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晚清东北的边防建设(下)

时间:2022-03-17 05:53:20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由于俄军屡次入侵松花江,清政府及东北地方大员还着手在战略要地设立炮台、水关,并组建内河水师。

1881年,吴大澂鉴于三姓总扼松花江与牡丹江交汇处,是吉林防卫要地,于是奏准在三姓东35里一个叫巴彦通的地方修筑炮台一座,其上安设克虏伯炮3尊,意在封锁沙俄由黑龙江口进犯的来路。

1888年,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仿照巴彦通炮台构筑形式,又在吉林边镇珲春城西南的外郎屯、东南的阿拉坎两地各筑炮台一座,意在分别拦阻由岩杵河、黑顶子入侵珲春之敌。

1895年,黑龙江城(瑷珲)副都统景祺接受了聂士成的意见,在瑷珲城安设大炮3尊,在城西的卡伦山修筑炮台和战壕,设置克虏伯炮8尊,以扼守要路并防备黑龙江对岸海兰泡的俄军。

关键词: 依克唐阿 边防建设 珲春副都统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