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环球热议:柴荣北伐之时,契丹为何一直避而不战?

时间:2022-07-02 06:50:03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资料图片)

柴荣原为后周开国皇帝郭威养子,长的一表人才,前期在地方上政绩斐然,郭威死后,柴荣继承皇位,柴荣心怀大志,秉承十年拓天下的战略思想,先讨北汉,后伐西蜀,之后更是三征南唐,威震天下。同期柴荣积极整顿军政,提拔赵匡胤等骁勇善战的将领,优选士兵,极大的提高了后周军队的战斗力。于是柴荣伺机挥师北上,力图收复燕云十六州。

在柴荣刚开始北伐时,辽国南京留守萧思温曾试图截击后周军,结果被杀得大败,一路败退到幽州,接着辽国莫州刺史刘楚信、瀛洲刺史高彦辉、宁州刺史王洪,以及益津关、瓦桥关、淤口关望风归降,柴荣兵不血刃连收辽国三关三州,共十七县之地,于是,辽国"经济人皆震骇,往往遁入西山。"(《辽史》)辽国上下被吓破了胆,甚至好多人为了躲避兵灾跑到了山里。

辽国在三关地区的防守力量比较弱,并且守将基本都是汉人,后周军队到达后守将就开城投降了,由于辽国将重兵集结在幽州一带,所以后周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战斗就轻松取得三关之地。除辽国防守力量薄弱外,双方的将领军事能力差距也是非常大的,此时后周军队将星云集,如韩通、赵匡胤等等,反观契丹这边,幽州守将萧思温在面对后周军队时都打算弃城逃跑了,在上司的带头作用下,辽国军队闭城不出。

关键词: 骁勇善战 威震天下 开国皇帝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