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当前热议!朱元璋称帝,刘伯温只当上小御史:什么是真朋友,什么是假交情?

时间:2022-06-16 05:33:36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内心的坚守,想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而且又能坚守住本性是很不容易的事。

刘伯温却凭借自己的耿直和本性,为朱元璋开创了大明江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1

刘伯温帮助朱元璋消灭陈友谅后,朱元璋的矛头指向了最后一个对手,起义的大佬张士诚。

张士诚也是穷苦出生,他和几个伙伴在盐场干活并开始贩卖私盐,由于受不了压迫,和他的伙伴们一起起义,由于他们占据的是江南一带的富庶地区,因此兵强马壮,生活富足,张士诚自称为吴王。

而朱元璋也在应天城自称吴王,刘伯温知道朱元璋定会大发雷霆,因为一山岂能容二虎?当朱元璋把刘伯温请进密室,请教他如何消灭张士诚时?

刘伯温再次献出了妙计:由于张士诚的疆域是南北狭长的一道,中间还隔着长江,于是刘伯温提出,先和其他起义军结盟,然后打下长江以北的地区,然后步步为营围困张士诚的老巢苏州。

按照刘伯温的计策,朱元璋攻打完其他城池后,在1366年底包围了张士诚的老巢苏州。张士诚领导全城将士保卫苏州城整整十个月,习惯了夜夜笙歌,奢侈生活的张士诚还是一如既往地饮酒作乐,丝毫没有感受到危险。

直到有一天他走到苏州街头看到路边已经有死尸,百姓已经把老鼠都吃光了,他流下了眼泪。他在心里发誓:必须突破困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人总是习惯性地逆来顺受,只有被逼到无路可走时才想到抗争。好比是凉水煮青蛙,本来青蛙刚入凉水时只要奋力一蹬就能摆脱困局,可是习惯了等待就错过了时机,等青蛙感觉水温太热受不了时,已经来不及。

张士诚和将士们就是这样,当知道已经深陷危险后才知道奋力反抗,但是机会已经失去了。因此在生活工作中我们只有时刻清醒,才能在事情变得更糟糕以前挣脱困局。

02

被掐住咽喉的人反抗也是激烈的,张士诚开始了最后的抗争,他命令他的特种部队"十条龙"突围,然而这支两万人组成的精锐部队由于张士诚的宠信,缺少了实战的锻炼,一上战场就不堪一击,被朱元璋的军队打得落荒而逃。

远在应天城的刘伯温听到张士诚突围的消息后,对朱元璋说:"小心,他还会再次突围。"正如刘伯温所预料的一样,十天后,张士诚再次突围,这次也没有成功。

朱元璋不再给张士诚机会,对苏州城发动了总攻,苏州城被攻陷了。张士诚知道此时如果再顽抗到底,必然会连累百姓,朱元璋恼羞成怒必会屠城,于是决定让将士投降。

张士诚被俘后心如死水,朱元璋多次派人来劝降,张士诚破口大骂。最后朱元璋要处死他,临死前张士诚一直保持着一股傲气,他对朱元璋说:"天日照尔不照我。"一个人在敌人面前能有这种傲气是很值得敬佩的,张士诚死后朱元璋再无强大敌手。

03

朱元璋非常了解刘伯温的耿直个性,刘伯温那黑白分明的个性非常适合御史中丞的职务,于是任命刘伯温为检察院副院长(御史中丞),负责监督百官,弹劾百官。

在多年的征战生涯中,朱元璋充分放任了他的将士恶的一面,如今大局已定,他必然需要整顿百官,而这个头疼的任务只有刚直的刘伯温才能胜任,刘伯温开始草拟新的法典《大明律》。

刘伯温对于这个与他所建下的功勋极不成正比的职务没有怨言,而是欣然接受了,官位的高低并不能刺激刘伯温。朱元璋也清楚,刘伯温在哪个位置都会散发出他不可掩饰的光芒。

刘伯温在朱元璋发动对元朝的最后进攻计划时,提出了前期的规划。朱元璋提出口号:"驱逐鞑虏,恢复中华"。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城称帝,国号"明"。

随着战事的减少,刘伯温能做主的事越来越少了,他和朱元璋的蜜月期也接近了尾声。刘伯温对于自己官职的高低,并没有太多的要求,只是希望能为朝廷做事,为百姓开创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

往往一些有才能的人,最关心的不是自己的财富和自己的名利,而是通过自己的才能,去为社会为更多的人服务,他们按照自己的本性做事,心中有高于自己私利的伟大理想和信念。

他们也许和我们平常人一样过着一日三餐的平淡生活,可是心里却装的是国家和百姓,这样的人很值得我们尊敬。而刘伯温正是这样的人,千古帝师的美名流传至今。

关键词: 这样的人 御史中丞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