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文能劝降诸葛亮,武能酣战孙策的王司徒,历史上形象是什么样的?

时间:2022-03-20 09:55:42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桥段,诸葛亮北伐的时候,曹魏的王司徒信自信满满,希望在两军阵前用一番高论让诸葛亮拱手而降,结果被让诸葛亮一顿嘴炮骂得跌下马来而死。这个桥段也被很多网友制作成鬼畜的视频,非常有人气。另外在《三国演义》中,王司徒还有比较有趣的表现,就是与孙策集团战争的时候,王朗""拍马舞刀"",亲自与太史慈交战,甚至打了一个不分胜负。所以《三国演义》中的王司徒还是很有意思的,不过这都是小说的加工。那么在历史上的王司徒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

王朗的仕宦经历

王朗字景兴,徐州东海郡郯国人。王朗通晓经学,成为郎中、菑丘县长。王朗的老师杨赐去世,王朗为其服丧,弃官回家,不应公府辟请。等到丧期过后,王朗被徐州刺史陶谦辟请,成为治中从事,一个比较重要的佐官。当时汉室正处于一个极其动荡的时期,先是外戚士大夫和宦官相争,让董卓渔翁得利;而后王允联合吕布杀死董卓,又被董卓旧部李傕、郭汜等人消灭。

董卓包括李傕、郭汜控制汉室的阶段给东汉带来非常大的影响,袁绍、袁术、曹操等人纷纷起兵,并且利用自己的手段在乱世中分一杯羹;陶谦有没有这样的野心呢?其实也是有的。陶谦支持屯兵于河南中牟的朱儁为盟主,意图组建一支新的联军,但是李傕等人征召朱儁入朝,破坏了陶谦的计划。这个时候王朗与徐州别驾从事赵昱劝说陶谦向长安通使,其实也就意味着与李傕、郭汜言和。为表彰王朗和赵昱的做法,王朗被任命为会稽太守,赵昱成为广陵太守。

在讨伐董卓的时候,袁术的根据地在荆州南阳,但是受到荆州牧刘表的逼迫,加上对兖州的野心,袁术率军进攻曹操,但是被曹操击败,转移到淮南,其势力向扬州扩张。袁术对李傕、郭汜不感冒,扣留汉使马日磾,于是李傕派刘繇为扬州刺史,牵制袁术。袁术将刘繇安置在吴郡,结果刘繇果然驱逐袁术在江东的势力,依托长江与袁术对抗。袁术不得不派遣孙策渡江进攻刘繇。孙策先后攻取吴郡、丹阳郡、会稽郡、豫章郡,以此作为江东基业。而王朗则被孙策安置在吴郡曲阿。

曹操征辟王朗,孙策放行,王朗被拜为谏议大夫,辟请为司空参军;后又以军师祭酒的身份领魏郡太守,陆续升迁到少府、奉常(太常)、大理(廷尉)、御史大夫、司空、司徒,位居三公,地位尊崇。最后在曹魏太和二年(即公元228年)去世,谥号为成侯,《逸周书·谥法解》中记载:""安民立政曰成"",也比较符合王朗的形象。王朗去世的时间虽然是诸葛亮北伐事业的开始,但是诸葛亮一伐时并没有与曹魏的主力相遇,王朗也没有随军出征的记录,《三国演义》安排这样的桥段,一是突出诸葛亮的辩才,二也是结合了一些史料的文学加工。

对抗孙策与劝降诸葛亮

《三国演义》虽然是小说,也有非常多的虚构的地方,但是它也参考了很多史料包括野史。在王朗这个人物的描写上也是这样,比如对抗孙策和劝降诸葛亮两件事。当然""拍马舞刀""和太史慈酣战和被诸葛亮骂死这些情节是不存在的,不过就这两件事而言,也是有史料参考的。

第一是对抗孙策一事,这件事就不用多说了,史料上非常明确地记载着。孙策进攻会稽,王朗认为自己身为汉臣应该保境安民,拒绝功曹虞翻避战的建议,坚持抵抗孙策。一开始也给孙策带来不小的阻力,后来孙策用孙静的计策,偷袭高迁屯引诱王朗出战,最后击败王朗。除了一些具体的细节,大致和《三国演义》差不多。

第二是劝降诸葛亮。上面小编也提到了,王朗不可能在战场上与诸葛亮相遇,更不可能被诸葛亮骂死。那么劝降一事从何而来呢?其实是通过往来的书信。在蜀汉建兴元年(即公元223年),刘备去世刘禅即位,诸葛亮辅政。在这个时期蜀汉是非常动荡的,刘备在""夷陵之战""大败而归;刘禅更是一个没有政治、军事履历的少帝,和曹丕相比是有明显区别的。

国威受损、政权交替、南中失控,对于诸葛亮来说就是一个烂摊子。这个时候王朗写信劝诸葛亮举国称臣于曹魏。诸葛亮没有回应,而是作《正议》劝勉蜀汉群臣。其实劝降的不仅有王朗一人,还有华歆、陈群、许芝、诸葛璋。或许是因为王朗偏偏在公元228年去世,所以比较倒霉,就被描写为一个两军阵前劝降不成被反杀的角色。

王朗的人物形象:崇尚节制、反对严法、反对战争

要说王朗是一个大汉忠臣肯定是不怎么靠谱,毕竟曹操进位魏公;曹丕登基称帝的名单中都有王朗,这大概也是《三国演义》用王朗做背景板的原因之一。不过王朗于曹魏政权来说,倒也确实算是一个清名重臣,名望很高。《三国志·魏书·王朗传》的篇幅不短,其中大部分都是王朗的一些奏章和建议。这些内容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王朗的形象。小编总结的王朗的形象有三个:崇尚节制、反对严法、反对战争。

1曹丕即魏王位时,王朗上疏建议减轻刑法,修养生息(这也是王朗的一贯主张,王朗做会稽太守的时候就废除了当地人对秦始皇的祭祀)

2曹丕称帝期间,王朗劝谏曹丕简化祭祀的仪式

3曹丕喜欢游猎,很多人在这件事上劝谏他,王朗也不例外,不过他换了一个角度,从曹丕的人身安全出发

4孙权和刘备正处于紧张时期,曹丕考虑是否联合东吴进攻蜀汉,王朗建议应该静观其变,择时而动

5后来孙权击败刘备,对曹丕的态度有所倦怠,拒绝送太子孙登入质,曹丕因此伐吴,王朗也不建议用战争手段

6魏明帝曹睿时期,曹睿穷奢极侈,喜欢大兴土木建筑宫室,王朗上疏劝谏

7甚至针对曹睿子嗣不兴的情况,王朗也提出后宫应该""诚在於一意,不但在於务广"",而且建议曹睿稍微降低对子嗣的呵护,才不至于轻易夭折

总而言之,王朗作为曹魏臣子,还是比较正直且心系民生的,并非一个谄媚的佞臣。虽然王朗没有阻止甚至支持了曹魏取代汉室的进程,但这也是大势所趋,这种臣子在东汉和曹魏交替之间的过程中比比皆是,毕竟曹魏所取代的汉室其实也是曹操帮助扶植起来的,王朗还是曹操的故吏,与司马氏取代曹魏是有明显区别的。王朗作为清名重臣,在《三国演义》中被塑造成一个被诸葛亮骂死的""皓首匹夫,苍髯老贼"",虽然是文学加工,但也不免令人唏嘘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后汉书》、《汉书》

关键词: 三国演义 明显区别 这个时候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