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造反的理由很多,而这样一种,主要是皇帝待臣子残暴的苦果!

时间:2022-04-23 09:43:46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今天小编主要和大家说说关于造反这个话题。在我国的历史上,有不少这样的事情发生。有一些是皇帝没有能力或者不思朝政而造成的生活的不好,所以想要过得更美好一些,就只能造反。另外的一些,就是因为皇帝对臣子残暴,所以有一些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的臣子,就被逼的不得不造反。当时的孙皓是吴国的皇帝,这位皇帝的残暴是臣子们心里都非常的清楚的。在他的身边当官的人,每一位心理都非常的害怕,就怕哪一天皇帝不高兴,自己白丢了性命,如果真到了那种地步,估计不想死的话也只能起兵反抗了。司马衷迎娶贾南风的那一年的秋天,皇帝发了一封诏书让当时吴国的重臣步骘的儿子进宫,这人也就是西陵督步阐。

西陵城的位置在长江的西陵峡附近,江河向南急转,在江西南岸就是步氏费了多年心血才建造起来的城市。自从在这里建立都城以后,这个家族一直在这里,完全没有去过都城。也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吧,在当时那么动荡的时期,许多的家族都被迫害了,被皇帝无情的处理掉了,他们这个家族依然能够繁荣,安稳的在这里当着自己的土皇帝。但是当接到这封诏书的时候,他们就感觉到,这样的日子已经没有办法再继续下去了。朝廷的使臣宣读着皇帝表达思念并且想要让他进宫见皇帝的诏书,可是他跪在地上,心里却是非常的害怕。去面圣肯定不会发生什么好事的,他心里非常的清楚,他虽然没去过都城,但是也曾经听说过这位皇帝残暴的做法了。

在皇帝残酷的统治下,在都城的大臣都随时会丢掉自己的性命。而对于这些远离都城的这些重臣,皇帝的疑心就更加的严重了,基本上在当时被宣面圣,就和让他们去领死也差不多。他接了诏书,慢慢地直起了身子。虽然满脸都是笑容的看着朝廷派来的这位使者,可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就在这个时候,他的手却暗自摸向了佩剑,突然就把自己的佩剑抽出来。剑光一闪,这位前一刻还好端端的使臣,就已经没有了呼吸。原来,他接了诏书之后,心里想着,与其怪怪的等死,不如直接造反,这样可能还可以活下来。于是他带着自己的族人们,一起投降了晋国。在当年的10月份,吴国南荆州的统帅陆抗让吾彦等人来西北攻打造反的这个家族。

而晋国知道了这个家族归降他们后,也赶紧让人前来支援他们,同时还派出来一部分人攻打江陵,好分担这边的压力。当时吴国的军队先赶到了西陵城这里,手下的人都做出了攻城的请求,但是这位最高统帅认为短时间内这个城池是打不下来的。不但是这样,等到晋国的军队来了以后,他们前后都将是敌人,这样一来就会陷入被动的局面。所以他下令不让军队攻城,而是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在周围建造起了防御工事。11月的时候晋国两支军队一共八万,对吴军进行包夹。当时吴国的军队仅仅只有三万而已,可以说情形已经非常的危急了。陆抗自然也是意识到了这样的情况。接下来他不得不亲自去前线指挥战斗。

这时候就遇到了艰难的选择了,究竟是要去讨伐步氏一族为优先,还是优先去迎接晋军的大军,守护住江陵。吴军里大部分人认为应该先去守住江陵。但是他没有接受这个建议。他认为,江陵的防御很坚固,然而如果西陵丢失的话,荆州南边的敌人都会活跃起来,到时候局面就不好控制了。虽然是做出了选择了,但是另外的一边也不能完全不管,于是这个统帅想了一个办法,毁掉了堤坝,希望可以阻挡敌军的脚步。由于两个军队之间人数上的巨大差距,所以有很多人从心里感觉到绝望,所以发生了非常多的叛逃的事件。这对于本来就处在劣势的吴军,毫无疑问造成了更严重的打击,不禁让人觉得这次战争已经没什么希望了。

虽然是这样,但是吴军的这位统帅却是一位优秀的人才,根据他猜测,这些叛逃甚至投降敌军的这些人,肯定会有人把自己这边的情况跟敌人说。想到这里,他决定改变部署,把主要的精锐力量安排在原本最薄弱的一些地方。第二天,敌军果然按照他的猜测来打这些地方,受到了非常激烈的反击。接下来的1月,敌军败退撤军回去了。西陵城里的步氏一族完全失去了希望,对于吴军的猛烈进攻自知是挡不住的,没过几天,这个家族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小编认为,当年立下过无数战功的臣子,却被皇帝逼到了这个地步,仅仅半个多世纪就已经消亡。虽然结局没有实现活下去的愿望,但是总归是活不成了,呆着等死的话,不如这样做更体面些。

关键词: 没有办法 谁也不知道 最高统帅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