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导致宋朝民怨沸腾的罪人,却是后人歌颂的贤相,以天下为己任

时间:2022-04-18 07:57:06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在北宋时期,由于宋太祖赵匡胤是发动陈桥兵变上位的,因此对武将集团十分的忌惮,为了防止武将们学他一样黄袍加身,他杯酒释兵权。虽然这一举动巩固了赵氏对国家的统治,但是也使得宋朝在对外战争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

不仅如此对外战争的失败加剧了国内财政的亏空,使得国家繁荣的表面下隐藏着巨大的危机,一时间北宋王朝内忧外患。面对内忧外患的情况,统治阶级十分的不满。便想方设法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现状。因此,在宋神宗继位以后北宋王朝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而王安石就是变法的主角。

王安石的变法初衷是为了在不加赋税的情况之下使得国家财富富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增

加生产才能实现这一目标。为了让百姓增加产能他颁布了一系列的法案,在这些法案中我们以《青苗法》为例来深入了解一下变法的内容及形势,所谓的《青苗法》就是在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由官府出面给予百姓借贷,使得百姓有能力去做别的事情,这样就可以让百姓有充足的钱去开发土地。等到了粮食收获的季节,百姓们再归还政府的借贷。同时借贷又可以产生利息使得国家收入增加。然而,王安石的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在封建的古代。官僚主义的借贷只会使得该法案成为官员敛财的工具,利息的存在也加剧了百姓的负担。除此之外王安石还颁布了《募役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裁兵法》等。

理想虽然是崇高的,但是他的一系列变法不仅没有使得百姓们获得好处,反而加剧了社会的矛盾。而政府虽然财政得到了大幅的上涨,但是更多的是那些官员们趁机从中获得大量的财产。虽然,变法抑制了豪强富商的兼并,但是底层百姓们却不仅没有得到实惠,反而加剧了他们的负担。唯一得到海量财富的就是官僚们。王安石的变法加剧了社会矛盾,北宋政府高官们也意识到了问题。御史们纷纷弹劾王安石。变法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百姓们为了逃避《保甲法》甚至于出现了自断手腕的行为。王安石一时间也成了百姓们心中的罪人。公元1074年,一场大旱灾的降临使得百姓流离失所。使得变法引发的问题更加的突出,此时神宗皇帝想要取消变法中存在的一些严重的问题。但是,王安石却说天灾这种东西无法避免,只要派人治理就行了,变法要继续下去。但是,变法中免行钱的政策使得流离失所的百姓们更加困难,为此北宋民间一时间哀鸿遍野,难民成堆,不仅如此官府依旧强征借贷的利息。使得已经开始啃树皮的百姓心中对王安石更加怨恨。连太后以及太皇太后都找宋神宗哭诉怒骂王安石"乱天下"。最终,王安石被免去官职。连变法派系内部也有些人觉得再这样下去北宋可能就要亡国了。最后,变法不了了之。

北宋王安石的这次变法给百姓们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为此在当时人眼中王安石无疑是祸国殃民的罪人。

但是,以后世人的眼光来看待王安石的变法确实是有益的。主要是官僚阶级太过僵化以及封建统治阶级太过贪婪。依旧以《青苗法》为例,它的本质就有点像今天的低息借贷,让百姓能够有余力去开拓土地使得产能增加,然后,等到你收成以后再还钱。本意是好的,坏就坏在官僚的贪婪,官员们想要赚百姓的钱就加高利息使得百姓增加的产能不足以支付利息加剧了百姓负担。因此,北宋变法的失败与王安石无关,而是官僚体系的问题,假如当时变法成功也许北宋在经济、军事上面就会得到全面发展。

同时,王安石面对国家危难敢于以天下为己任不惧怕得罪强权与同僚以一肩之力挑起变法大梁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的变法接近于现代国家的管理准则,只是在11世纪的北宋太过超前了而已。

王安石在执政期间也是十分的清真廉洁,甚至于儿媳妇家的亲戚前来拜访他的时候,作为一国丞相的他还吃他剩下的胡饼。他妻子要给他纳妾也被拒绝了。他为官一生没有余财也足以证明他不是那种以权谋私的人,他的一生值得我们学习,这也难怪王安石会被后世之人所歌颂。

关键词: 以天下为己任 北宋王朝 内忧外患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