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同样被关羽秒杀,如果颜良、文丑与华雄一战,死的可能是谁

时间:2022-03-20 08:47:13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在《三国演义》中,有很多斗将厮杀的经典场景,其中属许褚裸衣斗马超、葭萌关张飞战马超、小霸王神亭战孙策三场战役最具看点。这三场打斗你来我往、惊心动魄,最后难分难舍,让人回味无穷。

除了这类似的比较焦作的打斗外,还有几场快刀斩乱麻的剧情,同样也被读者奉为了经典,即关羽温酒斩华雄、策马刺颜良、延津诛文丑。这三位堪称是三国演义中,武艺不凡,却命运堪忧的典型代表人物。虽然拥有主角式的光环开场,却只能收获群演式的悲惨结局。--那么?如果不考虑被关羽秒杀,单从三人前期的战绩考量,颜良、文丑与华雄之间的对决,结局又如何呢?

沂水关之战,十八镇诸侯盟主袁绍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催军未回!得一人在此,岂容华雄施威哉!"袁绍口中能说出颜良、文丑,而不说高览、韩猛、淳于琼等人。单凭这句话,虽然不能证明颜良、文丑一定能打赢华雄,但至少能证明二人的水平在河北名列前茅,远在高览等猛将之上。

我们再看二人的战绩。文丑的成名之战比较早,磐河之战中,其单枪匹马十余合击败公孙瓒,之后冲入公孙瓒军中,击败阵前四将,左追右赶,如入无人之境。单以一人之力,击溃了公孙瓒全军。并且追得公孙瓒走投无路,甚至与初出茅庐的赵子龙五六十合不分胜负。除此之外,延津之战,文丑在大军溃散独自逃命之际,面对张辽、徐晃的双双追击,回身两箭射落张辽,并击败徐晃瞬间扭转了局势。--文丑在击溃公孙瓒全军的情况下,还能挡住赵云五六十合。在溃败之际能够反败为胜击败张辽、徐晃,其武力值差不多是不下于五虎的。

颜良的成名之战就比较简单粗暴,没有冲杀万军的场景,没有以一敌多的花式。就是实打实的不三合斩杀宋宪,一合斩杀魏续,二十合击败徐晃。致使曹营诸将尽皆栗然。换句话说,颜良的武艺已经达到了威震曹营的高度。而曹营第一猛将许褚,四五十合只能打平徐晃,而且没有丝毫优势。许褚已经是顶级猛将了,那么颜良的武艺如何?我想也不用过多解释了!

罗贯中写十八镇诸侯讨伐董卓,主要表现了这么几个意思。

第一、众诸侯风起云涌、如荼如火般的响应曹操的假檄文,目的是争取各自政权的合法性;

第二、各路诸侯勾心斗角,都希望借助别家的力量与董卓互耗,坐收渔翁之利,所以他们的大将才没有到前线;

第三、董卓溃败之际,众人不思追赶,实际上是不想把献帝接出来;

第四、既把刘备推给读者,也把刘备推给当世英豪。建立刘备集团的名声。

因此!华雄威震十八镇诸侯,含金量基本为零,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当时除了孙坚集团,再也没有所谓的大将!

华雄的真实武艺考量,应该以孙坚集团为准。因为孙坚跟其他诸侯不一样,自打董卓指派了一个新的荆州刺史刘表后,孙坚的长沙就回不去了,他现在是一只没有领地的猛虎,暂时寄居在袁术麾下。所以必须全力以赴为自己争一块地盘。--而华雄集团与孙坚的博弈,显然毫无还手之力!如果不是袁术从中作梗,仅凭孙坚一家就可以把华雄秒成渣。

孙坚到沂水关后,直接兵临关外,华雄遣副将胡轸下关。孙坚麾下上将程普敌住,相斗不数合,一枪刺中胡轸咽喉,死于非命。然而华雄见程普刺死了胡轸,并不敢开关迎战,程普一阵直杀上关,华雄反而以箭雨劝退。如果他的武艺强于程普,那么当他副将被斩之后,肯定会下关与程普单挑,找回队伍的士气。但是华雄没有,而且多日内闭门不出,压根不敢挑战孙坚。

孙坚连战连捷,到袁术处报捷,反而害了他自己。袁术听信小人谗言,害怕孙坚一路打到洛阳去,脱离了自己的管控。于是扣押了孙坚的粮草。华雄见孙坚多日没了动静,打听到其军中缺粮,于是与李肃商议,趁夜偷袭烧掉了孙坚仅剩的余粮。当时孙坚正与华雄单挑,见粮草被烧,众军士各自惊恐,于是只好拔马而走。原文如下:

两马相交,斗不到数合,寨后李肃军到,竟天放火。孙坚军人无粮食,四下里乱撺。坚拨回马走,四下里喊声不绝。程普、黄盖、韩当各不相顾,止有祖茂跟定孙坚,与数十骑突围而出。

孙坚领数十骑狼狈不堪,华雄引大队铁骑紧追不舍,孙坚被迫回身又战,这时候根本就无心恋战,被华雄击败并不能说明武力高低。

因此!华雄的武力值并不比孙坚强,而面对程普的时候不敢下关厮杀,更说明其水平一般。华雄之所以威震十八路诸侯,实际上是这些诸侯王公们成就了他。

颜良、文丑都是顶级高手,可以轻松击败徐晃、张辽等猛将。而华雄连孙坚、程普都搞不定。二者武艺高下立判。如果华雄与颜良、文丑交手,二十合之内不跑,必定被斩于马下。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实际上是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