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看《大明风华》,梦回明朝,一个历史爱好者,眼中的大明特务组织

时间:2022-05-22 13:42:00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但无奈这时候国内内忧外患,并且军权大多数都是交给功臣将领手里,朱元璋用了十几年才一点点的拿回所有军权,而在这期间,为了防止自己被暗杀,朱元璋建立的古代第一支特务部队--锦衣卫。

以大明王朝为时代背景的《大明风华》持续热播并发酵,作为一个历史的爱好者,谍战片看多了,对大明王朝的特务组织极为感兴趣;在《大明风华》中,特务组织也是无处不在的,甚至贯穿了明朝历史的始终。

剧中朱瞻基与孙若薇结缘于一场朱棣的刺杀事件中,剧中曾多次出现锦衣卫北镇抚司这个名字,朱瞻基穿着华丽的飞鱼服而化身为锦衣卫的一员,朱瞻基凭借朱棣御赐的令牌多次进入锦衣卫诏狱(典诏狱),孙若薇也曾经被关在那里,其实,锦衣卫是明朝时期的一个特务组织,可以对任何疑案,进行抓捕,审讯和审判,直接越过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等三大强权部门。

在《大明风华》中,明英宗之所以在土木堡之变中被俘,这样大明朝另一个特务组织东厂公公王振脱不了干系,除了锦衣卫、东厂,大明还有哪些特务组织呢?让我们梦回明朝,以一个历史爱好者的眼光,看看明朝的特务组织究竟是什么样的?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让人闻风丧胆的特务组织的前世今生。

朱元璋建立大明帝国,却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

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者建立起大明帝国,然而,刚成立的大明帝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虽说统一了全国,但那时候,国家整体形势并不好,局势并不稳定;首先是国内反叛势力依旧存在,而且势力还不小,再加上大元帝国虽然丢失了中原这块沃土,其在西边的势力依旧十分活跃。

朱元璋建立王朝的初期,曾多次遭遇到刺杀危机;这还不是明朝的主要威胁,真正威胁的就是跟随朱元璋打江山的那些文臣武将,许多功臣是十分的不安定,就打个比喻:蓝玉是朱元璋一手提携起来的,但蓝玉在明朝建立后整个人都飘了,他认为没有自己的浴血奋战,怎么可能会有大明江山的繁荣昌盛。

于是蓝玉在军队中利用自己的威望大肆的收取义子,来增加自己的势力,甚至有一次朱元璋去视察蓝玉的部队,整个部队根本不鸟朱元璋一眼,全部都是只听蓝玉的话,这一细节让朱元璋感到蓝玉不可留。

朱元璋为消灭功臣建立锦衣卫

锦衣卫是只听命于皇帝的特殊部队,这个部队不仅保护皇帝的人身安全,并且还充当情报收集的工作,可以说洪武十五年后,朱元璋就靠着这支部队才有了底气,并且开始清算功臣;锦衣卫的恐怖程度有哪些呢?

这样说,锦衣卫在全国都遍布眼线,大小的官员每天的一举一动都逃不出锦衣卫的眼目,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朱元璋能够立马知道,并且锦衣卫的战斗力十分了得,一对一基本上没有那个兵种能够打得过锦衣卫。

锦衣卫考核制度极为严格

这也是因为锦衣卫的人员,都是全国各地军队的佼佼者,并且这支部队有严格的审核制度,每年就会以地区为中心进行人员审核,审核的内容为忠诚度和综合能力审核,忠诚度就是是否对锦衣卫忠诚,没有起二心,而综合能力审核就是此人的武功如何、头脑怎么样、完成任务率如何?

三项检查下来,锦衣卫每年要裁撤一些人员,而这些人员也并不好直接脱离锦衣卫,而是以锦衣卫的下线部队继续进行工作,而人员的补充继续以地区为中心进行训练,训练合格的人就成为锦衣卫。

锦衣卫的指挥使是整个部队最具权力的职位,可以说,"指挥使"只听皇帝的,然而整个锦衣卫只听指挥使的,这就带来了很大的弊端,如果指挥使和皇帝之间产生了矛盾、间隙,那么很可能整个锦衣卫都会出现谋反的现象,这就是权力的诱惑。

锦衣卫曾经谋反攻击朱棣

朱元璋在位期间,就曾经有锦衣卫指挥使起过谋反的想法,锦衣卫下属人员从来都是严格服从命令,而不会去询问什么,指挥使就成为锦衣卫成员的"天",指挥使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晚年的朱元璋意识到这个问题,他直接废掉了锦衣卫,因为他觉得自己都勉强能够控制锦衣卫,如果自己的子孙该如何控制住锦衣卫?

不过,后来被废除的锦衣卫,在朱元璋的儿子朱棣手里,又重新重建了,经过几年的权力收拢,锦衣卫在永乐年间的势力更加庞大,庞大到朱棣都是十分头疼;锦衣卫在指挥使的率领下对朱棣的行宫进行围攻,还在三大营的部队战斗力彪悍,很快就平定了锦衣卫之乱。

从这之后,朱棣也开始思考锦衣卫存在是否有必要,不得不说锦衣卫的存在给朱棣处理了很多黑色隐晦的事情,并且还让朱棣能够最快掌握天下的信息,朱棣实在舍不得废掉,但是坐视不管,锦衣卫谋反会再次出现。

朱棣建立太监特务组织--东厂

朱棣为此又建了一个特务组织--东厂,其名称来源于其地址位于东安门北侧的东厂胡同;东厂与锦衣卫不同的是,东厂的负责人是太监;朱棣之所以让太监主持东厂,主要原因是他不放心其他人;他的皇位是从侄子手中夺来的,而太监在这过程中为他帮了许多忙,如传递情报,战 场上为他卖命等,所以,朱棣相信太监。

