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朱元璋临死前问了一个问题,事关朱棣,连问3遍都无人敢答

时间:2022-06-11 07:39:23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立嗣"大都遵循"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贤",即使有了这个原则,他们还是十分谨慎,搞不好就会出现兄弟相残的局面,中国历史上不乏这样的案例,比如李世民"宣武门之变"、康熙皇帝"九子夺嫡"等等,明太祖朱元璋之后,也发生了这样的事,只不过争夺双方是叔侄。

朱元璋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为了确保大明江山永固,他给自己的儿子们都封了藩王,这些藩王的封地大都是战略要地,朱元璋这么做是让他的儿子们镇守全国,不过要达到目的得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太子朱标将来顺利继承皇位,而且各藩王团结一心,甘愿团结在朱标周围。

选择朱标作为继承人,朱元璋根本不用多思考,一方面朱标是嫡长子,再之朱标聪明仁孝,朱元璋要做的就是多历练他,因此将朱标留在身边,言传身教,朱标也没有辜负朱元璋的期望,他在众皇子和文武大臣中拥有很高的威望,如果一切顺利发展下去,朱元璋一生也就圆满了,然而天不遂人意。

朱元璋一生都在为迁都一事纠结,在众多备选方案中,西安脱颖而出,于是他命朱标前去考察,不料从西安返回之后,朱标就一病不起,最终撒手人寰,朱标一死,朱元璋乱了方寸,原本的一切计划都被打乱,他还把朱标之死归咎于自己的固执,为了弥补亏欠,决定将皇位传给朱标之子朱允炆。

对于此举,也有人提出异议,毕竟朱元璋还有其他嫡子,选择隔代传位,势必会留下隐患,聪明如朱元璋,也有意气用事的时候,他坚持了自己的决定,为此不惜背上骂名,大肆屠戮开国功臣,就是要给年轻的朱允炆扫清障碍,即便这样,朱元璋还是没能处理干净,因为他对自己的儿子们下不去手。

俗话说"知子莫若父",朱元璋当然知道藩王会对朱允炆不利,尤其是燕王朱棣,他文韬武略不在自己之下,将来是最有可能威胁到朱允炆,朱元璋有生之年,一直在监视着朱棣,但这不可能根本上解决问题,尤其是自己死后,朱棣还有可能会失控,因此朱元璋临死前做了一件事:召朱棣进京。

至于为何这样做,史书中找不到答案,但我们可以大胆猜测,朱棣此来肯定是有来无回,即使朱元璋不杀他,也会将其圈禁,亦或是削其封号和兵权,但朱棣没有进京,一说是朱允炆担心朱元璋召朱棣进京是接替皇位,因此他假传圣旨让朱棣不得进京,一说是朱棣知道朱元璋的目的,所以没敢进京。

久久没能等到朱棣,病榻之上,朱元璋问身边大臣:"燕王何在?"没人敢回答,朱元璋又连问了两遍,还是没人出声,他顿感不妙,知道朱棣肯定是没有来,于是心想:既然没来,那就不允许再来。朱元璋临终前写下遗诏,其中第三条明确提到:各地藩王只得在封地祭拜,不得来京。

建文元年,朱允炆着手削藩,此举彻底激怒了朱棣,朱棣说自己之所以愤怒,是因为朱允炆假传圣旨,在朱元璋临终前不让自己进京探望,朱元璋去世后又不让进京祭拜,这其实只不过是朱棣的借口罢了,朱棣雄心勃勃,即使朱允炆不削藩,他也不会甘为臣子。

关键词: 假传圣旨 达到目的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