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官渡之战曹操能火烧乌巢,为何诸葛亮北伐不能烧司马懿的粮草

时间:2022-03-13 20:47:22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历史上有不少战争是靠烧毁或切断敌人的粮食而胜利的,比如巨鹿之战,官渡之战,巨鹿之战中项羽是以攻击秦军粮道并成功切断秦军粮食补给而取胜的,官渡之战中曹操是率领一支轻骑兵绕到袁军的背后,烧毁了袁绍军队的存粮,才最终击败袁绍的。

为何官渡之战曹操能成功火烧乌巢呢?

事实上,在曹操火烧乌巢之前,双方军队都曾互相侦察并寻找对方的粮道而攻击,并且有过好几次小规模抢夺并烧毁对方粮食的战役,但是要想知道对方粮食的准确所在地,就必须要靠合理的情报工作,毕竟当时的冷兵器时代,完全要靠斥侯打探消息。

曹操能够成功火烧乌巢得益于三个原因:

一、许攸叛逃,曹操知道了袁绍的粮食存放地。

许攸是袁绍手下的谋士,知道袁绍的粮食存放地和命门所在,许攸由于家人犯错,被留守邺城的袁绍手下大将审配依法处理,因此许攸把怨恨撒到了袁绍整个集团的身上,放弃了家人,选择叛逃袁绍,投靠曹操,并给曹操提供了袁绍粮食存放地的情报。

像这种机密的情报,一般人是无法探知的,就算是情报人员,也很难在敌后获得有价值的情报,所以许攸的情报无疑是可以扭转战争胜利的旋纽。

二、曹操敢亲自率军深入敌后攻击袁绍的粮食。

曹操得知情报后,做出了准确的判断,曹操判定出许攸的情报是真实可靠的,这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判断和抓住机会的,比如袁绍,袁绍在得知曹操东征刘备,前线和许都空虚的机会都不敢攻打许都,而曹操不同,判断出许攸的情报正确后,立即出兵攻击袁绍的粮食。

当时的乌巢在两军前线的袁军后方一侧,也就是袁绍的大后方,曹操想要攻击粮道,就必须越过双方的实际前线,进入敌后地区,曹操选择了亲自率军,足以见曹操非常重视,而且足够大胆,要知道战争时期,曹操身为全军主帅深入敌人去攻打对方的粮食,风险是极大的,万一曹操有个三长二短,官渡之战袁绍不用打了就会全军取胜。

但是曹操就敢迎着这种风险,绕到袁绍大军的大后方去攻击粮草,最终获得成功。其实曹操之所以敢亲自率军攻打乌巢,是因为袁绍军根本也不会知道曹操在敌后率军。

三、袁绍作出了错误的判断。

曹操在袁绍的后方秘密行进,难免会被发现,因此当袁绍军队发现曹军攻打乌巢时,反而做出了错误的决策,袁绍命令大军攻打曹操的大营,而命令少数军队去救援乌巢,结果曹操大营没有攻下来,乌巢却被曹操全军拿下。

换一种思想,如果袁绍不攻击曹操的大营,而是派出全部的军队救援乌巢并围攻攻打乌巢的曹军,那么曹操所率领的五千人很有可能就无法冲出袁军的包围圈,要知道在袁绍的大后方,袁绍有着绝对的优势,比如粮食供应,物资供应,兵员救援速度等等,那样的话,官渡还真不一定是袁绍失败。

所以,曹操在官渡之战中能成功火烧乌巢,是有着各种原因支持的,我们只看到了曹操成功的表面,却没有识别曹操取胜背后的原因。

再来看一看诸葛亮北伐时期,为何不能烧掉司马懿的粮草?

不说演义,只讲正史。诸葛亮北伐时期,与司马懿交手的只有两次北伐,一次是第四次北伐,也就是卤城之战,一次是第五次北伐,也就是五丈原之战。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曹魏关中都督曹真病死,司马懿被从荆州战区调到关中当都督,当时诸葛亮出祁山道,先是围住了祁山堡,留下部分围城士兵然后继续北进,直到上邽抢收了魏军的小麦,诸葛亮为什么要抢魏军的麦子而不是烧毁呢?

原因很简单,诸葛亮出汉中攻打陇右,是一次长途跋涉的进攻,汉中与陇右之间隔着茫茫八百里秦川,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说的就是这里,诸葛亮北伐最大的困难不是没有粮食,而是运输粮食,因为道路太难走,所以运输非常困难,这也是诸葛亮北伐总是缺粮的原因。

因此能抢魏军的麦子作为粮食补充自己,为什么要烧呢?另外麦子是种在地里被诸葛亮收割的,种在地里的麦子是很好找的,不像已经打成小米的粮食可以随处储存,当司马懿远道而来对战诸葛亮时,两军实际上处于对峙状态,诸葛亮既不知道司马懿的粮食藏在哪里,也没有魏军中的人投降诸葛亮,同时当时的司马懿因为被诸葛亮抢了麦子还在缺粮,所以诸葛亮也不可能烧毁司马懿的粮食。

另外,诸葛亮北伐与官渡之战是完全不一样的,官渡之战是两个北方强大势力争夺整个北方的控制权,双方都把自己的全部力量压在战场上,谁失败谁毁灭,谁胜利谁就控制了整个北方,而诸葛亮北伐只是一场魏蜀双方的边境战争,无论胜负如何,都不会对时局产生重大影响。

所以即使诸葛亮能烧了司马懿的粮食,也不能决定诸葛亮的战略性胜利,即使司马懿战败,只需要坚守不战,依险固守城池,诸葛亮仍然无法北进一步,同时司马懿背后所代表的曹魏政权还会从其他地方不断地运来粮食补充,要知道魏国的实力是蜀汉的4倍以上。

关键词: 官渡之战 诸葛亮北伐 整个北方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