄掌权时,贬朱熹,禁理学,他变成史书中的奸臣,百分百是理学弟子的报复行为,至少韩侂胄主政时,是积极主张北伐的,可惜他死于不合官场规则的暗杀。

张居正是明朝历史上唯一的权臣,那些什么"立皇帝"刘瑾、"九千岁"魏忠贤之类的阉臣,看似嚣张,其实差远了,皇帝一句话就能干掉他们,而张居正是万历皇帝想除掉却无法办到的,反而害怕被张居正废掉,只能老老实实凭借年龄熬死他。

至于张居正的忠,也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宋以后的士大夫集团不像之前各朝代的贵族政治集团那样,把自己当成是王朝的股东,士大夫始终把自己放在辅佐者的位置上,他们不会改朝换代,因此,张居正绝对忠于明朝,权臣加忠臣没错,稍许有些遗憾的是,张居正的私生活不太检点,他死后,张家也很悲惨。

除诸葛亮、伊尹、霍光、韩侂胄、张居正外,很难再找到既是权臣,又是忠臣的人物,周朝的周公旦有权且忠,但他不是臣,人家是王族。而像唐朝的长孙无忌、清朝的鳌拜、和珅之流,我觉得他们都不算是权臣,因为他们能被皇权轻松的干掉。

皇权干不掉且忌惮的权臣才是真权臣,并且,因为权臣能轻松压制住皇权,在这个基础上,还能保持对皇权的忠,才是最难得的,诸葛亮被千古赞颂,未尝没有这个原因在其中。历史上的大多数真权臣,到了那个级别和地位后,真正模仿的还是王莽、曹操、司马懿、杨坚走过的道路。

关键词: 中记载的 改朝换代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