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吕蒙是如何实现草根逆袭,最后还能遗泽子孙富贵?

时间:2022-03-15 13:06:45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很多人对吕蒙的印象有二个,一是孙权劝吕蒙学习,二是吕蒙偷袭荆州。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对吕蒙的印象并不好,因为关二爷就是因他而死。罗贯中老爷子干脆就让吕蒙来了一个关二爷追魂索命,最后七孔流血而死,这样读者看了才觉得解恨。

历史上的吕蒙并不是这个样子,他是草根出身,最后接替鲁肃的位置。孙权对吕蒙信任到什么程度?

吕蒙病重,孙权就直接接他到内殿医治。孙权为吕蒙做了二件事:

吕蒙是如何实现草根逆袭,最后还能遗泽子孙富贵?

1、谁能治好吕蒙之病,赐千金。

2、请道士于星辰下为之请命,这件事后来移植到《三国演义》"诸葛亮七星灯继命,最后魏延将主灯弄灭了"中去了。

孙权对吕蒙关心到什么程度?

他怕去见吕蒙会让吕蒙起身,这对病床上的病人是一种打扰。为了怕打扰他,就命人在墙壁上弄个洞观察。如果吕蒙能吃下饭则喜,如果病重则夜里都睡不好。

时有针加,权为之惨戚,欲数见其颜色,又恐劳动,常穿壁瞻之,见小能下食则喜,顾左右言笑,不然则咄唶,夜不能寐。--《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

孙权对吕蒙如同亲人一般重视,吕蒙是怎么做到的?周瑜是世家大族的子弟,鲁肃则是富商,吕蒙只是一平民,论出身最低,他是如何做到逆袭?

吕蒙是如何实现草根逆袭,最后还能遗泽子孙富贵?

吕蒙没有读过什么书,对于他来只有拼命作战,立下军功才能改变命运。他十五六岁就跟着姐夫邓当讨贼。每一次作战都不要命,姐夫看不下去了告诉吕蒙的母亲,结果吕蒙说了一句话:

贫贱难可居,脱贫有功,富贵可致。旦不探虎穴,安得虎子?--《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

为了富贵,他可以拼命。也许吕蒙的拼命获得了别人的赏识,邓当死后,他接替邓当的位置。

从理论上来说吕蒙已经有了一个起点,但这个时候政策发生变化。孙策去世,孙权继位,孙权想要调整编制,将一些战斗力不强的,军容不整的部队裁掉。

此时吕蒙得知消息之后,他做出一个惊人的举动,自己贷款借钱给自己的手下换上新装。

这一次机会又抓住了,吕蒙的军队不但没有被裁撤,反而得到孙权的欣赏,给他增兵。

这是吕蒙第二次机会的把握。

吕蒙是如何实现草根逆袭,最后还能遗泽子孙富贵?

第三次机会把握就是孙权劝其学习,这个大凡读过初中的朋友都知道,就不展开了。你也可以看《孙权劝学成功,曹操劝学失败?问题出在哪里?》分析。吕蒙原来不识几个字的,每一次遇到大事之后,就是自己口述,秘书记录。最后在孙权的劝学下开始了学习。从一个大老粗变成一个爱看书的,这一点转变相信非大毅力不可改也。

第四次机会就是与鲁肃的交流,本来鲁肃并不怎么欣赏吕蒙,甚至有些轻视。因为孙权很欣赏吕蒙,是目前热门人物,出于礼节性去看望吕蒙。这是一次难得的交流机会。吕蒙见到鲁肃后问他你怎么防备关羽。

鲁肃说随机应变,然后吕蒙给了他五策。

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

鲁肃马上与之结友,鲁肃当年用两囤粮食中的一囤换得周瑜的信任,临死推荐接任。鲁肃临死之时也推荐了吕蒙,起因就是这五策。

吕蒙是如何实现草根逆袭,最后还能遗泽子孙富贵?

四次机会,少一次都不行。

第一次的拼命是为了谋崭露头角,第二次是为了保住地位,第三次的拼命学习是为了转型,第四次则是获得被举荐的机会。

一步一个脚印,没有一次机会是错失的,吕蒙全抓住了。

任何一个人想得到别人的重视并不是说每一次机会都抓住了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实力,实力说话才是根本。

吕蒙的实力如何?