锦衣卫由平级变为东厂的下级

东厂建立后,锦衣卫也继续存在;两者的关系起初是平级:东厂负责侦查和抓人,锦衣卫负责审讯,两者分工十分清楚;但到了明朝末年,由于东厂都是皇帝身边的宠信太监,其一言一行都渗透着皇帝的旨意,所以两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平级关系了,而是变成了上下级关系:锦衣卫指挥使甚至见了东厂要下跪磕头,否则视为大不敬。

东厂的势头逐渐把锦衣卫压制的死死的,可以这样说锦衣卫算是东厂的一个部门;不过因为东厂的出现,也导致了锦衣卫的战斗力和忠诚度严重下降,例如在明英宗时期,因为东厂总管太监王振的擅权下,锦衣卫沦为了保护东厂和皇帝的部队,什么情报收集、巡查缉捕的业务统统被东厂抢去了。

土木堡之战,锦衣卫损失惨重,东厂被瓦剌重创

后来"土木堡之战"时候,三大营的精锐全数崩溃,皇帝身边就剩下了锦衣卫和东厂,而这个时候的锦衣卫,被命令保护皇帝和东厂太监们,搞笑的是当时的锦衣卫就才1000人不到,而东厂太监们则达到了近3000人,1000人保护3000人,于是乎锦衣卫原本就是微小的力量,被东厂分割成为很多部分,分别保护在战场各处的太监们,导致锦衣卫损失惨重,几乎被杀完了!

东厂太监们看到大势已定,全部都逃跑了,最后搞得明英宗朱祁镇身边甚至没几个太监,留下的就数个宫女,两三个侍卫和一两个太监;更有意思的是,土木堡之变的失败,东厂是脱不了干系,东厂为了敛财,怂恿英宗走小道,这一举动直接导致了北伐布局全部被打乱。

原本走兵部预定的路线,不管怎么样,各个边关军队能够第一时间援助主力部队,但偏偏走小道,这搞的支援部队一时半会找不到主力部队,为了早一点救援主力,许多支援不到疯狂的到处寻找,于是在路上就被瓦剌给团灭了。

被明英宗清算的东厂,东山再起,再度碾压锦衣卫

明英宗重新掌握皇位后,就开始清算东厂,这个时期锦衣卫又和东厂持平了,彼此你不服我,我不服你。不过没过多久,锦衣卫又不行了,主要原因是人家东厂的老大天天跟着皇帝,而锦衣卫的老大没办法天天跟着,久而久之东厂太监天天说锦衣卫的不好,于是皇帝就信以为真了,于是锦衣卫又被打压,重新沦为东厂的爪牙。

明英宗挂了,儿子朱见深继位,朱见深是一个安全感很低的皇帝,因为他是历史上被废了又立,立了又废,来来回回很多次的太子,这直接导致了朱见深没有啥安全感;当了皇帝后,看着东厂太监那些嘴脸,又看着锦衣卫一群唯唯诺诺的怂样。于是朱见深就建立了西厂。

朱见深建立西厂,被当朝大臣所抵制

西厂直接抢走了东厂和锦衣卫的许多职能,两厂的斗争搞得锦衣卫是里外不是人,这个时期的锦衣卫基本就是没啥存在感,锦衣卫的人数也十分少;西厂仗着皇帝的宠爱,各种压制东厂和朝中的大臣,为了刷功劳,制造了许多冤案;后来朝廷中的大臣们都强力抗拒西厂的霸道,天天一上朝就催皇帝废掉西厂,没办法朱见深只能废掉了西厂,不过东厂和锦衣卫这时候也一振不撅了,朱见深朝代的晚期反而政治空明了许多。

朱厚照时期,刘瑾勾结万贞儿建立内行厂

东厂、西厂、锦衣卫,明朝三个特务组织架构起明朝独特的统治制度,原本以为这三个就顶天了,谁知道到了朱厚照时期,内行厂的产生,无疑是成为大明第四个特务组织;这个内行厂又是什么情况?

其实,这个内厂是由朱见深的心腹大臣刘谨搞出来的,刘谨和万贞儿勾结,一度内行厂凌驾于东西厂和锦衣卫之上,后来朱见深去世后,东西厂和锦衣卫联合起来报复内行厂,也因此没几年,内行厂就直接倒闭了;东西厂、锦衣卫重新走上大明统治阶级。

结尾

明朝的这些特务机构几乎没有哪个是好东西,都没做过几件为国为民的好事,基本是什么坏事就做,杀人越货、敲诈勒索、行贿受贿等,什么坏事都做,也因此,这四个机构到了明朝晚期被文人百姓深恶痛绝。

到了崇祯末年,北京城破,锦衣卫指挥使、东西厂厂督都卷了许多皇室财产逃跑,明朝的腐败统治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这几个特务机构混乱斗争统治而败坏朝纲;并且每个皇帝落幕、新皇帝继位,都喜欢扶持听自己话的特务机构,也因此明朝的特务机构越来越多;以至于明帝国的上层腐败越来越严重。

从大明建国开始,到大明亡国,历史涌现了大批爱国民族英雄,但从来没有从几个特务机构涌现出英雄,可见几个特务机构是十分的不得人心,明朝的特务机构就是权臣的打手,是皇帝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而设立对百姓和官员监控的组织,这对百姓的生活弊多利少的。

关键词: 锦衣卫指挥使 内忧外患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