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古代四大刺客中,只有荆轲刺杀失败了,但为什么却只有荆轲最出名!

时间:2022-04-16 22:37:14    来源:中华网热点新闻    

《史记·刺客列传》里记载着好多刺客侠士的事迹,其中有四位特别突出,常被人称为"四大刺客"。他们的信条都是"士为知己者死"。他们以视死如归的气魄和撼动山河的壮举,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侠义之名,使自己的英名万古流芳。他们就是专诸、要离、聂政和荆柯。

专诸(?-前515年),吴国棠邑人,今南京六合区人。屠户出身,英武有力,对母亲非常孝顺。专诸受当时还是吴国公子的阖闾的委托,藏鱼肠剑于鱼腹,成功地刺杀了吴王僚;要离和专诸一样,也是受吴王阖闾所托,不过刺杀的是吴王僚的儿子庆忌,先献计残身灭家,取得庆忌信任,然后成功刺杀了庆忌,可以说,专诸和要离成就了一代霸主吴王阖闾。

专诸刺吴王僚

春秋末期,韩国大夫严仲子受丞相侠累的迫害流亡他国。他游历各地,欲寻侠士为自己报离乡之恨,刺杀侠累。后听说聂政其人仁孝侠义,武功高超,严仲子遂赴齐,寻至聂政所居,数次登门拜访请其未之报仇。于是聂政受韩国豪富严仲子所托,成功的刺杀了忘恩负义的韩相国侠累;至于荆轲,和前三个有所区别,前三个刺客是刺杀成功,而荆轲至死也未刺杀秦王嬴政成功。

要离刺庆忌

荆轲(?-公元前227年),姜姓,庆氏(古时"荆"音似"庆")。战国末期卫国朝歌(今河南鹤壁淇县)人,战国时期著名刺客,也称庆卿、荆卿、庆轲,?是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庆封的后代。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后游历到燕国,随之由田光推荐给太子丹。秦国灭赵后,兵锋直指燕国南界,太子丹震惧,决定派荆轲入秦行刺秦王。荆轲献计太子丹,拟以秦国叛将樊於期之头及燕督亢地图进献秦王,相机行刺。最后刺杀失败,被秦王拔剑击成重伤后为秦侍卫所杀。

那么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刺客,这其中不乏有刺杀成功的,可为什么只有荆轲这个失败者名垂千古?

首先,我们要知道荆轲刺秦,能千古留名,不在于谁去刺,而在于刺的谁。那可是日后的秦始皇,千古第一帝啊。很多史书关于刺客都有浓墨重彩的描写,还有后人诗词歌赋的颂扬,相比荆轲,其他很多刺客是为了别人报私仇夺王位。这从四大刺客中其他三个可以看出,虽然从古代来看,这些刺客都是家喻户晓的,只是我们今天的课本只写了荆轲,使其家喻户晓。

其次,我们莫以成败论英雄。著名刺客都有侠义精神,而且荆轲刺秦王最具有故事情节性并且在荆轲受伤之后还能说出一段慷慨的话,说之所以刺杀不成功,只是想要挟活的秦王啊!然后才牺牲了。就像关羽历史上是在襄阳之战惨败身亡,但因为在他身上发生了一些故事,又经过有些人的润色,使得他变成了神一样,被称为"武圣"。

所以说,充满传奇性故事的人不论他是成功或者失败,只要他秉承了忠义,做过惊天动地的事情,那么人民对他们也就会敬佩,他们的故事就会源远流长。而且在有的时候,人们对失败者一般都有着一种近乎于变态的同情。

关键词: 四大刺客 家喻户晓 吴王阖闾

相关新闻

凡本网注明“XXX(非中国微山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