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郝昭仅以一千军士打败诸葛亮数万军队,后来命运结局如何

时间:2022-04-20 13:47:01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有的人一生默默无闻,但是,只因为做了一件事就青史留名。郝昭就是这样一个人。熟悉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郝昭这个人,而知道郝昭的事迹,则是从诸葛亮身上而起的。

当年,诸葛亮在白帝城接受托孤后,就立下了恢复汉室江山的志愿。他为了北伐,做出了最大的努力。他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团结君臣,恢复外交。可以说,能够做的,诸葛亮都做到了。即使是这样,蜀汉的实力和曹魏还是差得很多。但是,诸葛亮无视这些不利因素,依然发动了对曹魏的北伐。

首先先来介绍一下诸葛亮此次北伐的经过。

在第一次北伐当中,诸葛亮曾经成功率领部队一度占据了曹魏集团的陇右地区,响震关中。但是好景不长,随着马谡在街亭之战当中的惨败。曹魏军队也进入了陇右地区,结果导致了诸葛亮的失败。但是显然蜀汉并不安于现状,对于一统天下的想法并没有改变,于是诸葛亮再次重整旗鼓,准备向北征讨魏国。

第二次北伐当中,诸葛亮并没有和第一次北伐一样,选择发动一场局部战争。这次北伐的主要目的是响应吴国在南方的战争,这一点与第一次北伐有所不同。而这次诸葛亮选择出散关,渡渭水,包围陈仓,以此达到进军中原地区的目的。而当时来说,曹魏将领曹休刚刚在石亭之战当中被陆逊击败,关中兵马前往增援,给诸葛亮的行动提供了很大便利。

然而当诸葛亮率领军队,兵出散关,成功渡过渭水之后,却在陈仓遭遇了一场凄惨的失败。当时诸葛亮率领数万大军向北进军,前期都十分的顺利。而在陈仓城下,诸葛亮却连续二十多天猛攻而无法攻下。要知道当时陈仓城内仅仅是有一千军队,而他们的将领就是曹魏的名将,郝昭。可以说在此战当中,郝昭是一举成名

据《魏略》记载:

先是,使将军郝昭筑陈仓城;会亮至,围昭,不能拔。其次,再来说一说郝昭这个人。

郝昭字伯道,山西太原人。其家里面并没有什么显赫的背景,可以说是寒门出身。当时因为长得高大雄壮,因此入伍参军,成为曹魏军队的一个马前卒。然而郝昭并没有碌碌无为,因为在军队当中屡屡建功立业,从一个小兵变成了曹魏政权一个不起眼的杂号将军。

其实像是这样的杂号将军,看看三国当中的数量,没有一千也得有八百人。郝昭如果只是这样干下去,其最后的结局可能也就是平平淡淡的渡过一生。但是事情并没有如此发展,郝昭遇到了他人生当中的贵人,那就是曹魏的大将军曹真。

当时来说,曹真是曹操的养子,在曹魏集团当中地位很是显赫。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再加上他善于军略,军士们对他都十分的信服,在军中有着很高的威望。而当时郝昭已经崭露头角,在西平叛乱当中,依靠自己的谋略,成功击败了反贼的进攻。同时因为十余年镇守河西,曹休对他也可以说是颇为赏识,当时曹休认为,诸葛亮北伐有可能走陈仓道,于是就让郝昭在陈仓修建城池,以备不时之需。

诸葛亮果然率领军队从陈仓道进攻曹魏,郝昭率领一千军士,面对蜀国的数万大军。硬生生坚守二十多天,可以说是让人十分惊讶。毕竟诸葛亮的实力大家都十分的清楚,可以说在军事方面有着极大的造诣,但是偏偏就是这样强悍的存在,却被郝昭以一千兵马逼得不可寸进,最后耗尽粮草而不得不退兵,可以说在守城方面郝昭在历史上都能排的上号。而陈仓之战当中,因为其优秀的表现,使得蜀国没能进入关中地区,保证了曹魏的安全。可以说是第二次北伐战争当中的最大功臣。

最后再来说一说郝昭最后的结局,在陈仓之战取得胜利之后,郝昭因为战功过人,而在曹魏集团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升。这个曾经小小的杂号将军,被当时曹魏的皇帝魏明帝曹叡亲自表彰,并且被封为关内侯,可以说一时之间位极人臣。但是好景不长,郝昭在回到魏国不久就因病去世,让人叹惋。

关键词: 可以说是 杂号将军 好景不长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