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咸丰皇帝与第二次鸦片战争

时间:2022-05-08 06:54:42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第二次鸦片战争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英法两国为了扩大侵略权益,一路从广东打到天津,把清王朝已经打服了,于是中外双方在天津签了一个《天津条约》。签了字之后,道光皇帝的儿子,当时的皇帝咸丰又后悔了。因为天津条约里有一条规定,几个西方国家可以 向北京派驻大使。

这个在今天是世界外交惯例,但是咸丰皇帝却非常害怕,别的条款他都能接受,割多少地赔多少款都行,就是让外国人住在北京,他接受不了。

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外国人不给他下跪。早在乾隆爷的时候,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来朝,为了跪与不跪,闹了很久,最后也没有正经下跪。以乾隆大帝之威,尚且不能让英人三跪九叩,他当然更没法强迫洋人献出尊贵的膝盖。

那么不下跪会怎么样呢?咸丰认为,这会让他在全世界丟脸。这标志着中国从此就不再是天下诸国公认的天朝上国了,以后可能连朝鲜、琉球等国,也不尊敬中国了。也就是说,两千年的朝贡体系可能会崩溃于一旦。(关于朝贡体系,这次按下不表,留待后文详述)

这事涉及到王朝的面子。所以咸丰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不能让外国人在北京派驻大使。

但是,怎么才能让已经签字的条约不生效呢?条约墨汁未干,如果直接撕毁,结果自然就会爆发另一场战争。咸丰皇帝左思右想,最后一个脑筋急转弯,想出了一条"万全"的"妙计"。什么妙计呢?那就是用钱收买洋人,让他们同意不进京。

花多少钱呢?大清帝国的全部关税。你们洋人不是贪财吗?那就好办,因为我堂堂中国,偏偏好义不好利。干脆,我大清帝国和你们做生意时产生所有的关税都不要了,以此换你们别到北京来见我,这总算可以了吧?

这是千真万确的史实。

咸丰皇帝下令说:"此时须将全免税课一层,明白宣示,使知中国待以宽大之恩,此后该夷获利无穷"。你们明确告诉他们,如果不派公使,我就把关税全部免除,让他们获利无穷,以后发大财。

如果咸丰的这个决策真的得到实施,那么中国将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零关税国家。这个对外开放的力度可真是够大的。咸丰作出这个决定,可以说是下了血本。

因为当时清朝的经济形势是非常的紧张。镇压太平天国已经花光了大清国库,而海关年收入,这时候一年好几百万两,是国家重要的财政收入之一。如果没有这笔关税,清朝经济很快就会崩溃。

后来的学者说,"可以想象的是,咸丰帝此一政策如获"成功",近代中国恐怕将无商业利益可言,清政府也早就垮台了。"

好在负责谈判的大臣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不顾惹皇上生气,上奏折反复说明,上奏表示坚决反对。在大臣们反复说明之下,咸丰皇帝似乎也最终明白了取消关税的严重后果,最终只能取消了这一想法。

不能用零关税收买,那么怎么办?咸丰皇帝思来想去,决定还是不惜一战,阻止洋人进京。因此他毅然又一次挑起战争。派森格林沁去打洋人,结果是英法火烧圆明园,咸丰北逃承德,最后还签订《北京条约》,不仅赔了很多钱,损失了很多权益,还把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土地赔给了俄国。

签订条约之后,咸丰皇帝还是不愿意回北京,因为他还是怕见洋人,最终死在了承德。

因此,咸丰帝的面子外交导致晚清中国成为了各国列强口中的肥肉,皆虎视眈眈,大清朝的赔本买卖最终将他自己拖入了历史的旮旯。

关键词: 咸丰皇帝 第二次鸦片战争 到北京来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