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元朝时彻里帖木儿为了节省开支要废除科举制

时间:2022-04-23 19:55:46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元朝自从延祐元年(1314年)延祐复科开始到元统元年(1333年)一共举行了七次科举,随即在元顺帝至元元年(1335年),科举考试再次被停废,停废期间正是元朝最后一位权臣伯颜擅权时期,在伯颜倒台之后,科举得以再次恢复。

传统印象中,很多人都认为是权臣伯颜废除科举,但其实,至元废科的主要倡议者并不是伯颜,而是另有其人,这个人就是号称能臣大员的彻里帖木儿。

元顺帝妥欢帖木儿在位初期的元统时代,是钦察人燕帖木儿家族和伯颜家族平分权力的时代;至元时代则是伯颜独柄国政时期,元朝再次废除科举考试就在至元元年(1335)十一月,伯颜铲除钦察家族改元之后。

妥欢帖木儿

元朝最大的权臣,对元武宗一系有再造之功的燕帖木儿是顺帝继位的最大障碍,至顺三年(1332)十一月,元宁宗懿璘质班驾崩,十二月,顺帝被婶母文宗皇后卜答失里召进京继位,次年二月入京。

因为燕帖木儿的反对,顺帝迟迟不能登基,一直到五月,燕帖木儿病死,顺帝才得以登上皇位,改元元统。

顺帝的元统初政其实就是两大权臣明争暗斗的时期,一家独大的燕帖木儿死后,屈居其下的蔑儿乞伯颜终于崛起,和燕帖木儿的弟弟撒敦、儿子唐其势平分权力。

元统三年(1335)三月,撒敦病卒,剩下势单力薄的唐其势明显不是老伯颜的对手,因此,在当年六月份,唐其势家族被伯颜连锅端了,权力由两家平分变成伯颜一家独大,十一月,改元统三年为至元元年,标志着伯颜时代的来临。

至元这个年号是元世祖忽必烈曾经用过的年号,伯颜重新使用至元这个年号,很大程度表现了他的政治倾向,就是希望效法世祖忽必烈,把帝国运行的轨道引领到他自己认为正确的道路上,也希望通过这个年号重现元朝初年的至元盛世。

忽必烈

《庚申外史》记载了伯颜的两个段子,第一个是伯颜对顺帝说不要让太子读汉人的书,汉儿读书人最会欺负人。"陛下有太子,休教读汉儿人书,汉儿人读书好生欺负人。"

第二个是说伯颜在家蓄养了一个西蕃师婆,叫畀畀,伯颜总是向她求问吉凶,又询问自己身后事,畀畀说他会死在南人手里,因此,伯颜才"禁军器,刷马匹,蒙古、色目殴汉人、南人,不得回手等事,皆原于此。"

通过第一个段子,可以推测伯颜曾经被汉人书生欺负过,或者说是羞辱戏弄过,因此对儒生忌恨颇深,第二个段子更具有迷信色彩,不管怎么说,通过这两个段子可以知道,伯颜对南人、汉人兴趣不大,甚至是讨厌。

被大家认为的伯颜废除科举之原因,大致就源自这两条记载,但是,去翻阅《元史》就可以知道,至元废科的倡议者并不是伯颜,而是彻里帖木儿。

彻里帖木儿,又译彻尔特穆尔,姓阿鲁温氏(阿儿浑),自幼沉着,胸怀大志,是一个硬骨头的能臣。天历年间出任河南行省平章政事,遇到黄河水清,地方就认为是吉兆,要当祥瑞上报朝廷,彻里帖木儿说:"吾知为臣忠、为子孝、天下治、百姓安为瑞,余何益于治。"

地方闹灾荒,彻里帖木儿提出赈济灾民,同僚认为必须层层上报到朝廷批示下来才能赈灾,彻里帖木儿说:"民饥死者已众,乃欲拘以常格耶?往复累月,民存无几矣。此盖有司畏罪,将归怨于朝廷,吾不为也。"他自己先开仓赈济,然后上书请罪,元文宗不但不问罪还对他多加赏赐。

图帖睦尔

通过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彻里帖木儿亲民、务实、有学识、有能力还不极端,的确是能臣,可就是这位大元能臣,在至元元年(1335年)重回中书后,首倡废除科举制度。

彻里帖木儿为什么坚持废除科举考试呢?原因很简单,废除科举是为了节约财政资源!

