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靖康之耻北宋被灭国,韦太后到底有多惨?

时间:2022-06-07 06:57:14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岳飞在其名篇《满江红》中曾说:"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靖康之耻对于公元十二世纪的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惨痛而屈辱的事件,足以刻写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之中。

因为这起事件,在中国存在了一百六十七年的大宋王朝覆灭了,这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被游牧民族灭亡的大一统政权。

而在这场灭国惨祸之后,作为北宋统治集团的赵宋皇室连同皇亲国戚乃至黎民百姓,都被金人掳掠到了北方的苦寒之地,这其中就有后来的南宋开国之君的宋高宗赵构的母亲--韦太后。

覆巢之下

早在宋徽宗在位时期,大宋王朝的政权就已经风雨飘摇。自从北宋建立以来,宋朝的边境就从来没有消停过,先是与北方的辽朝战争不断,又和西北的西夏纷争上百年。

金人的崛起曾被看做是一次契机,北宋借此灭亡了与自己对峙百年的辽朝。

随后,在宋徽宗一朝,北宋难得在与西夏的战争中取得绝对优势,近乎将这个纠缠自己近百年的"牛皮糖"打到灭亡。

可惜,金人的崛起并不止步于称霸草原,北宋迎来了一个更难缠的对手。

终于,醉心于书画的宋徽宗选择将这个死气沉沉的王朝丢给了自己的儿子,自己做了太上皇。

可没想到,就在宋钦宗靖康二年,金人的铁蹄踏破中原,席卷汴梁,直接摧毁了这个王朝的统治中枢,北宋亡国了。

在靖康之变后,连同在位的宋钦宗、已经退位的宋徽宗,还有赵宋皇室、王公贵胄以及工匠一万四千多人被金人掳掠北去。

徽钦二宗先后被囚禁于燕京、中京、韩州,最后来到了五国城,这个五国城就在今天的黑龙江。

徽钦二宗在被俘之后,先后于1135年和1156年亡故,其中宋钦宗被俘的年限长达二十九年,而宋徽宗在八年的俘虏生涯之后,死于极大的心理压力带来的疾病困扰。

在被俘虏的人中,自然还包括徽钦二宗的后宫女眷,这其中就包括宋徽宗的妃嫔韦氏。

韦氏是开封人,早年进入宫中,成为宋徽宗的女侍,当时的宋徽宗还是端王。

据说,韦氏入宫还有一则趣闻,她本来是宰相苏颂家中的侍女,因为在侍寝的时候不停的遗尿,而被认为是大富大贵之人,因此被送给了端王赵佶。

在入宫之后,韦氏一开始只是给宋徽宗的宠妃郑氏做侍女,经由曾同为侍女的乔贵妃举荐,得以侍寝宋徽宗。

只不过,尽管韦氏给宋徽宗生下了一个儿子,但韦氏在宋徽宗这里并不受宠,她也因此只有这么一个子嗣。

变故在靖康二年的三月来临,在城破之后,包括韦氏在内的宫中女眷三千四百余人都被掳掠而走,历经长途跋涉,等到燕山的时候,活下来的女眷仅仅只有一千九百余人。

随后,宋徽宗父子被扣押在燕京,而韦氏等女眷被押往会宁府,也就是今天的黑龙江阿城。

在谒见了金太宗之后,韦氏等十八个女眷被分配到洗衣院之中。这里的洗衣院,可不仅仅是帮金人洗衣服这么简单,而是要供金人玩乐,但韦氏选择了隐忍。

一年之后,宋徽宗等人也来到了会宁府,韦氏连同其他女眷一起参与了献俘礼。

古代的献俘礼不像今天这么文明,俘虏往往是要赤膊肉袒来参加的,在这里,女眷也不例外,这是一个极具侮辱性的仪式。

随后的韦氏再次被没入洗衣院,随她一起的还有三百个女眷。

在此期间,据说韦氏还曾与宋徽宗的女儿柔福帝姬一起被分配给了金人的盖天大王完颜宗贤,两女共事一夫,据说她还为完颜宗贤生了儿子。

韦氏的命运虽然悲惨,但也算幸运,因为在靖康之变后,他的儿子赵构建立了南宋王朝。

作为儿子,赵构继位之后就尊奉自己的母亲为"宣和太后"。

1141年,也就是绍兴十一年,南宋与金人议和,作为条件,金人同意释放了赵构的母亲韦氏。

在离别之时,乔贵妃曾对韦氏说:"姐姐此归,见儿郎,为皇太后矣,宜善自保重。妹妹永无归期,当死于此!"悲怆之处,令人感慨。

历经四个月的长途跋涉,韦氏终于返回了阔别十四年的故土,再次见到了自己的儿子。

在回到临安府之后,韦氏居于慈宁宫,终于得以安享晚年。

宋高宗当时曾让百官核验身份,一帮宫中老人仔细辨认,又问了很多宫中旧事,一致觉得她就是柔福帝姬。

最终,出于对她的同情,宋高宗不仅封她为福国长公主,还把她嫁给了高世荣。

在韦氏回国之后,却声称真正的柔福帝姬早已死于五国城,现在的这个是一个冒牌货,宋高宗为此诛杀了柔福帝姬。

但是据猜测,这个被诛杀的柔福帝姬很有可能就是真正的柔福帝姬,而韦氏之所以声称她是冒牌货,是因为她曾与柔福帝姬一起服侍过金人。

因此,韦氏很有可能是要除掉柔福帝姬来维护自己的名声。

还有一点能够佐证这一点,那就是对于韦氏是否曾嫁给盖天大王,还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当时的韦氏已经年近五十,不可能嫁给盖天大王。

而这一点,也有可能是谣言,是赵构为了维护自己的母亲和自己的名声,故意把母亲的年龄报大了十岁。

关键词: 靖康之耻 很有可能 长途跋涉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