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张作霖对日本人的威慑力有多大?40万奉军坐镇,关东军瑟瑟发抖

时间:2022-03-19 07:35:50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末的中国面临着被列强分割的危险,而作为清朝"龙兴之地"的东北,一直是日俄两个列强眼中的肥肉。

满清入关后对东三省的保护非常重视,古人相信出过皇帝的土地地下有"龙脉",龙脉的长短关乎王朝的兴衰。清政府为了保护龙脉,也为了保护东北的"

▲张作霖

张作霖是"胡子"出身,也就是绿林人士,他后来降清之后成了清朝军官,之后在日俄战争里又跟日本人打得火热,最终借日本人的力量雄霸东三省。

那么,东北王张作霖跟日本关系到底如何?他当年对日本关东军的威慑有多大呢?

一、被分为两半的东三省

要了解张作霖的发迹之路,首先要知道清末东北的情况。

古时的东北地区被统称为"关外",包括今天的黑吉辽三省以及内蒙古部分地区,面积将近120万平方公里,人口几千万。东北地区土地肥沃,矿产丰富,但是人烟稀少。早在康熙时期,沙俄就看上这片沃土,跟清朝打了雅克萨之战。清末沙俄割走了黑龙江以北的大片土地,并且有南下趋势。

而日本和俄国在东北修筑得铁路,分别被称为"南满铁路"和"北满铁路",这些铁路一条通到俄国境内,一条通往朝鲜境内,沿线都是日俄驻军,中国人不得过问。在这两条铁路沿线,日俄培植自己的势力,发展工商业,掠夺矿产资源,给东北带来很大破坏。就在日俄博弈的夹缝中,以晚清奉天驻军为主的奉军趁机做大,最后成为了"奉系军阀"。

▲张作霖影视形象

二、精明的东北"狐"

日俄两国没想到,在日俄战争双方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中国人趁机借着东风起势,左右逢源要兵要枪,在战争中壮大了自己的实力。张作霖就是在日俄战争时开始发迹的,1904年日俄开战,当时的他选择洗手上岸,投靠清政府,带着手下的兄弟驻扎在辽西的新民府。

而后,张作霖在1907年用鸿门宴诱杀了"辽西巨匪"杜立三,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大为满意,升他为奉天巡防营旅长,这支军队就是东北军的前身。

至此,张作霖完成了人生第一阶段的腾飞,日俄两国都开始拉拢这位封疆大吏。张作霖是奉天省长,但是奉天一穷二白,军饷都发不起。日本人从朝鲜银行直接贷款300万给张作霖,让他拿着钱管理政府,顺便开展"日满亲善"活动。从这以后,日本人和张作霖越走越近,不仅给钱还送武器,就是为了让张作霖倾向自己,远离北方的俄国。

三、枪杆子里出政权

在张作霖慢慢发迹的民国初年北洋政府时期,皖系、直系、奉系互相征伐,其实背后是英国、美国、日本在支持。当时日本支持的皖系军阀吴佩孚打不过直系,日本人只能再次押注张作霖,给钱给枪,让他带兵入关跟直系军阀分权。

直奉战争时期,是张作霖和日本的蜜月期,日本人等着张作霖壮大,能给自己带来东北甚至关内的利益;而张作霖希望靠着日本人稳固地位,顺便大力发展奉军。

▲奉军列装的迫击炮

张大帅出身底层,靠卖命混饭吃,深知在当时的背景下"有兵才有权,有枪才有法"。张作霖用矿权和路权抵押,让日本人借钱给自己养兵,但随着东北军不断壮大,日本人渐渐也感觉到了异常。在1924年后,看着自己合作资助的东北军,日本人感觉自己已经难以控制它了。

当时日本人依仗的是南满铁路,奉军南下都要乘坐日本的火车。日本对奉军处处提防,没有关东军司令部允许,张作霖甚至没办法调兵。但被铁路限制的张作霖很快建立了"东三省交通委员会",让中国人自己着手修铁路,把日本人晾在一边,这让日本人大为恼火。

日本一向喜欢用武力逼迫对手就范,但奈何关东军当时只有1万多人,面对40万齐装满员的奉军,说话完全没有底气。而且张作霖早就在防范日本人,凡是日本驻军的地方,东北军就会派几倍的人马驻扎在旁边,随时盯着日军动向。

此时的奉系堪称中国第一军事集团,张大帅已经有点想摆脱日本的意思。他虽然表面跟日本来往密切,但是私下已经跟英美接触,关东军得到消息勃然大怒,第一次对他起了杀心。

四、奉军的衰落,让关东军变了心

同年,日本召开了"东方会议",日本驻奉天的领事吉田茂递交了"满蒙新五路"的计划书,张作霖无可奈何,只能按老规矩签了个"已阅",答应了其中的几个线路。

这时日本人已经对张作霖失去了耐心,日本刚上台的"田中内阁"对满洲的情况大为不满,当时国民北伐军不断北上,已经到了北京天津一线,军阀割据多年的中国已经接近被统一。因而,日本人催促张作霖回东北保住土地,加深和日本合作,让东北"独立自主"。

▲奉军中的坦克车

看到奉军不堪一击,关东军的少壮派大喜过望,他们已经私下决定暗杀张作霖。最后日本军人发挥了"下克上"的旧传统,先斩后奏。1928年6月,关东军在张作霖从北京回奉天的路上设伏,于皇姑屯炸死了这位东北王。

关键词: 日俄战争 东北地区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