从讨丹杨,所向有功,拜平北都尉,领广德长。从征黄祖,祖令都督陈就逆以水军出战。蒙勒前锋,亲枭就首,将士乘胜,进攻其城。--《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

每战必有功,而且立下的是大功。

这是他的作战实力,他的谋略也是厉害。

为鲁肃作防关羽的五策,白衣渡江偷袭荆州,还有就是取零陵时,郝普不降,吕蒙用诈降的方式诱郝普投降。

他的战略眼光也是独到。

吕蒙是如何实现草根逆袭,最后还能遗泽子孙富贵?

孙权曾经考虑夺取徐州。

吕蒙说徐州之地适合骑兵,打下了也守不住,还不如取荆州,将长江天险控制在自己手中。

今令征虏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蒋钦将游兵万人循江上下,应敌所在,蒙为国家前据襄阳,如此,何忧于操,何赖于羽?--《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

这是吕蒙提出的割据思想,影响整个东吴的战略布局。后来吴国也一直是延续这一条思路。当蜀汉灭亡之后,吴国就派出名将陆抗去取永安,不过可惜的是被蜀汉原将军罗宪阻挡而未果。

任何的逆袭的前提自然是以实力为基础,如果没有实力,靠取巧终究还是不成的。

有实力,有机会未必一定能获得成功,因为有些人的情商过低,往往也会陷入苦境。比如同时代的魏延,他有实力,谋略和战力不用说,也有机会,刘备在汉中一战后,提拔他为汉中镇守,当时很多人认为这个位置是张飞的。

最后为什么被设计杀掉?

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

一句话实力有,能力有,机会有,情商太低了。

吕蒙是如何实现草根逆袭,最后还能遗泽子孙富贵?

吕蒙的情商不是一般高,从他抓住四次大机会上就可以看出。更重要的是当他上升到一定地位之后,他举止与魏延完全不同,相反展示出很高的情商。

袭肃带着兵从益州跑到江东,孙权的意见是将这些兵给吕蒙。吕蒙的观点是不能夺其兵,而应增其兵。

成当、宋定、徐顾三个人过世之后,孙权又提出将他们的兵给吕蒙管制,结果吕蒙连续上书三次才制止了孙权这一举动。吕蒙接着给这三家挑选老师,抚养他们的子弟。

甘宁粗暴好杀,常常与吕蒙对着干,有时也会违背孙权的命令。每当这个时候,吕蒙都会向孙权替甘宁求情。

吕蒙这些做法,自然会让同僚佩服,获得人心。

吕蒙是如何实现草根逆袭,最后还能遗泽子孙富贵?

很多人前面三点都能做到,但是却倒在第四点上,比如明朝的胡惟庸,清朝的和珅等等。

吕蒙从草根开始,拼命搏富贵,真的富贵到了,他是怎么对待?

以蒙为南郡太守,封孱陵候,赐钱一亿,黄金五百斤。蒙固辞金钱,权不许。--《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

孙权给钱,这钱本来吕蒙可以接受,但是吕蒙是坚决不要。更重要的在后头,他将自己接受孙权的赏赐最后全部封库,在自己死后,全部上交国库。

这让孙权感激万分,最后吕家子孙受到庇护,爵位继承,这就是吕蒙的眼光。相比较明代的张居正生活奢侈,最后子孙也受累。西汉的霍光也是如此,自己死后灭族。吕蒙就做到遗恩泽于子孙。

金钱关是比较难过的,但对吕蒙来说并非是难事。

吕蒙是如何实现草根逆袭,最后还能遗泽子孙富贵?

吕蒙从十五六岁开始打拼,最后功成名就,成了孙权的左右手。从原来连写字都困难到后来连虞翻这等大学者都对其十分佩服。不过可惜的是他的寿命不长,42岁就去世了,这或许就是天妒英才吧。观其二十多年的打拼,其中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东西还是蛮有的。吕蒙还留下了"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等典故成语。r

关键词: 周瑜鲁肃吕蒙传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 三国演义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