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河北发现一亲兵家谱,揭开600年悬案,对朱棣的污名化可以休止

时间:2022-03-14 20:42:47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明朝初年,孝文帝继位后力主削藩以加强中央集权。皇权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削藩命令颁布之后,九边藩王人人自危。

燕王朱棣装疯卖傻,表现出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但不能打消朱允炆疑虑。为了生存、也为了权势,朱棣最终以"清君侧"为旗号进行反抗并挥师南下。

燕王扫北,争议颇大

燕王封地在今天的北京一带,当时却属于明朝与蒙古诸部落的接壤边疆之地,在多次战争的摧残下,人口稀少、经济落后,朱棣初起兵的时候只有800亲兵。但这也带来了一些好处,那就是燕王军队战斗经验更丰富。

反观朱允炆,虽然掌控帝国近百万军队,但其任用毫无经验的勋贵后代,并要求在战争中不要伤害叔父以保全自身仁义。燕王军队虽然数量少并且不占据主动,但在自身能征善战加持以及朝廷大军屡次战略失误的情况下,最终攻入南京。

朱允炆不仅失去了皇位,且在大火中下落不明。燕王朱棣成为明成祖,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关于明成祖的诸多特质中,残暴是绕不开的一个标签。

其靠谋反起家,得位不正,难免为正统儒生所不齿。比如方孝孺就宁死不屈,不愿意为朱棣所用并对其破口大骂。朱棣对方孝孺夷十族,成为后代文人口诛笔伐的对象。

此外,"燕王扫北"在很长的历史中也成为燕王朱棣身上的一个污点。燕王当然指的是朱棣,扫是扫除之意。而关于"燕王扫北"这件事的争议就集中在"北"这个字上,它既有"河北"之意,也有北方蒙古部落的意思。

所以在民间传说中,这件事就有了两个解释:一是朱棣征讨漠北,稳固边疆;二是朱棣为报复山东、河北等地百姓对自己的阻拦,派兵对这些地区百姓的烧杀行径。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在很多人的设想中,这么重大的事情肯定会见诸史书,我们从历史的蛛丝马迹中不就能看到真相了吗?但恰恰因为朱棣对史书的大规模篡改,让这件事的真相一直被掩埋。后人对这件事真假难辨,民间传说广为流传。

那么这两种说法哪一种正确呢?如果我们细究的话就会发现这两种说法都有明显的逻辑漏洞。如果指的是远征漠北的话,为什么传说会在山东河北一带流传呢?如果指的对两地百姓大肆屠戮的话,为何朱棣要对已经占领的统治区域百姓下手呢?这样只会激起更大的反抗,让后防不稳。

亲兵家谱,揭开真相

我国历史学典籍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有很多民间资料作为补充,后来人们发现了朱棣亲兵的一份家谱,这才解开历史迷雾。家谱给出了一个戏剧化的答案:以上两种说法都不正确。

这份家谱来自河北省抚宁县,记录的周氏祖先是朱棣的亲兵,属于"燕王扫北"事件的亲历者。根据家谱显示:周斌,四品带刀护卫,随燕王扫北全家迁此地落户。

当然这份家谱只说明了这名叫周斌的带刀护卫只是在迁居河北。而来自迁安县的邵氏族谱则记录的更为详细:随燕王扫北在此立庄,取名邵官营。简单来讲,这名亲兵在河北定居并且建立了一座村庄。

从上面的家谱可以看出,"燕王扫北"指的是移民性的举措,即将军户移居到河北一带并在此立庄。明朝有卫所制度,兵农合一并且世代传承,这样将军户自身的利益与国家利益高度绑定,有助于兵员稳定。而朱棣之所以进行这样的举措,当然也和其本人离不开干系。

山东、河北一带与燕王封地接壤,属于战争前线,朝廷军和燕军在这里多次进行交战,史书记载为"三出三返"。俗话说"兵过如篦",齐冀两地饱受兵焚,人口大量流失、经济凋敝,留存的百姓也民不聊生。

这种情况毫无疑问是不利于防御北方蒙古部落。朱棣进行"扫北"就是为了填充当地军户,加强北方防御。

明成祖朱棣在位的时候励精图治,可以说是明朝仅次于朱元璋的雄主。其性格中虽然有暴戾的一面,但不能因此而对其全盘否定。

这桩被误解了600年的悬案的解开,让我们更加了解朱棣本人的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些启发:历史不仅来源于信笔史书,底层百姓记录下来的亲身经历有时是对当时的最好解释。

关键词: 蒙古部落 重要特点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