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吕布有2员猛将,曹操却只收编了张辽,处决的那个太可惜

时间:2022-03-18 17:41:06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当历史的车轮行进到汉末建安年间时,华夏大地上的各方势力上演了一出群雄逐鹿的好戏。这个时代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但各个阵营的谋臣猛将之间上演的精彩对决,也足以令后人向往。义薄云天的关云长、智谋无双的诸葛亮、忠奸难辨的曹孟德等等,都是足以令后世拜服的英雄人物。在这个乱世之中,实力永远胜过道理,实力强的武将可以将敌将斩于马下,实力强的阵营可以吞并敌方的一切。然而也并非所有实力强大的武将都会受人追捧,比如吕布。

在成书于三国时期吴国的《曹瞒传》中,有一段关于吕布的记载:"吕布枭勇,且有骏马。时人为之语曰:"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后来的小说《三国演义》也借鉴了这一说法,一句"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形容,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无双猛将的形象。但是这个被认为可以在当时睥睨天下的猛将,却一而再再而三地选择了反叛。比如建安三年(198年),吕布反叛朝廷与袁术结盟,刘备、夏侯惇等人先后征讨失利,最终曹操不得不亲自出马。

吕布所部被曹操围攻三个月后,渐渐的上下离心,谋士陈宫被反叛的部下活捉献给了曹操。吕布见大势已去,便放弃了做困兽之斗。对于吕布这种立场不坚定并且能力出众的人,向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曹操也不敢留用,下令将其缢杀后枭首。吕布败亡后,他手下的谋士猛将也归了曹操。不同于曹操手下郭嘉、荀彧等谋士如云,吕布手下能叫得出名字的也就一个陈宫。但陈宫拒降,曹操虽然有心收服,却也只能将其处死。而吕布手下堪当大用的猛将,有且只有2人。

其中被曹操收编的名叫张辽,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张辽后来为曹操立下的功劳有多大。长期为曹魏坐镇合肥的张辽,曾经以800人的绝对劣势大破孙权的10万大军,甚至还差一点生擒了孙权本人。 "张辽止啼"的故事,至今仍在流传。曹操评价他"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被他重创的孙权感叹"张辽虽病,不可当也"。张辽的个人能力在汉末三国时期,绝对可以排在第一梯队。他的历史地位也不低,是唐代追认的"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

不得不说,曹操收编张辽,是捡了天大的便宜。曹操手下像张辽一样的降将有不少,他也可以放心大胆地给他们立功的机会,这才有了张辽名垂青史的成就。但也并非所有的猛将,都会选择归顺新主,至少吕布手下的另一员猛将就选择了以身殉主。此人名叫高顺,当初吕布派人前往河内郡买马,结果货款在半路被刘备截胡。吕布便派高顺、张辽二人领兵攻破了刘备驻扎的沛城。被曹操派来支援刘备的夏侯惇,也被高顺重创,也正是这一战让夏侯惇变成了"独眼龙"。

之后高顺继续攻打刘备,杀得他顾不上妻儿老小仓皇而逃。史书对高顺的评价也很高:"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所将七百馀兵,号为千人,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在吕布的阵营中,高顺是除吕布、陈宫之外的第三号人物,地位之高连张辽都比不上。高顺不仅能力突出,而且忠心耿耿,多次犯颜直谏:"将军举动,不肯详思,辄喜言误,误不可数也。"但是高顺却并未遇到自己的明主,吕布无法给他提供足够大的舞台让他一展身手。

以后来者的视角观之,如果高顺能够和张辽一样归顺曹操,他日后能取得的成就不一定会比张辽低。吕布知其忠勇而不能用,就好似一块金子只能用来垫桌腿。但高顺忠臣不事二主的信仰,决定了他宁死不降的结局。让曹营大将夏侯惇失去一只眼睛的他,即便是归降了曹操,也难以被其他武将所接纳。而爱才的曹操为了安抚夏侯惇,见高顺无意归降,也不再争取。有能力却不能为自己所用,对于高顺,想必感到可惜的也不止曹操一人。

关键词: 三国演义 睥睨天下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