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大明第一战神是谁?徐达、戚继光?都不是,是李景隆

时间:2022-04-23 16:49:48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提及明代的名将,绝对是一抓一大把,例如:

中山王徐达

开平王常遇春

东瓯王汤和

宁河王邓愈

宋国公冯胜

越国公胡大海

济阳郡公丁普郎

这些明朝开国名将全是一等一的猛人,当年都是追着蒙古人狂砍的主儿,尤其是常遇春,自谓拥兵十万就可横行天下,人称"常十万",一生未遇败绩,最后是在追击残元的途中病逝。

而到了明朝中后期,也有戚继光、俞大猷、李成梁这样的狠人。别的不说,但凡是李成梁活着,努尔哈赤绝对不敢造反。

但是如果要评选大明第一战神,以上这些沙场宿将都不及一人,那就是大明曹国公李景隆。

李景隆是一个官二代,老爹是大明朝的开国大将,同时也是朱元璋的亲外甥李文忠。

(李文忠画像)

李文忠的父亲叫李贞,母亲是朱元璋的二姐朱佛女。朱佛女在生下李文忠之后就去世了,但是李家和朱家的关系一直不错,李贞也常常接济朱元璋。

后来朱元璋起兵反元并小有建树,李贞便带着儿子李文忠前来投奔。朱元璋念舅甥之情收留了李文忠,还让他一度改姓朱,收为养子。

李文忠颇具帅才,在南征北战之中多有战功,并随同徐达和常遇春数次征讨北元,朱元璋于是令他恢复本姓,封爵曹国公。

1384年李文忠去世,朱元璋亲自写文致祭,追封李文忠为岐阳王,谥号武靖,并配享太庙,肖像挂在功臣庙,位列第三,这些荣耀足以彰显李文忠的功劳和能力。

李文忠一共育有三子,李景隆是长子,因此承袭了曹国公的爵位。

(李景隆)

按理说李文忠如此骁勇,李景隆也应该有点能力才对。但李景隆似乎没能继承老爹身上的优点,完全是一个纨绔子弟形象。

不过李景隆命好,由于朱元璋的太子朱标过早去世,为了给孙子朱允炆铺路,朱元璋对功臣宿将大开杀戒,开国时期的那些名将几乎都被杀光了,以至于朱允炆登基之后手下无名将可用。

而李景隆作为岐阳王之子,即是名将之后,又是皇亲国戚,因此受到朱允炆提拔。后来又因为李景隆支持朱允炆削藩,亲自带兵将周王朱橚逮捕回京,进而更加得到重用。

1399年靖难之役爆发,建文帝朱允炆任命李景隆为大将军讨伐朱棣,李景隆在河南、河北、山东调集重兵50万围攻朱棣大本营北平。

而朱棣一听是李景隆来了,居然只留下世子朱高炽守北平,自己则带着主力去救援大宁,对付从辽东方向进攻的朝廷军队。

(朱棣的这套操作明显是看不起李景隆,没把这个名将之子当回事啊!对此李景隆也没让朱棣失望,果然是没能把北平攻下来)

在朱棣救援大宁之后,他立即带兵赶回北平,并在北平城外郑村坝击败李景隆。

其实李景隆并非是让朱棣击败的,人家李景隆是自己逃跑的,甚至连自家前线部队都没来得及通知就跑了。

郑村坝之败后,李景隆原本想缓缓,等到开春再战,毕竟这位公爵老爷是在南京长大的,受不了北方的酷寒。

而朱棣却趁机攻打北平周围重镇,还远征大同。

李景隆一听大同遭到燕军围攻,只得暂缓休假,赶紧去救大同。

结果朝廷几十万大军刚刚走出紫荆关就听闻燕军已经回北平了,几十万人在冰天雪地之中被耍的团团转,李景隆只得狼狈返回。

李景隆随后给朱棣写信,希望休战。朱棣则一面回信周旋,一面加强备战。到初春时间,朱棣率军主动进攻李景隆,双方在河北白沟河再度爆发大战。

此战朝廷军队在大好形势下突然遭到风暴袭击,主将旗杆折断,军心受挫,而李景隆则再一次只身逃跑.

两次大战李景隆都是畏战而逃,导致朝廷的50几万大军被歼灭和俘虏,让朝廷十分震怒,朝野上下纷纷要求建文帝处死李景隆。但是朱允炆偏偏饶过了李景隆,只是将其免职而已。

1402年,朱棣渡过长江直逼南京,方孝孺再次上疏,请诛杀李景隆。可是建文帝又不准,反而命李景隆与兵部尚书茹瑺、都督王佐到燕军营地请和,表示愿意划江而治,被朱棣拒绝。

(朱允炆也不知道是咋想的,一直对李景隆非常信任)

在议和失败后不久,燕军兵至金川门,只是碍于南京城高墙厚,燕军也一时无法逾越。

但就在朱棣头疼之际,李景隆大哥居然联合谷王朱橞打开金川门投降了,燕军立即攻入南京,建文帝不知所踪。

纵观整个靖难之役,李景隆的表现能将李文忠再气死一遍,他是逢战必败,败则必跑,跑也不说,啥也不管,硬是靠着一己之力把朝廷的50万大军折腾没了,这战绩也是没谁了。

当然了,李景隆说不定就是朱棣的卧底,而至于他"战神"的形象,我觉得无人可以撼动了。

关键词: 靖难之役 皇亲国戚 也不知道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