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靖难”中明朝内耗了四年,为何还能迅速开创永乐盛世?这一点太关键了

时间:2022-05-14 11:51:33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朱元璋死后,他的长孙朱允炆继位,史称建文帝。建文帝当了皇帝后总觉得他这些叔叔手里握着兵对自己构成了威胁,心里不踏实。于是在几个亲信大臣的帮助下开始削藩。"燕王"朱棣自然不会甘心坐以待毙,便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南下,发起"靖难之役。"

这场战争从1399年朱棣北平起兵到1402年攻下南京,整用了三年时间。原本占尽优势的建文帝由于缺乏谋略和用人不当,主力不断被全歼,到后来南京也被燕王占领,建文帝也从此失踪,"靖难之役"以朝廷一方的失败告终。

要说"靖难之役"前后进行了三年,国力会遭到很大的消耗,经济民生都会遭到严重破坏。可朱棣为什么还能在他即位后开创出超出康乾的"永乐盛世"呢?首先,古代战争都是冷兵器之间的战争,并不象现代战争,如二战时那样大的破坏力,用轰炸机、火炮瞬间就能把房屋、桥梁等工农业设施炸成一片废墟。再说战争都是在北方河北和山东一代进行的,长江以南以及中西部也没有遭到多少损失,朱棣是得到南京防守空虚的情报后采用长途突袭的方式渡过长江直捣南京的。因此战争虽然打了三年,国民经济仍未能伤筋动骨。

而朱棣在历史上还算是一个比较有能力的皇帝。无论是文治还是武功,并不比他爹朱元璋逊色。如果仅靠朱元璋给他留下的那些家底,他也只能坐吃山空,根本开创不出他的永乐盛世来。

军事上开疆拓土,扫平元朝残余势力

朱棣即位后,无论是在经济、军事、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明朝建立后,北部蒙古的残余势力依然十分猖獗,不甘心被逐出中原,时常侵犯大明国境。

为了打击元朝的残余势力,朱棣不但派武将远征大漠,有时还亲自带兵出征。经过五次北伐,扫清蒙古残余势力,把国界一直推进到內蒙古克什克腾旗、阴山山脉和贺兰山一带。东北直至黑龙江流域,并在西北设立地方行政机构"哈密卫",在东北设置军事机构"奴尔干都司,"控制了东北和西北地区。接着,他又把都城从南京迁到了北平,并疏通京杭大运河,开展漕运。从此,北平成了全国的政治中心。

在经济上,大力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及时赈灾

朱棣对地方官吏的要求十分严格,要求他们必须时常下去体察民情,随时向朝廷反应民众的疾苦,遇到灾情,地方官员要及时赈灾,如有瞒报、慌报,一律治罪。朱棣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共发生水、旱、蝗及瘟疫灾害二百多起,大部分都能得到朝廷的及时救济。

外交上,派官员出使西域,加强贸易往来

朱棣在位期间,多次派官员出使西域,加强与各国的政治、贸易往来,巩固明朝的统一和发展。派郑和率官兵、船员两万七千余人组成的舰队,乘船六十二艘,携带大量的金银财宝,从苏州出发,途经越南、印尼、穿过马六甲,再从印度西岸返回,途经三十多个国家,最远直达非洲东岸的麦加,不仅创造了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航海之举,同时也向世界宣示了大明的武威。

在文化上,为了保存更多的史书典籍,命解缙、姚广孝、王景、邹辑等人纂修大型图书《永乐大典》。《永乐大典》所收录的图书均未进行任何删减,是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也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但也有学者认为,真正的《永乐大典》已在万历年间遗失。

永乐在位期间,威德四海,四方臣服,能创造出一代盛世,这与他本人所具备的雄才大略不无关系。二十多年里,朱棣励精图治,发展经济,实现天下大治,拓展海外交流,宣扬了大明国威,维护了明朝的统治,推动了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因此才被称为"永乐盛世。"

关键词: 永乐大典 靖难之役 在位期间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