"初,彻里帖木儿之在江浙也,会行科举,驿请考官,供张甚盛,心颇不平,故其入中书,以罢科举为第一事。先论学校贡士庄田租可给怯薛衣粮,动当国者,以发其机,至是遂论罢之。""又欲损太庙四祭为一祭。"彻里帖木儿的出发点就是为了省钱,为了缓解窘迫的财政问题。

彻里帖木儿的建议得到权臣伯颜的赞同,至元元年(1335)十一月,诏罢科举,并将学校庄田改为宿卫衣粮。

至元废科就没有人反对了吗?有,汉人官员前赴后继地反对彻里帖木儿停废科举的建议。

第一波反对停废科举的是监察御史吕思诚等御史台的三十名汉臣。

吕思诚

"监察御史吕思诚等列其罪状劾之,帝不允,诏彻里帖木儿仍出署事。"反而是带头弹劾他的吕思诚被贬黜为广西佥事。来自汉臣们的第一波反抗失败。

此时,停罢科举的诏书已经被伯颜写好,就等用玺了。参政许有壬按捺不住,发起第二波抗争,他直接找伯颜,请他否定彻里帖木儿的意见,为此与伯颜引发一场大辩论。

伯颜听了许有壬的劝告就斥责道:"汝风台臣言彻里帖木儿邪?""有壬曰:"太师以彻里帖木儿宣力之故,擢置中书。御史三十人不畏太师而听有壬,岂有壬权重于太师耶?"伯颜意解。有壬乃曰:"科举若罢,天下人才觖望。"伯颜曰:"举子多以赃败,又有假蒙古、色目名者。"有壬曰:"科举未行之先,台中赃罚无算,岂尽出于举子?举子不可谓无过,较之于彼则少矣。"伯颜因曰:"举子中可任用者唯参政耳。"有壬曰:"若张梦臣、马伯庸、丁文苑辈皆可任大事。又如欧阳元功之文章,岂易及邪?"伯颜曰:"科举虽罢,士之欲求美衣美食者,皆能自向学,岂有不至大官者邪?"有壬曰:"所谓士者,初不以衣食为事,其事在治国平天下耳。"伯颜又曰:"今科举取人,实妨选法。"有壬曰:"古人有言,立贤无方。科举取士,岂不愈于通事、知印等出身者?今通事等天下凡三千三百二十五名,岁余四百五十六人。玉典赤、太医、控鹤,皆入流品。又路吏及任子其途非一。今岁自四月至九月,白身补官受宣者七十二人,而科举一岁仅三十余人。太师试思之,科举于选法果相妨邪?"伯颜心然其言,然其议已定,不可中辍,乃为温言慰解之,且谓有壬为能言。有壬闻之曰:"能言何益于事!"彻里帖木儿时在座,曰:"参政坐,无多言也。"有壬曰:"太师谓我风人劾平章,可共坐邪?"彻里帖木儿笑曰:"吾固未尝信此语也。"有壬曰:"宜平章之不信也,设有壬果风人言平章,则言之必中矣,岂止如此而已。"众皆笑而罢。"

妥懽帖睦尔

通过许有壬和伯颜的激烈辩论可以看出伯颜对汉人汉法的不感兴趣,根本不可能为汉人争取利益,不过许有壬也的确尽力了,虽然没有成功,科举考试被停废已成定局。

停罢科举仅仅两个月,至元元年(1335年)闰十二月,首倡议者彻里帖木儿就和伯颜闹翻,耿直的彻里帖木儿看不惯伯颜,伯颜很不高兴,御史台看到他们火拼,趁机重新弹劾彻里帖木儿,罗织各种罪名,因为停废科举得罪了汉臣的彻里帖木儿被墙倒众人推,流放到南安。

彻里帖木儿被流放后的次年,礼部侍郎忽里台觉得倡议者都倒台了,就请求恢复科举考试,但伯颜觉得少些汉人聒噪是好事,彻里帖木儿人走政不息,忽里台的提议被伯颜拒绝。伯颜不但不同意恢复科举考试,在至元三年(1338年)十二月,还建议杀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顺帝觉得他太丧心病狂了,抵死不从,才没有施行。

至元六年(1340年)二月,伯颜被妥懽帖睦尔斗倒,流放死。当年的十二月,翰林学士承旨库库等人就提出:"古昔取人才以济世用,必由科举,何可废也?"终于亲政的顺帝欣然采纳库库等人的意见,再次恢复科举考试,在至正二年(1342年)三月,举行大元第八次科考,录取进士78人,之后到元末一共又举行了九次。

关键词: 科举考试 燕帖木儿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